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惺惺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惺惺散【處方】瓜蔞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細辛(去葉)、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白術、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桔梗,各一兩半。【炮製】上件同杵,羅為末。【功能主治】治小兒風熱瘡疹,傷寒時氣,頭痛壯熱,目澀多睡,咳
-
玄胡四物湯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 熟地各23克 玄胡索(酒煮)60克【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治血癖腹痛及血刺腰痛。【用法用量】每服9克,酒調下。【摘錄】《濟陰綱目》卷十一
2017-02-18 11 -
辛夷丸
【處方】南星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各薑制)蒼術(米泔浸)黃芩的功效與作用(酒炒)辛夷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黃柏(炒焦)滑石 牡蠣的功效與作用(煆)各等分【制法】上藥研末,糊丸。【功能主治】祛風化痰,清熱通竅。治頭風,鼻流白色粘液者。現用於慢性
2017-02-18 25 -
犀角地黃湯合瀉心東加減
【處方】水牛角30克(先煎),生地30克,赤芍的功效與作用60克,丹皮10克,黃連的功效與作用10克,黃芩的功效與作用10克,桑葉的功效與作用10克,蟬衣10克(去頭足),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尾6克。【功能主治】涼血疏風。主血熱風勝。【用法用
2017-02-18 28 -
小金丹
【處方】白膠香 草烏 五靈脂 地龍 木鱉各制末45克 沒藥 歸身 乳香各淨末22,5克 麝香的功效與作用9克 墨炭(陳年錠子墨,略燒存性,研用)3.6克【制法】上藥共為細末,以糯米粉36克為厚糊,和入諸末,搗千槌,為丸如芡實的功效與作用大
2017-02-18 32 -
消乳岩丸
【處方】夏枯草的功效與作用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各120克 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 漏蘆各60克 山茨菇 雄鼠糞(兩頭尖)川貝母(去心)連翹 金橘葉 白芷 甘菊花的功效與作用 沒藥(去油)瓜蔞仁 乳香(去油)茜草根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廣陳皮的功
2017-02-18 13 -
消食餅
【處方】炒山楂的功效與作用120克 炒白術120克 神曲60克 米粉250克【制法】把山楂、白術和神曲一併研為細末,與米粉和勻,然後加入清水適量,如同和麵,搓揉成團,分成蛋黃大小的團塊,壓成餅狀,把餅放入蒸籠內蒸熟即可。【功能主治】開胃口
2017-02-18 14 -
犀角桔梗湯
【處方】黃耆 石斛的功效與作用 天冬 麥冬 百合的功效與作用 山藥的功效與作用 犀角 通草 桔梗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 秦艽【功能主治】治肺熱傷陰,足痿不能行走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三
2017-02-18 13 -
玄參解毒湯
【處方】玄參 山梔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桔梗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 生地 荊芥各3克【功能主治】養陰生津,清熱利咽。治咽喉腫痛,已經吐下,飲食不利,及餘腫不消。【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淡竹葉、燈心各20件,煎至320毫升
-
小犀角圓
【處方】巴豆的功效與作用二十二枚(去皮.膜.心.炒出油.細研),大黃(蒸.焙)一兩一分,犀角三兩,黃連的功效與作用(去須)、梔子(去皮)、幹蓼藍、升麻、黃芩的功效與作用、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去蘆)、人參的功效與作用、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去蘆)
2017-02-18 13 -
犀黃丸
【別名】西黃丸(《治療匯要》卷下)。【處方】犀黃0.9克 乳香(去油)沒藥(去油)各30克(研極細末)麝香的功效與作用4.5克 黃米飯30克【制法】上藥,用黃米飯搗爛為丸。忌火烘,曬乾。【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治乳岩、橫痃、瘰鬁、
-
杏仁煎
《外台秘要》卷九引《古今錄驗》:杏仁煎【別名】杏仁的功效與作用桑皮湯(《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處方】杏仁30克(去皮、尖、雙仁,熬)通草12克 紫菀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各6克 貝母12克 桑白皮15克 蜜30毫升 砂糖30克 生薑的
-
洗面香皂丸
【處方】甘松 槁本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細辛 三奈 茅香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白丁香 白芷 明膠 白及 白蘞各30克 牽牛(炒)瓜蔞根 楮實 冰片各15克 肥皂750克(煮,去皮)綠豆的功效與作用200克(略炒)【制法】上藥
2017-02-18 11 -
消炎湯
【處方】山藥的功效與作用30克,芡實的功效與作用30克,麥冬30克,玄參15克,生地15克,丹參9克,蓮心6克,天冬3克,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1.5克克。【功能主治】益氣養陰,清心止遺。主心火上炎,心包火動。【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
2017-02-18 21 -
消瘰膏
【處方】生半夏的功效與作用30克 生山甲9克 生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克 生馬錢子的功效與作用12克(剪碎)皂角的功效與作用9克 朱血竭6克【制法】用香油煎枯去滓,加黃丹收膏,火候到時,將血竭研細攙膏中,熔化和勻,隨瘡大小攤作膏藥。【功能主治
2017-02-18 15 -
杏仁芥子湯
【處方】杏仁的功效與作用9克 白芥子4.5克 木通4.5克 姜水炒黃連的功效與作用2.4克 鹽水炒連翹6克 梔子4.5克 滑石9克 蘆根4.5克 竹葉3克 雲苓9克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6克【功能主治】治濕溫盤結氣分,內蒙包絡,神昏譫語,舌苔
2017-02-18 17 -
犀角人參散
【處方】生犀(鎊)二兩,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十五兩,茯苓的功效與作用二十五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五兩,桔梗、幹葛,各二兩半。【炮製】上為細末。【功能主治】治小兒虛熱,及吐瀉煩渴不止,及疏轉後,並宜服。【用法用量】每服一大錢,水一中盞,入燈心五莖
2017-02-18 12 -
杏參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杏參散【處方】桃仁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尖.麩炒)、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去蘆)、杏仁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尖.麩炒)、桑白皮(蜜炒微赤.再泔浸一宿,焙),各等分。【炮製】為細末。【功能主治】除痰下氣,治胸脅脹滿,上氣喘
-
小烏沉湯
【處方】烏藥(去心)300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炒)30克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子(沙盆內斷去皮、毛,焙乾)600克【制法】上藥研為細末。【功能主治】調中快氣。治心腹刺痛。【用法用量】每服3克,沸湯點服,不拘時。【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
2017-02-18 12 -
芎歸丸
【處方】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神曲(炒)槐花(微炒)黃耆 地榆各15克 荊芥穗 頭髮(燒存性)木賊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炒)各30克【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痔瘡出血。【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
2017-02-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