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瘀和傷湯
【處方】番木鼈(油燥去毛)紅花的功效與作用 生半夏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 骨碎補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各9克 蔥須30克【功能主治】治一切蹦撞損傷,瘀血積聚。【用法用量】上藥用水1升煎滾,加醋的功效與作用60克,再煎十數滾,熏洗患處,一日十數次
2017-02-19 13 -
神仙解毒萬病丸
【別名】萬病回春丹(《古今醫鑒》卷十六)、萬病解毒丹(《壽世保元》卷十)。【處方】文蛤三兩(淡紅色者,捶碎洗淨。本草雲:五倍子一名文蛤)紅芽大戟一兩 山慈菇二兩(洗。即鬼燈檠金燈花根也)續隨子一兩(去殼稱,研細,紙裹壓出油,再研如白霜)麝
2017-02-19 18 -
神白散
【處方】半夏的功效與作用(齊州者)【制法】上一味,每用1枚,研令極細,入龍腦1小皂子許,同研勻。【功能主治】治痔疾,下部發腫,如梅、李大,痛硬不能行者。【用法用量】用津唾於手心,調令稀稠得所,攤軟紙上貼之,即冷如冰,良久有清水出,可以漸消
2017-02-19 14 -
聖散子
【處方】厚樸的功效與作用(去粗皮.姜汁炙)、白術、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去蘆頭)、吳茱萸(湯洗七次)、澤瀉的功效與作用、附子(炮裂.去皮.臍.一說去土)、高良薑、豬苓(去皮)、藿香(去枝.土)、蒼術、麻黃(去根.節)、細辛(去苗)、芍藥、獨活
2017-02-19 11 -
山芋面
【處方】生山芋30釐米(于沙盆內研令盡,以葛布絞濾取汁)芋麻根1握(去皮,搗碎)【制法】上藥研勻,人大麥面90克,和搜細切如棋子大。【功能主治】治妊娠惡阻嘔逆,頭痛,食物不下。【用法用量】於蔥薤羹汁內煮熟,旋食之。【摘錄】《壽親養老新書》
2017-02-19 20 -
柿餅丸
【處方】棉花核(炒黑,去殼)90克 側柏葉的功效與作用(炒黑)120克 槐米(炒)30克【制法】柿餅蒸爛搗丸。【功能主治】治腸風下血。【用法用量】空腹時用白滾湯下12~15克。【摘錄】《絳囊撮要》
2017-02-19 12 -
少腹逐瘀湯
【處方】小茴香(炒)7粒 乾薑(炒)0.6克 延胡索3克 沒藥(研)6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9克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6克 官桂3克 赤芍的功效與作用6克 蒲黃9克 五靈脂(炒)6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溫經止痛。治少腹積塊,疼痛或不痛,或痛而
2017-02-19 43 -
桑白皮散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九:桑白皮散【處方】桑白皮30克(銼)赤茯苓的功效與作用60克 漢防己15克 木香15克 紫蘇子7.5克 郁李仁30克(湯浸,去皮,微炒)木通22克(銼)大腹皮15克(銼)檳榔22克 青橘皮22克(湯浸,去白、瓤,焙)
2017-02-19 14 -
熟幹地黃圓
【處方】熟幹地黃(酒浸)、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揀淨)、柏子仁(微炒.別研)、川芎的功效與作用,各一兩半;澤蘭(去梗)二兩一分,禹餘糧(火燒紅.醋的功效與作用淬七遍.細研)、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去蘆.叉)、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酒浸一宿)、白茯
2017-02-19 11 -
石菖蒲丸
【處方】石菖蒲(二兩) 遠志的功效與作用(去心.二兩) 鐵粉(別研.二兩) 丹砂(別研.二兩)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一兩半)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一兩半)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去蘆.一分) 羚羊角(鎊.一分) 金箔(五十片.三十片研入藥
2017-02-19 23 -
山芋丸
【處方】山芋 天雄(炮裂,去皮、臍)硫黃(研)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黑皮)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 磁石(煆醋的功效與作用淬二七遍)熟幹地黃(焙)各30克【制法】上藥七味,搗研為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厥逆頭痛,及齒痛骨寒。
2017-02-19 22 -
神仙碧玉膏
【處方】輕粉30克 杭粉30克 白占15克 乳香 沒藥各9克 樟冰6克【制法】用公豬淨熟油150克,同白占熬化,傾入碗內,人上藥細末和勻,水內頓一時許取起。【功能主治】祛腐生肌。治楊梅結毒,潰爛臭穢,疼痛不斂;臁瘡潰破,久不收口。【用法用
2017-02-19 19 -
蛇床子洗劑
【處方】蛇床子31克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31克 威靈仙9克 蒼術9克 黃柏9克 明礬9克【功能主治】祛濕止癢。治急性濕疹。【用法用量】水煎熏洗。【摘錄】《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2017-02-19 59 -
射干丸
《聖濟總錄》卷六十五:射干丸【處方】射干30克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湯洗十遍,炒幹)37.5克 乾薑(炮裂)款冬花(焙乾)皂莢(去皮、子,炙)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30克 百部(焙乾)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揀淨)各37.5克 細辛(去苗、
2017-02-19 20 -
神異膏
【處方】歸尾15克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15克 赤芍的功效與作用6克 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12克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15克 羌活15克 白芷15克 玄參15克 黃耆15克 官桂9克 桃仁的功效與作用49個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49個 木鱉子14個 何
-
神佑丸
【處方】甘遂(以麵包,不令透水,煮百餘沸,取出用冷水浸過,去面,焙乾)大戟(醋的功效與作用浸煮,焙乾)芫花(醋浸煮)各15克 黑牽牛30克 大黃30克【制法】上為細末,滴水丸,小豆大。【功能主治】治停飲胸滿,濕痹,胃脘痛。【用法用量】每服
-
疏肝暖土湯
【處方】白術10克,蒼術10克,炮薑10克,吳萸6克,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0克,陳皮的功效與作用10克,防風的功效與作用15克,羌活10克,槁本10克,白芍的功效與作用10克,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6克。【功能主治】疏肝暖土,順氣解鬱。主脾土虛
2017-02-19 12 -
三豆飲
【處方】赤小豆 黑豆的功效與作用 綠豆的功效與作用各一升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5克【功能主治】活血解毒。治天行疹痘;亦可用作預防。【用法用量】上藥淘淨,用水煮熟,每日空腹時任意服。已染則輕解;未染者,服七日即不發。【摘錄】《世醫得效方》卷十一
2017-02-19 14 -
神仙黃礬丸
【別名】蠟礬丸(《仁齋直指)卷二十三)、黃礬丸(《外科樞要》卷四)。【處方】白礬30克(明亮者,研)黃蠟15克(黃色者,溶開)(一方用21克)【制法】上藥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定痛生肌,護膜解毒。治腸癰疼痛,癰疽發背,諸般惡瘡,毒
2017-02-19 13 -
三仁粥
《東醫寶鑒·內景篇》卷四:三仁粥【處方】桃仁的功效與作用 海松子的功效與作用仁各9克 郁李仁3克【功能主治】治老人虛人大便秘結者。【用法用量】上同搗爛,和水濾取汁,入碎粳米的功效與作用少許,煮粥,空腹時服。【摘錄】《東醫寶鑒·內景篇》卷四
2017-02-1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