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犀蜈湯
【處方】犀牛皮10克,苦參的功效與作用10克,防風的功效與作用10克,山豆根10克,蜈蚣的功效與作用3條,全蠍5克,白蘚皮15克,炮穿山甲15克,赤芍的功效與作用15克,蚤休20克。【功能主治】活血搜風,清熱解毒。主風毒內蘊,氣滯血瘀,經
-
消風清熱飲
【處方】荊芥9克,防風的功效與作用9克,浮萍9克,當歸的功效與作用9克,赤芍的功效與作用9克,大青葉9克,黃芩的功效與作用9克,蟬蛻6克。【功能主治】清熱消風。主風熱邪氣搏于營血所致。【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摘錄】朱仁康方
2017-02-18 61 -
新制陰陽攻積丸
【別名】攻積丸(《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四)。【處方】吳茱萸(炮)乾薑(炒)官桂(去皮)川烏(炮)各30克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炒)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洗)橘紅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檳榔 厚樸的功效與作用(炒)枳實(炒)菖蒲(忌鐵)玄胡索(炒)人參
2017-02-18 10 -
消痔湯
【處方】烏梅的功效與作用10克,五倍子10克,苦參的功效與作用15克,射干10克,炮山甲10克,煆牡蠣的功效與作用30克,火麻仁10克。【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潤腸通便,化濕通路,軟堅散結,收澀固脫,止血定痛。主濕熱內生,氣血運行
2017-02-18 23 -
消疳散
【處方】使君子(用白者,去油)雷丸(去皮,用白者,紅者殺人,勿用,以米泔水浸蒼術少許,將雷丸同蒼術用火煴之,用雷丸,去蒼術,炒幹)各等分【制法】研為細末。【功能主治】殺蟲消府。治疳積,眼生翳膜遮睛。【用法用量】每一歲用0.3克,男用雌雞肝
2017-02-18 10 -
瀉心導赤散
【處方】生地 木通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梢【功能主治】瀉心脾積熱,治心脾積熱上發,口舌瘡赤糜爛。【用法用量】滾湯淬服。【摘錄】《醫宗金鑒》卷四十二
2017-02-18 69 -
消斑散
【處方】白附子 花蕊石 川椒 南星 五倍子 牙皂 山茨菇各等分【制法】上藥為末。【功能主治】祛風燥濕,化瘀消斑。治面上一切斑駁。【用法用量】薑汁調,臨臥塗之。【摘錄】《解圍元藪》卷四
2017-02-18 13 -
稀涎千緡湯
【處方】半夏的功效與作用(大者)14枚 豬牙皂角的功效與作用(炙)1錠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克 白礬6克【功能主治】湧吐痰濁。治風痰不下,喉中聲如牽鋸,或中濕腫滿。【用法用量】上四味,為末,用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汁少許,沖溫水200毫升,調茶的
2017-02-18 13 -
辛潤湯
【處方】熟地 生地 升麻 紅花的功效與作用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檳榔 歸身 桃仁的功效與作用【功能主治】治大腸風秘燥結。【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雜病源流犀濁》卷十七
2017-02-18 12 -
芎歸膠艾湯
【別名】膠艾湯(《金匱要略》卷下)、膠艾四物湯的功效與作用(《醫學入門》卷八)。【處方】芎藭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各6克 艾葉的功效與作用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各9克 芍藥12克 幹地黃18克【功能主治】養血止血,調經安胎。治婦
2017-02-18 85 -
消石丸
【處方】消石30克 川大黃45克(銼碎,微炒)巴豆的功效與作用3~7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出油)附子22.5克(炮裂,去皮、臍)乾薑22.5克《炮裂,銼)【制法】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祛寒攻積。治寒積
2017-02-18 32 -
香豆散
【別名】人參的功效與作用豆蔻散(《傳信適用方》卷四)。【處方】藿香 肉豆蔻各30克 白扁豆 人參各15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7.5克【功能主治】治小兒霍亂煩渴。【用法用量】上藥研末過篩,每服3克,用水120毫升,加生薑的功效與作用2片
2017-02-18 11 -
玄參甘桔茶
【處方】玄參4.5克 麥門冬4.5克 桔梗3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5克【制法】以上四味,共軋為粗末,和勻過篩,紙袋裝,每袋重13.5克。【功能主治】潤肺生津止渴,治由肺陰不足引起的喉癢咳嗽無痰,口渴咽幹。【用法用量】每次1袋,用開水沖泡
2017-02-18 29 -
芎術湯
《博濟方》卷三:芎術湯【處方】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 白術各30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15克【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治濕邪上犯,眩暈嘔逆,頭重不食。【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薑的功效與作用5片,水煎服,不計時候。【
2017-02-18 13 -
消腫止痛散
【處方】芙蓉葉30克 陳小粉45克 五倍子 生南星 生半夏的功效與作用 生草烏各9克【制法】共研末。【功能主治】消腫止痛。治癰疽初起。【用法用量】醋的功效與作用調敷。【摘錄】《瘍醫大全》卷八
2017-02-18 10 -
瀉熱半夏千里流水湯
【處方】半夏的功效與作用 宿薑各9克 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15克 酸棗的功效與作用仁的功效與作用9克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3克 遠志的功效與作用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各6克 秫米6克【制法】上藥八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膽腑實熱,精神不守。【用法用
2017-02-18 12 -
消癰湯
【處方】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21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5克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18克 生甘草的功效與作用9克 荊芥3克 連翹3克【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消癰。治瘡毒生於手足,或結毒在皮膚,或生於面上,或生於頰間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
2017-02-18 16 -
消痞丸
【處方】黃連的功效與作用(去須,揀淨,炒)18克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刮去黃色)18克 薑黃 白術各30克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2克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6克 縮砂仁9克 枳實(麩炒黃色)15克 橘皮12克 幹生薑的功效與作用6克 半夏的功效與
2017-02-18 12 -
柏公湯
【處方】柏皮3兩,黃芩的功效與作用2兩,黃連的功效與作用1兩。【功能主治】傷寒下痢,亦治久血熱痢。【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兩,水2盞,煎至1盞,去滓,通口服。腹痛,加山梔子;小便不利,加赤茯苓的功效與作用、阿膠的功效與作用。【摘錄
-
半夏根散
【處方】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根(5月5日取)1兩,木瓜的功效與作用根1兩,烏頭1兩。【制法】上藥陰乾並銼細,搗羅為散。【功能主治】月蝕濕蟲瘡(匿蟲)。【用法用量】每取棗的功效與作用核許大,以綿裹,納穀道中。日2次。【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三三
2017-02-18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