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感風寒型子癇
治療方法:治妊娠中風方、葛根湯、治妊娠中風角弓反張方。 病因病機:論曰:夫妊娠體虛,受風而傷太陽之經絡,後複遇風寒相摶。 證候表現:發則口噤背強,名之曰痙。(又雲痓)其候冒悶不識人,須臾自醒,良久...
2017-03-05 -
外感風寒型子嗽
治療方法:桔梗散。 證候表現:妊娠四五月,咳嗽,喘急不食。 病因病機:若因外感風寒。 處方:宜桔梗散。 出處:《竹林女科證治》·卷二(卷)·安胎下(篇) 原文:若因外感風寒,喘急不食,宜桔梗散。
2017-03-05 -
風寒入裡化火乘肺型子嗽
治療方法:清金湯、保肺丸。 證候表現:發為子嗽,咽幹鼻燥,甚則喘急煩悶,而不得睡臥矣。 病因病機:肺為諸髒之華蓋,百脈之朝宗,十二經絡之領袖,外合皮毛,內通五臟而聲出於咽喉,土為金之母,火為金之讎...
2017-03-05 -
風寒感冒型小兒感冒
症狀:惡寒,發熱,無汗,鼻塞,流清涕,噴嚏,咳嗽,痰清稀易咯,面色白,頭身痛,口不渴,咽無紅腫疼痛,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指紋浮紅。 治則治法:疏風解表散寒。 方藥:荊防敗毒散(《攝生眾妙方》)...
2017-03-05 -
風寒型小兒感冒
證候表現: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流清涕,噴嚏,咳嗽,口不渴,咽不紅,苔薄白,脈浮緊。 病因病機:外感風寒,客於腠理,邪正交爭,肌表被束,故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肺氣失宣,氣道不利,故鼻塞流...
2017-03-05 -
風寒襲肺型小兒急性咳嗽
症狀: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或伴惡寒,無汗,咽部不紅。苔薄白,脈浮緊。 治則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中成藥:午時茶、杏蘇止咳沖劑等。 方藥:杏蘇散加減。杏仁、紫蘇、荊芥、白前、金沸草、姜...
2017-03-05 -
風寒束肺型小兒哮喘(發作期)
症狀:氣喘,喉間哮鳴,咳嗽,胸悶,痰液清稀色白、泡沫多、易咯,噴嚏,鼻塞,流清涕,唇青,形寒肢涼,無汗,口不渴,小便清長,大便溏薄,咽不紅,舌質淡紅,苔薄白或白滑,脈浮緊,指紋紅。 治則治法:溫肺...
2017-03-05 -
風寒閉肺型肺炎喘嗽
證候表現:惡寒,發熱,無汗,嗆咳頻作,痰白清稀,甚則呼吸急促,舌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浮緊。 病因病機:此為風寒之邪襲肺,肺氣失宣,邪鬱肌表之證。多見於寒冷地區或寒冷季節,為肺炎喘嗽的初期或屬輕證。...
2017-03-05 -
風寒鬱肺型肺炎喘嗽
症狀:惡寒發熱,頭身痛,無汗,鼻塞流清涕,噴嚏,咳嗽,氣喘鼻煽,痰稀白易咯,可見泡沫樣痰,或聞喉間痰鳴,咽不紅,口不渴,面色淡白,納呆,小便清,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指紋浮紅。 治則治法:辛溫宣...
2017-03-05 -
風寒犯胃型小兒嘔吐
證候表現:朝食暮吐為冷吐,乳食不化不臭酸,四肢厥冷面唇白;其候朝食暮吐,乳食不化,吐出之物,不臭不酸,四肢逆冷,面唇色白。 病因病機:(注)寒吐者,皆因小兒過食生冷,或乳母當風取涼,使寒氣入乳,小...
2017-03-05 -
濕熱痹阻型小兒過敏性紫癜
症狀:皮膚紫斑色黯,多見於關節周圍,伴有關節腫痛灼熱,尤以膝、踝關節多見,四肢沉重,肢體活動受限,可伴有腹痛、納呆、渴不欲飲、大便不調、便血、尿血,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數。 治則治法:清熱利...
2017-03-05 -
外感風寒型驚風
治療方法:桂枝湯、葛根湯。 病因病機:如外感風寒。 處方:則可與桂枝湯、葛根湯輩。 出處:《嬰童百問》·卷之二(卷)·第十六問慢驚(篇) 原文:如外感風寒,則可與桂枝湯、葛根湯輩,其他可以類推矣。
2017-03-05 -
風寒瀉型小兒泄瀉
症狀:大便清稀,夾有泡沫,臭氣不甚,腸鳴腹痛,或伴惡寒發熱、鼻流清涕、咳嗽,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緊或指紋淡紅。 治則治法:疏風散寒,化濕和中。 中成藥:藿香正氣口服液:每支10ml。成人劑量:每服...
2017-03-05 -
風寒泄瀉型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
症狀:大便色淡,帶有泡沫,無明顯臭氣,腹痛腸鳴。或伴鼻塞,流涕,身熱。舌苔白膩,脈滑有力。 治則治法:疏風散寒,化濕和中。 中成藥:藿香正氣口服液等。 方藥:藿香正氣散加減,藿香、厚朴、蘇葉、陳皮...
2017-03-05 -
脾虛食滯外感風寒型積滯
治療方法:六聖丸、當歸散、百傷飲、勻氣散、烏犀丸。 證候表現:致頭疼面黃身熱,眼胞微腫,腹痛膨脹,足冷肚熱,喜睡神昏,飲食不思,或嘔或噦,口噫酸氣,大便醙臭。 病因病機:皆因乳哺不節,過餐生冷堅硬...
2017-03-05 -
風寒入腦濕熱交蒸型鼻淵
異名:腦漏者,又名鼻淵。 證候表現:其患鼻流濁涕,或流黃水,點點滴滴,長濕無干,久則頭眩虛暈不已。 病因病機:總因風寒凝入腦戶與太陽濕熱交蒸乃成。 處方:治以藿香湯主之,天麻餅子調之,亦可漸愈。 ...
2017-03-05 -
脾肺積熱外感風寒型喉痹
治療方法:治喉痹有針瘡方。 證候表現:咽喉腫塞痹痛,水漿不得入,有針瘡者。 處方:姜汁調熟水時時呷之。 出處:《金匱翼》·卷五(卷)·咽喉(篇) 原文:有針瘡者,薑汁調熟水時時呷之。
2017-03-05 -
風寒痰濁凝聚咽喉型急喉風
治療方法:六味東加減。可加蘇葉、桂枝以助疏散風寒;加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等以燥濕祛風化痰;加蟬衣祛風開音;加茯苓、澤瀉健脾祛濕消腫。 證候表現:猝然咽喉憋悶,聲音不揚,吞咽不利,呼吸困難,或兼有咽...
2017-03-05 -
風寒痰濁凝聚咽喉型喉風
治療方法:六味東加減;可加蘇葉、桂枝以助疏散風寒;加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等以燥濕祛風化痰;加蟬衣祛風開音;加茯苓、澤瀉健脾祛濕消腫。 證候表現:猝然咽喉憋悶,聲音不揚,吞咽不利,呼吸困難,或兼有咽...
2017-03-05 -
風寒客肺型喉風
治療方法:治肺寒喉風方。 證候表現:生在關內下部,兩邊如扁豆殼樣,右寸關弦緊,平而不腫,大痛難食,不穿不爛,背寒怕冷。 病因病機:此症因肺受重寒。 處方:六味東加:羌活蘇葉(各二錢)當歸柴胡牛蒡桂...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