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葉黃耆湯
《內科摘要》卷下:竹葉黃耆湯【處方】淡竹葉6克 黃耆 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麥門冬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石膏(煨)芍藥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各3克【功能...
2017-02-17 -
柏葉黃耆散
【處方】生幹地黃4兩,黃芩的功效與作用1兩,柏葉1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微赤,銼)1兩,阿膠的功效與作用(杵,燥令碎、黃燥)2兩,黃耆(銼)2兩。【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吐血,日夜不止。【用法...
2017-02-18 -
五味黃耆散
【處方】黃耆 麥門冬 熟地黃 桔梗各15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7.5克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藥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各6克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9克【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治因嗽咯血成勞,眼睛疼,四肢困倦...
2017-02-18 -
托裡黃耆湯
【處方】黃耆(細銼)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黑皮)桂(去粗皮)麥門冬(去心,焙)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切,焙)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遠志的功效與作用(去心)各30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4.5克 五味子的功...
2017-02-19 -
拔毒黃耆散
【處方】黃耆、大黃(酒浸,煨)、羌活(去蘆)、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去蘆)、芍藥、白附子(炮)、黃岑、杏仁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尖)、連翹各等分。【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一切癰...
2017-02-19 -
升麻黃耆湯
【處方】生黃耆15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2克 升麻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各6克【功能主治】治婦人轉胞,小便滴瀝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2017-02-19 -
補肺黃耆散
【處方】黃耆1兩(銼),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兩(去蘆頭),茯神1兩,麥門冬1兩(去心),白術3分,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1兩,桂心1兩,熟幹地黃1兩,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當歸的功效與作用3分(銼...
2017-02-22 -
補氣黃耆湯
《聖濟總錄》卷八十六:補氣黃耆湯【處方】黃耆(銼)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茯神(去木)麥門冬(去心,焙)白術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 桂(去粗皮)熟幹地黃(焙)陳橘皮(去白,焙)阿膠的功效與作用(炙燥)各30...
2017-02-23 -
苓桂參甘黃耆湯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錢,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錢,茯苓的功效與作用3錢,桂枝1錢,黃耆3錢。【功能主治】痘瘡潰爛無痂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半杯,溫服。【摘錄】《四聖懸樞》卷三
2017-02-23 -
補益黃耆浸酒
【處方】黃耆1兩(銼),萆薢1兩半(銼),防風的功效與作用1兩半(去蘆頭),牛膝2兩(去苗),桂心1兩,石斛的功效與作用2兩(去根),杜仲的功效與作用1兩半(去粗皮,炙微黃,銼),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
2017-02-23 -
加味黃耆建中湯
《證治準繩·傷寒》卷七:加味黃耆建中湯【處方】黃耆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藥各6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4.5克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白術 麻黃根 牡蠣的功效與作用粉各3克 官桂1.5克 飴糖10毫升 大棗的功...
2017-02-26 -
補胃黃耆散
【處方】黃耆1兩(銼),防風的功效與作用1兩(去蘆頭),柏子仁1兩,細辛1兩,桂心1兩,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兩(去蘆頭),芎?1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分(炙微赤,銼),...
2017-02-26 -
加味黃耆五物湯
《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加味黃耆五物湯【處方】生箭耆30克 子術15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5克 桂枝尖9克 秦艽9克 廣陳皮的功效與作用9克 生杭芍15克 生薑的功效與作用5片【功能主治】治曆節風證...
2017-02-26 -
加減人參黃耆湯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黃耆東加芍藥(醋的功效與作用炒)、牡蠣的功效與作用粉、禹餘糧。【功能主治】婦女赤白帶下。帶下虛滑之證。【摘錄】方出《醫統》卷八十三,名見《醫部全錄》卷三九八
2017-02-26 -
補益黃耆丸
【處方】黃耆3分(銼),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3分,桂心半兩,山茱萸3分,白術3分,麥門冬半兩(去心,焙),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半兩(銼,微炒),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半兩,石斛的功效與作用3分(去根,銼),人...
2017-02-27 -
補腎黃耆湯
【處方】黃耆(銼)1兩,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兩,紫菀(去土)1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銼)1兩,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去叉)1兩,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切,焙)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五味子的功效與作...
2017-02-27 -
黃耆赤風湯
【處方】黃謄60克(生)赤芍的功效與作用3克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3克【功能主治】行氣活血。治諸瘡諸病,或因病虛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小兒減半。治癱腿,可酌加用量。【摘錄】《醫林改錯》卷下
2017-02-28 -
黃耆赤昆湯
【處方】黃耆、昆布、赤小豆。【功能主治】健脾利濕。主脾虛胎水之輕者。症見腹部增大之快與妊月不符,胸悶氣喘,四肢浮腫,四肢無力,不思飲食,面色淡黃。【摘錄】《中醫症狀鑒別診斷學》
2017-03-04 -
黃耆赤昆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赤昆湯”在《中醫症狀鑒別診斷學》 【出 處】《中醫症狀鑒別診斷學》 【處 方】黃耆、昆布、赤小豆。 【功能主冶】健脾利濕。主脾虛胎水之輕者。症見腹部增大之快與妊月不符,胸悶氣...
2012-09-10 -
黃耆赤風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赤風湯”在《 醫林改錯 》卷下 【出 處】《醫林改錯》卷下 【處 方】黃謄60克(生)赤芍3克 防風3克 【功能主冶】行氣活血。治諸瘡諸病,或因病虛弱者。 【用法用量】水煎...
201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