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胃熱鬱型丹毒
治療方法:升麻葛根湯。 證候表現:先從頭額起者,名天奪丹, 處方:以升麻葛根湯母子同服。 出處:《外科正宗》·卷之四(卷)·雜瘡毒門(門) 原文:先從頭額起者,名天奪丹,以升麻葛根湯母子同服。
2017-03-04 -
肝氣鬱滯型乳癰
治療方法:牛蒡子湯。 病因病機:又有憂鬱傷肝,肝氣滯而結腫。 證候表現:初起必煩渴嘔吐,寒熱交作,腫痛疼甚。 處方:宜牛蒡子湯主之。 出處:《外科正宗》·卷之三(卷)·下部癰毒門(門) 原文:又有...
2017-03-04 -
風熱痰凝型癭癰
症狀:感冒、咽痛病史;頸前結塊,皮色不變,疼痛明顯,癭腫疼痛牽扯頜下、耳後或枕部,拒按;伴惡寒發熱,頭痛,口渴,咽幹;舌質紅,舌苔薄黃,脈浮數或弦滑數。 治則治法:疏風清熱化痰。 方藥:牛蒡解肌湯...
2017-03-04 -
肝心風熱型蛇串瘡
治療方法:龍膽瀉肝湯。 證候表現:幹者色紅赤,形如雲片,上起風粟,作癢發熱。 病因病機:此屬肝心二經風火。 處方:治宜龍膽瀉肝湯。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六十四(卷)·腰部(篇) 原文:幹者色...
2017-03-04 -
風熱蘊膚型風熱瘡
治療方法:消風散加減。瘙癢甚者,加白鮮皮、地膚子以祛風止癢。 證候表現:發病急驟,皮損呈圓形或橢圓形淡紅斑片,中心有細微皺紋,表面有少量糠秕狀鱗屑;伴心煩口渴,大便幹,尿微黃;舌紅,苔白或薄黃,脈...
2017-03-04 -
風熱血燥型風熱瘡
治療方法:涼血消風東加減。血熱甚者,加水牛角以涼血清熱。 證候表現:斑片鮮紅或紫紅,鱗屑較多,瘙癢劇烈,伴有抓痕、血痂;舌紅,苔少,脈弦數 病因病機:風熱久羈,內入營血。傷陰化燥,故斑片鮮紅或紫紅...
2017-03-04 -
風熱瘡的病因與診斷
風熱瘡是一種斑疹色紅如玫瑰,脫屑如糠秕的急性自限性皮膚病。中醫文獻中又稱之血疳瘡、風癬、母子瘡等。《外科正宗》雲:“風癬如雲朵,皮膚嬌嫩,抓之則起白屑。初起消風散加浮萍一兩,蔥豉作引,取汁發散。久...
2017-03-04 -
風熱瘡的辨證論治與預防
一、內治法 1、風熱蘊膚證發病急驟,皮損呈圓形或橢圓形淡紅斑片,中心有細微皺紋,表面有少量糠秕狀鱗屑;伴心煩口渴,大便於,尿微黃;舌紅,苔白或薄黃,脈浮數。 辨證分析:血分蘊熱,複感風熱,風熱蘊結...
2017-03-04 -
風熱蘊膚型濕瘡
治療方法:選用青黛散、祛濕散、新三妙散等油調外敷或黃柏霜外搽。 證候表現:無流滋者。 方用:選用青黛散、祛濕散、新三妙散等油調外敷或黃柏霜外搽。 出處:《中醫外科學》·分論(卷)·第六章皮膚病及性...
2017-03-04 -
風熱血熱型風瘙癢
治療方法:消風散合四物東加減。血熱甚者,加丹皮、紫草以涼血清熱;風盛者,加全蠍、防風以祛風止癢。 證候表現:症見皮膚瘙癢劇烈,遇熱更甚,皮膚抓破後有血痂;伴心煩,口幹,小便黃,大便幹結;舌淡紅,苔...
2017-03-04 -
風熱犯表型癮疹
證候表現:風團鮮紅,灼熱劇癢,遇熱則皮損加重;伴發熱惡寒,咽喉腫痛;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病因病機:風熱之邪客於肌膚,外不得透達,內不得疏泄,故風團鮮紅、灼熱,遇熱則皮損加重;風盛則劇癢...
2017-03-04 -
風熱內停型破傷風
治療方法:羌麻湯。 病因病機:如邪在半表半裡 證候表現:牙關噤急,甚則身如角弓反張之狀,無汗者。 處方:宜羌麻湯主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五(卷)·雜證部(篇) 原文:如邪在半表半裡,...
2017-03-04 -
風熱熾盛型破傷風
治療方法:大芎黃湯。 證候表現:牙關噤急,甚則身如角弓反張之狀若自汗不止,二便秘赤者。 處方:宜大芎黃湯主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五(卷)·雜證部(篇) 原文:若自汗不止,二便秘赤者,...
2017-03-04 -
風熱蘊結型疔
治療方法:犀角地黃湯、玉女煎、牛蒡解肌湯。 病因病機:風熱牙疔,如寒熱而起者 證候表現:初則牙痛,後即齦腫,腫連腮頰,頂尖高突,按之引手,內有膿也 治則治法:治以清透散邪 處方:牛蒡解肌湯或玉女煎...
2017-03-04 -
風熱痰毒型癰
症狀:多繼發於乳蛾、口疳、齲齒或頭面瘡癤之後,頸旁結塊,形如雞卵,灼熱疼痛。初起色白濡腫,逐漸皮色轉紅;惡寒發熱,頭痛項強,咽痛口幹,溲赤便秘。舌質紅,舌苔薄膩,脈滑數。 治則治法:散風清熱,化痰...
2017-03-04 -
濕熱鬱結型梅毒
證候表現:生於陰前,損破腐爛,以致便溺尿管內刺痛者。 治療方法:珍珠散、銀粉散、鳳衣散、五寶散、回春脫疳散、旱螺散。 處方:鳳衣散。 處方:旱螺散。 處方:珍珠散。 處方:銀粉散。 處方:回春脫疳...
2017-03-04 -
心風熱盛型天皰瘡
治療方法:解毒瀉心湯。 證候表現:初起小如芡實,大如棋子,燎漿水皰,若頂白根赤,上體多生者。 病因病機:屬風熱盛。 處方:宜服解毒瀉心湯。 出處:《外科心法》·卷四(卷)·發無定處(篇) 原文:上...
2017-03-04 -
風熱燥澀型胎死不下
病因病機:夫難產死胎不一,皆由風熱燥澀,緊斂結滯,產戶不得自然開通。 證候表現:故其症逆,脈弦數而澀,面赤或青,或變五色,腹滿急痛,喘悶,胎已不動者是也。 鑒別診斷:手足溫而脈滑者,只為難產,但宜...
2017-03-04 -
外感風熱型產後發熱
症狀:產後發熱,微惡風寒,頭痛身痛,咳嗽痰黃,口乾咽痛,微汗或無汗;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則治法:辛涼解表,疏風清熱。 中成藥:感冒清熱顆粒。 方藥:銀翹散(《溫病條辨》)。金銀花、連翹、淡竹...
2017-03-04 -
肝膽風熱型子癇
治療方法:鉤藤散。 證候表現:口噤背強,其候冒悶不識人,須臾自醒,良久複作。 病因病機:肝火風熱。 處方:鉤藤散。 出處:《濟陰綱目》·卷之九(卷)·胎前門 原文:肝火風熱,鉤藤散。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