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牛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牛散”在《朱氏 集驗方 》卷五 【出 處】《朱氏集驗方》卷五 【處 方】大黃1兩,白牽牛2兩。 【功能主冶】肺熱,脈滑大,氣急喘滿。 【用法用量】每服2錢,蜜水調下;用皂角青為丸亦可。 【制 法】上為末。
-
黃牛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牛丸”在《 女科百問 》卷上 【出 處】《女科百問》卷上 【處 方】白龍骨(燒)1兩,鐵粉(研)1兩,茯神1兩,人參1兩,黃連1兩,鉛霜1兩,犀角(屑)1兩,防風1兩,朱砂1兩(研),牛黃1錢(研),遠志1兩(去心),
-
黃胖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胖丸”在《名家方選》 【出 處】《名家方選》 【處 方】鐵砂10錢(醋煮後水洗),蕨粉10錢,硫黃8錢,枯礬2錢。 【功能主冶】黃胖,上逆動氣或下血,眩暈不能行步者。 【用法用量】日服1-2錢半,以酒送下。 【制
-
黃胖藥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胖藥”在《 醫述 》卷八 【出 處】《醫述》卷八 【處 方】紅棗4兩,皂礬2兩,鍋焦3兩,荷葉2面,發麵12兩。 【功能主冶】黃胖,其證必吐黃水,毛髮皆直,或好食生米、茶葉、土、炭。 【用法用量】每服3錢。 【制
-
黃明膠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明膠散”在《 聖濟總錄 》卷一二八 【出 處】《聖濟總錄》卷一二八 【處 方】黃明膠(炙令燥)大黃(銼,炒)莽草 細辛(去苗、葉)各15克 【功能主冶】治乳癰。 【用法用量】以雞子白調勻,塗紙上,貼腫處,頻易即愈。
2012-09-14 10 -
黃末眼藥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末眼藥”在《 普濟方 》卷七十六 【出 處】《普濟方》卷七十六 【處 方】訶子5錢(去核),薑黃1兩,乾薑5錢,萆拔1錢2分,黃連1錢2分,青鹽1錢,朵揉牙1兩2錢(為末,水飛)。 【功能主冶】風眼冷淚赤爛。 【用
-
黃末子的功效與作用
【名 稱】黃末子”在《準繩?瘍醫》卷六 【出 處】《準繩?瘍醫》卷六 【處 方】川烏(炮)5錢,草烏(醋煮,炒)5錢,降真香5錢,楓香5錢,肉桂5錢,松香5錢,薑黃5錢,乳香5錢,沒藥5錢,細辛5錢,當歸1兩,赤芍藥1兩,羌活1兩
2012-09-14 10 -
黃牛膽煎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牛膽煎”在《聖惠》卷三十二 【出 處】《聖惠》卷三十二 【處 方】黃牛膽汁半合,鯉魚膽汁半合,豬膽汁半合,羊膽汁半合,熊膽1分,胡黃連1分(搗末),黃連1分(去須,為末),秦皮1分(搗末),白蜜3兩。 【功能主冶】眼
-
黃牛肝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牛肝散”在《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師方》 【出 處】《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師方》 【處 方】黃牛肝1具,土瓜根3兩,羚羊角屑3升,蕤仁3兩,細辛6兩,車前子1升。 【功能主冶】青盲積年。 【用法用量】酒服方寸匕。
-
黃耆鱉甲飲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鱉甲飲”在《醫略六書》卷三十 【出 處】《醫略六書》卷三十 【處 方】黃耆3錢(蜜炙),鱉甲3錢(醋炒),白芍1錢半(炒),當歸3錢,熟地5錢,山藥3錢,茯神2錢(去木),麥冬3錢(去心)。 【功能主冶】蓐勞,脈數
2012-09-13 10 -
黃耆補肺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補肺湯”在《 雞峰普濟方 》卷十一 【出 處】《雞峰普濟方》卷十一 【處 方】黃耆30克 芍藥45克 半夏30克 人參 甘草各15克 【功能主冶】治肺虛有熱。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薑5片,
2012-09-13 10 -
黃耆補氣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補氣湯”在《證治寶鑒》卷十一 【出 處】《證治寶鑒》卷十一 【處 方】當歸、黃耆、白術、甘草、菊花、防風、麻黃。 【功能主冶】汗多亡陽而眩者。 【用法用量】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2012-09-13 13 -
黃耆補胃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補胃湯”在《 蘭室秘藏 》卷下 【別 名】升陽湯(《脾胃論》卷下)。 【出 處】《蘭室秘藏》卷下 【處 方】黃耆 柴胡 當歸身 益智 橘皮各9克 升麻6克 炙甘草6克 紅花少許 【功能主冶】益氣升陽,調補脾胃。治
2012-09-13 10 -
黃耆補血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補血湯”在《 辨證錄 》卷十二 【出 處】《辨證錄》卷十二 【處 方】黃耆60克 當歸30克 肉桂1.5克 【功能主冶】補氣安胎。治妊婦氣虛犯寒,畏寒腹痛,因而落胎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2012-09-13 10 -
黃耆補中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補中湯”在《醫學發明》卷一 【出 處】《醫學發明》卷一 【處 方】黃耆1錢,人參8分,炙甘草半兩,白術半兩,蒼術半兩,橘皮半兩,澤瀉3分,豬苓3分,茯苓3分。 【功能主冶】一切心下痞悶,及積年久不愈者。脾胃不能滲濕
2012-09-13 14 -
黃耆柴胡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柴胡湯”在《 瘍科心得集 ?補遺》 【出 處】《瘍科心得集?補遺》 【處 方】黃耆 柴胡 丹皮 牛膝 丹參 黃芩 荊芥 防風 山梔 【功能主冶】治風熱之毒,侵襲足厥陰肝經,大腿內陰包穴生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
黃耆赤風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赤風湯”在《 醫林改錯 》卷下 【出 處】《醫林改錯》卷下 【處 方】黃謄60克(生)赤芍3克 防風3克 【功能主冶】行氣活血。治諸瘡諸病,或因病虛弱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小兒減半。治癱腿,可酌加用量。
2012-09-13 25 -
黃梅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梅丸”在《仙拈集》卷二 【出 處】《仙拈集》卷二 【處 方】雄黃1錢,烏梅肉3錢。 【功能主冶】心胃蟲痛。 【用法用量】臨疼時酒服,輕者2丸,重者3丸。 【制 法】上為末,為丸如青豆大。
2012-09-13 11 -
黃米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米丸”在《東醫寶鑒?雜病篇》卷六引《 醫學入門 》 【出 處】《東醫寶鑒?雜病篇》卷六引《醫學入門》 【處 方】幹絲瓜1棒,巴豆肉14粒,陳倉米如絲瓜之多少。 【功能主冶】水蠱。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以湯送下
2012-09-13 17 -
黃明膏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明膏”在《 驗方新編 》卷十一 【出 處】《驗方新編》卷十一 【處 方】牛皮膠1兩。 【功能主冶】對口發背,魚口便毒,及一切癰疽腫毒。未成即消,已成拔膿生肌。 【用法用量】方中鉛粉,《青囊全集》作“輕粉”。 【制
2012-09-1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