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俞
肝俞 Gānshū《靈樞·背腧》 肝俞-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背部,當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在背闊肌,最長肌和髂肋肌之間;有第九肋間動、靜脈後支;布有第九或第十胸神經後支的皮支,深層為第九胸神經後支外側支。
-
膈俞
膈俞 Géshū《靈樞·背腧》 膈俞-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背部,當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在斜方肌下緣,有背闊肌,最長肌;布有第七肋間動、靜脈後支;布有第七或第八胸神經後支的皮支,深層為第七胸神經後支外側支
2017-02-19 36 -
督俞
督俞 Dūshū《太平聖惠方》 督俞-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背部,當第六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背闊肌肌腱,最長肌;有第六肋間動、靜脈後支,頸橫動脈降支;布有肩胛背神經,第六或第七胸神經後支的皮支,深層
-
厥陰俞
厥陰俞 juéyīnshū《千金》 厥陰俞-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背部,當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最長肌;布有第四肋間動、靜脈後支;正當第四或第五胸神經後支的皮支,深層為第四胸神經後支
2017-02-19 56 -
肺俞
肺俞 fèishū《靈樞·背腧》 肺俞-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背部,當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最長肌;有第三肋間動、靜脈後支;布有第三或第四胸 神經後支的皮支,深層為第三胸神經後支 外
-
風門
風門 fēngmén《針灸甲乙經》 風門-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背部,當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後鋸肌,深層為最肌;有第二肋間動、靜脈後支;布有二、三胸神經後支的皮支,深層為第三胸神經後支
-
大杼
大杼 dàzhù《靈樞·刺節真邪》 大杼-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背部,當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後鋸肌,最深層為最長肌;有第一肋間動、靜脈後支布有第一胸神經後支的皮支,深層為第一胸神經後支
2017-02-19 13 -
天柱
天柱 Tiānzhù《靈樞·本輸》 天柱-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項部,斜方肌外緣凹陷中,後髮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3寸。 【解剖】在斜方肌起部,深層為頭半棘肌:有枕動、靜脈幹;布有枕大神經幹。 【主治】頭痛,項強,鼻塞
2017-02-19 11 -
玉枕
玉枕 Yùzhěn《針灸甲乙經》 玉枕-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後頭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平枕外隆凸上緣的凹陷處。 【解剖】有枕肌;有枕動、靜脈;布有枕大神經分支。 【主治】頭項痛,目痛,鼻塞。 【操作】
2017-02-19 24 -
絡卻
絡卻 Luòquè《針灸甲乙經》 絡卻-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5.5寸,旁開1.5寸。通天穴後1.5寸。 【解剖】在枕肌停止處;有枕動、靜脈分支;布有枕大 神經分支。 【主治】頭暈,目視不明,耳鳴。 【
2017-02-19 13 -
通天
通天 Tōngtiān《針灸甲乙經》 通天-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承光穴後1.5寸。 【解剖】有帽狀腱膜;有顳淺動、靜脈和枕動、 靜脈的吻合網;布有枕大神經分支。 【主治】頭痛,眩暈
2017-02-19 19 -
承光
承光 Chéngguāng《針灸甲乙經》 承光-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5寸。五處穴後1.5寸。 【解剖】有帽狀腱膜;有額動、靜脈,顳淺動、靜脈及枕動、靜脈的吻合網;當額神經外側支和枕大
2017-02-19 34 -
五處
五處 Wǔchù《針灸甲乙經》 五處-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旁開1.5寸。曲差穴上0.5寸。 【解剖】有額肌;當額動、靜脈處;布有額神經內側支。 【主治】頭痛,目眩,癲癇。 【操作】平刺0.5~0
2017-02-19 21 -
曲差
曲差 Qǔchā《針灸甲乙經》 曲差-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5寸。神庭穴(督脈) 旁1.5寸,當神庭穴與頭維穴連線的內1/3與中2/3交點。 【解剖】有額肌;當額動、靜脈
2017-02-19 30 -
眉沖
眉沖 Méichōng《素問·骨空論》 眉沖-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攢竹穴直上,入髮際0.5寸。 【解剖】有額肌;當額動、靜脈處;布有額神經內側支。 【主治】頭痛,眩暈,鼻塞,癲癇。 【操作】平刺0.3~0.5寸。 【配伍】配
-
攢竹
攢竹 Cuánzhú《針灸甲乙經》 攢竹-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眉頭凹陷中。 【解剖】有額肌及皺眉肌;當額動、靜脈處;布有額神經內側支。 【主治】頭痛,口眼歪斜,目視不明,流淚,目赤 腫痛,眼瞼瞤動,眉棱骨痛,眼瞼下垂。 【操
-
睛明
睛明 Jīngmíng《針灸甲乙經》 睛明-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目內眥旁0.1寸。 【解剖】在眶內緣瞼內側韌帶中,深部為眼內直肌; 有內眥動、靜脈和滑車上下動、靜脈,深層上方有眼動、靜脈本幹;布有滑車上、下神
2017-02-19 13 -
聽宮
聽宮 Tīnggōng《靈樞·刺節真邪》 聽宮-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後緣,張口時呈凹陷處。 【解剖】有顳淺動、靜脈的耳前支;布有面神經及三叉神經的第三支的耳顳神經。 【主治】耳鳴,耳聾,聤耳,齒痛,癲狂
-
顴髎
顴髎 Quánliáo《針灸甲乙經》 顴髎-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目外眥直下,顴骨下緣凹陷中。 【解剖】在顴骨下頜突的後下緣稍後,咬肌的起始部,顴肌中;有面橫動、靜分支;布有面神經及眶下神經。 【主治】口眼歪斜,眼瞼瞤動,齒痛
2017-02-19 22 -
天容
天容 Tiānróng《靈樞·本輸》 天容-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下頜角後,胸鎖乳突肌前緣。 【解剖】在下頜角後方,胸鎖乳突肌停止部前緣,二腹肌後腹的下緣;前方有頸外淺靜脈、頸內動、靜脈;布有耳大神經的前支,面神經的頸支、副神
2017-02-19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