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耆鱉甲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鱉甲散”在《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五 【出 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 【處 方】人參 肉桂(去粗皮)苦梗各50克 生幹地黃(洗,焙乾)100克 半夏(煮)紫菀(去蘆)知母 赤芍藥 黃耆 甘草(?)桑白皮各75克
2012-09-13 10 -
黃耆鱉甲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鱉甲湯”在《 明醫指掌 》卷四 【出 處】《明醫指掌》卷四 【處 方】黃耆6克(蜜炙)陳皮3克(炒)鱉甲3克(炙)何首烏9克(蒸熟) 【功能主冶】補氣滋陰,調和陰陽。治久瘧不止,陰陽俱虛,正不勝邪,多汗,脈軟微數。
2012-09-13 11 -
中醫怎麼治療“燒心”方法
在消化科門診和住院病人中,經常見到“燒心”泛酸、嘔惡口苦、胃脘脹痛、嘈雜似饑、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的病人,胃鏡檢查常有食管或胃黏膜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腫、糜爛、潰瘍,表面或附有黃綠色膽汁。這種情況,多屬現代醫學的反流性食管炎、膽汁反流
-
關於廚房有哪些治病妙方
味精止牙痛 用筷子沾上一點味精,放到疼痛的牙齒上,疼痛會很快消失。 生芋頭治閃腰 生芋頭去皮,生嚼之,大者一枚,小者二三枚,若不愈次日再食,一般兩次可愈。 捲心菜治胃潰瘍 取捲心菜搗爛榨汁一杯,略加溫,飯前飲服,每天二次,連服10
2012-09-12 10 -
怎麼根據體質選擇涼茶方法
大家可以按下文操作,對號入座,選擇其中一兩味中藥泡茶或者煎服。如分不清自己的體質類型,則最好在中醫師或中藥師 的指導下選用,以免適得其反。 血氣旺盛者 症狀:血氣旺盛,有高熱、煩渴、面紅目赤、尿黃便幹、苔黃等症。 涼茶類別:最好
-
黃耆萆粟大黃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萆粟大黃湯”在《黴瘡證治》卷下 【出 處】《黴瘡證治》卷下 【處 方】黃耆5兩,萆粟5兩(即土茯苓),當歸3兩,芎?3兩,桂枝3兩,防已3兩,升麻3兩,鯪甲2兩,熟大黃1兩,附子1兩,甘草1兩,營實2兩(若無,以忍冬
-
黃耆白術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白術散”在《 普濟方 》卷二二六引《十便良方》 【出 處】《普濟方》卷二二六引《十便良方》 【處 方】黃耆1兩,白術1兩,芍藥1兩,桂1兩,茯苓1兩,甘草1兩,人參1兩(去蘆),神曲1兩。 【功能主冶】諸虛不足,面
-
黃耆白術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白術湯”在《 蘭室秘藏 》卷中 【別 名】黃耆白術散 【出 處】《蘭室秘藏》卷中 【處 方】細辛3分,吳茱萸5分,川芎5分,柴胡1錢,升麻1錢,當歸身1錢5分,黃柏2錢(酒洗),炙甘草2錢,羌活2錢,五味子3錢,白
2012-09-12 11 -
黃耆白芷膏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白芷膏”在《 聖濟總錄 》卷一二八 【出 處】《聖濟總錄》卷一二八 【處 方】黃耆1兩,白芷1兩,大黃1兩,當歸1兩,續斷1兩,薤白(切)2兩,松脂2兩,乳香半兩,蠟1兩,豬脂2介,生地黃汁3合。 【功能主冶】乳癰
2012-09-12 12 -
黃耆白芷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白芷湯”在《痘疹會通》卷四 【出 處】《痘疹會通》卷四 【處 方】黃耆、白芷、枸杞、甘草、制首烏各等分。 【功能主冶】痘疹當靨不靨。 【用法用量】水煎服。
2012-09-12 10 -
黃耆柏子仁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柏子仁散”在《魏氏家藏方》卷六 【出 處】《魏氏家藏方》卷六 【處 方】柏子仁4兩(別研),肉蓯蓉3兩(酒浸,去皺皮),遠志(去心)3兩,車前子1兩,人參2兩(去蘆),茯苓2兩(白者,去皮),山藥2兩,萆粟2兩,黃耆
2012-09-12 10 -
黃耆必安丹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必安丹”在《 普濟方 》卷九十三引《衛生家寶》 【出 處】《普濟方》卷九十三引《衛生家寶》 【處 方】沒藥2兩,全蠍2兩(酒浸,焙乾),羌活2兩,虎骨2兩(酥炙),獨活2兩,防風2兩(去蘆),川芎2兩,當歸2兩,薏苡
-
藿香正氣水有什麼治病功效
藿香正氣水是很多家庭小藥箱中的常備中成藥,主要由藿香、蒼術、陳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紫蘇等中藥組成,具有散寒化濕、和中祛暑的作用。人們常用它來治療脘腹脹痛、嘔吐腹瀉以及胃腸型感冒。其實,藿香正氣水還有以下妙用:
-
烏雞白鳳丸有什麼養生功效
都以為烏雞白鳳丸是女人的獨有藥物,可以幫她們美容補血又調經,殊不知,治療現代人的“流行病”視疲勞,也能發揮功效。 數數人身上最累的器官,眼睛一定位居其列。眼睛幾乎每時每刻都在使勁渾身解數地為人類服務。也因此,患上“視疲勞”的人越來越
2012-09-12 16 -
黃連素外用可治療哪些疾病
黃連素又稱小蘖堿,藥理研究表明,其對痢疾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及阿米巴原蟲有抑制作用,多用於治療急性腸炎、胃腸炎、細菌性痢疾等,經臨床觀察發現,其也有許多新用途。 小兒痄腮:黃連素5片,研為細末,加大黃末10克,
-
黃耆膏子煎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膏子煎丸”在《元戎》 【出 處】《元戎》 【處 方】人參1兩半,白術1兩半,柴胡1兩,黃芩1兩,白芷半兩,知母半兩,甘草(炙)半兩,鱉甲1個(半手指大,酥炙)。 【功能主冶】除煩解勞,去肺熱。主上焦熱,咳衄,心熱驚
-
黃耆葛根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葛根湯”在《 證治匯補 》卷三 【出 處】《證治匯補》卷三 【處 方】黃耆1兩,葛根5錢。 【功能主冶】酒鬱,內熱惡寒。 【用法用量】水煎服。大汗而愈。 【各家論述】《醫略六書》:酒資濕熱,得氣化行,自可免於酒
2012-09-12 125 -
黃芪通痹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芪通痹湯”在劉玉瑛方 【出 處】劉玉瑛方 【處 方】黃芪3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川芎9克,地黃15克,炙甘草6克。 【功能主冶】溫陽益氣,滋補陰血,化瘀通絡。主心腎陽虛,心血瘀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
2012-09-12 15 -
黃芪粥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芪粥”在《岳美中醫案集》 【出 處】《岳美中醫案集》 【處 方】生黃芪30克 生苡仁30克 赤小豆15克雞內金末9克 金橘餅2枚 糯米30克 【功能主冶】補氣,健脾。適用于小兒慢性腎炎。 【用法用量】以上為1日量,
2012-09-12 15 -
黃耆八珍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耆八珍湯”在《濟陽綱目》卷七十八 【出 處】《濟陽綱目》卷七十八 【處 方】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當歸、川芎、芍藥、熟地黃(砂仁、沉香炒)、黃耆。 【功能主冶】勞力或看書著棋,久坐而致脊骨疼者。 【用法用量】水煎
2012-09-1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