-
風寒外襲中焦虛寒型腰痛
治療方法:五積散去桔梗,加吳茱萸,或姜附湯,加肉桂、杜仲,外用摩腰膏。 病因病機:感寒而痛 證候表現:感寒而痛,其脈必緊,腰間如冰,得熱則減,得寒則增。 處方:五積散去桔梗,加吳茱萸。 方用:五積...
2017-03-04 -
陽虛外感型感冒
治療方法:再造散加減。 證候表現:若見惡寒重,發熱輕,四肢欠溫,語音低微,舌質淡胖,脈沉細無力 病因病機:為陽虛外感 治則治法:當助陽解表 方用:再造散加減 出處:《中醫內科學》·第一章肺系病證(...
2017-03-04 -
脾腎陽虛型紫癜腎
症狀:皮膚紫癜消退蛋白尿血尿持續,面色?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面浮肢腫,納差,尿少便溏。舌體胖,邊有齒痕,苔白,脈沉細或弱。 治則治法:健脾補腎。 中成藥:腎炎舒片、金水寶、百令膠囊等...
2017-03-04 -
脾腎陽虛吃什麼食物
養生之道網導讀:脾腎陽虛吃什麼食物?脾腎陽虛容易出現便秘、腹瀉、大腸功能失調、潰瘍性結腸炎等症狀,因此,脾腎陽虛需要進行治療和調理,尤其是飲食上的調理,那麼,脾腎陽虛吃什麼食物好呢?下面為您推薦多種...
2016-02-03 -
脾腎陽虛吃什麼中藥
養生之道網導讀:脾腎陽虛吃什麼中藥?脾腎陽虛是一個病證名,因為感受寒邪,或者久病耗氣,或者久瀉不止,損傷脾腎陽氣;或者其他各個臟腑虧虛,最後脾腎兩髒受累而致。脾腎陽虛吃什麼中藥好呢,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2016-02-01 -
腎陽虛型尿濁
治療方法:鹿茸固澀丸加減。 證候表現:尿濁日久不愈,小便乳白如脂膏,精神萎靡,消瘦無力,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面色?白,形寒肢冷,舌質淡紅,脈沉細。 病因病機:腎失固攝,脂液下漏 治則治法:溫腎固攝...
2017-03-04 -
脾腎陽虛型慢性腎衰竭
症狀: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氣短懶言,食少納呆,腰酸膝軟,腰部冷痛,脘腹脹滿,大便不實,夜尿清長,舌淡有齒痕,脈沉弱。 治則治法:溫補脾腎,振奮陽氣。 中成藥:腎康寧片,口服,1次5片,1日3次。 ...
2017-03-04 -
陽虛痰凝型流痰
治療方法:陽和東加減。 證候表現:患部隱隱作痛,不紅不熱,腫脹不顯,繼而關節活動障礙,動則痛甚;伴神疲乏力,食欲減退,畏寒肢冷;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病因病機:陽氣不足,氣血虧損,風寒痰濁...
2017-03-04 -
脾氣虛寒型乳癰
證候表現:食少泄瀉;乳癰。 治療方法:理中湯、理中東加人參附子。 病因病機:脾氣虛寒也。 處方:理中湯。 處方:理中東加人參、附子。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乳癰乳岩...
2017-03-04 -
胃氣虛寒型乳癰
治療方法:香砂六君子東加乾薑。 證候表現:食少作嘔;乳癰。 病因病機:胃氣虛寒也。 處方:香砂六君子東加乾薑。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乳癰乳岩(五一)(篇) 原文:...
2017-03-04 -
陽虛痰凝型癭癰
症狀:頸前結塊有緊束壓迫感,皮色不變,質韌,壓之微痛或不痛;畏寒肢冷,納呆,腹部脹滿,體重增加,面目浮腫,下肢沉著,小便清長;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沉。 治則治法:溫陽散寒,化痰通滯。 方藥:陽和湯...
2017-03-04 -
脾腎陽虛型紅蝴蝶瘡
治療方法:附桂八味丸合真武東加減。 證候表現:面色無華,眼瞼、下肢浮腫,胸脅脹滿,腰膝酸軟,面熱肢冷,口幹不渴,尿少或尿閉;舌淡胖,苔少,脈沉細 病因病機:脾腎陽虛,故見面色無華;水濕氾濫,則眼瞼...
2017-03-04 -
寒凝阻絡型脫疽(未潰期)
症狀:肢體明顯發涼、冰冷、呈蒼白色,遇寒冷則症狀加重,步履不利,間歇性跛行、多走疼痛加重,小腿酸脹,休息痛減。舌質淡,苔薄白,脈沉遲。 治則治法:溫經散寒通絡。 方藥:陽和東加減,麻黃、熟地、鹿角...
2017-03-04 -
寒凝阻絡型脫疽病
症狀:肢體明顯發涼、肢體冰冷、肢體呈蒼白色,遇寒冷則症狀加重,步履不利,間歇性跛行、多走疼痛加重,小腿酸脹,休息痛減。舌質淡,苔薄白,脈沉遲。 治則治法:溫經通脈。 中成藥:脈管複康片、金匱腎氣丸...
2017-03-04 -
寒凝氣滯型疝氣
治療方法:三層茴香丸。 證候表現:陰囊腫大頑鞕。 處方:三層茴香自可痊。(注)此茴香丸,方在《醫宗必讀》。 出處:《雜病心法要訣》·卷四十二(卷)·諸疝治法(篇) 原文:?疝不問新與久,三層茴香自...
2017-03-04 -
寒凝濕滯型癰(臀癰)
治療方法:萬靈丹、桂枝和營湯。 證候表現:臀癰生於臀上胯下近大腿處;形大如盤,腫闊盈尺,上覆其腰,下遮其胯。如漫腫色白,脈虛弱者。 病因病機:此寒凝濕滯,氣血兩虛。 處方:宜與桂枝和營湯,兼服萬靈...
2017-03-04 -
陽虛毒戀型瘰鬁
治療方法:外用豆豉餅、琥珀膏以驅散寒邪,補接陽氣,內服補中益氣湯、六味丸以滋腎水、培肝木、健脾土,亦有可愈者。 證候表現:《內經》曰:陷脈為瘺,留連肉腠,即此病也。 方用:外用豆豉餅、琥珀膏以驅散...
2017-03-04 -
濕熱寒凝型貓眼瘡
治療方法:真君妙貼散、清肌滲濕湯。 證候表現:痛癢不常無血膿,光芒閃爍如貓眼。(注)每生於面及遍身,初起形如貓眼,光彩閃爍,無膿無血,但痛癢不常,久則近脛。 病因病機:脾經濕熱外寒凝。(注)由脾經...
2017-03-04 -
血燥寒凝型鵝掌風
證候表現:並可延及手背、腕部,若反復發作,可致手掌皮膚肥厚,枯槁乾裂,疼痛,屈伸不利,宛如鵝掌。 出處:《中醫外科學》·分論(卷)·第六章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篇) 原文:並可延及手背、腕部,若反復...
2017-03-04 -
寒凝血瘀型痛經
症狀: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痛減,色暗,有血塊;平素帶下量多,質清稀,畏寒肢冷;舌暗或有瘀點、瘀斑,苔白或膩,脈沉緊。 治則治法:溫經散寒,化瘀止痛。 中成藥:少腹逐瘀顆粒痛經寶顆粒。 方藥:少...
2017-03-04
-
1回答
健康疑問 下焦虛寒或陽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