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經膏
【處方】全當歸的功效與作用3兩,丹皮(酒炒)2兩,柴胡的功效與作用2兩,酒芍2兩,生地2兩,黃芩的功效與作用2兩,知母2兩,麥冬2兩,地骨皮2兩,川芎的功效與作用2兩,貝母2兩,黃連的功效與作用2兩,羌活1兩,防風的功效與作用1兩,連翹1
-
枸杞煎丸
《聖濟總錄》卷一八五:枸杞煎丸【處方】枸杞的功效與作用根葉花不拘多少(木臼中爛搗,水煮1複時,絞取濃汁5升,入酒5升,同熬成膏),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酒浸,切,焙)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白術2兩,熟幹地黃(焙)3兩,何首烏的功效
-
掛金散
【處方】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1錢,青黛3分,薄荷的功效與作用4分,白芷4分,蒲黃3分,冰片1分,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分,鹿角炭1錢,掛金燈子2錢。【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口癰,舌菌,重舌,喉蛾。【用法用量】吹。【摘錄】《青囊秘傳》
2017-03-05 27 -
穀仙散
【處方】石斛的功效與作用(去根)、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酒浸、切、焙)、杜仲的功效與作用(去粗皮、銼、炒)、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酒浸、別搗)、遠志的功效與作用(去心)、菖蒲、麥門冬(去心、焙)、白馬莖(切、焙)、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去叉)、萆
-
甘桔湯
《瘍醫大全》卷二十一:甘桔湯【處方】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桔梗 麥門冬各30克【功能主治】清熱化痰,養陰排膿。治胃癰,痰氣上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瘍醫大全》卷二十一《保命歌括》卷十七:甘桔湯【處方】桔梗、當歸的功效與作用、栝樓仁、
2017-03-05 12 -
葛根人參湯
【處方】葛根的功效與作用(銼)1兩,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去黑心)半兩,黃耆(銼)1兩,地骨皮半兩,石膏(碎)半兩。【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傷寒發汗及吐下後,餘熱不退,頭痛滿悶,口幹。【用法
2017-03-05 19 -
固精湯
【處方】淮膝1錢半,杜仲的功效與作用1錢半,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錢半,陳皮的功效與作用1錢半,黃芩的功效與作用1錢半,骨皮1錢半,知母1錢半,川芎的功效與作用1錢半,白芍的功效與作用1錢半,故紙1錢,紅花的功效與作用5分,甘草的功效與作用4
-
甘露神膏
【處方】甘露(于草木上張布,設法取之)1鐘,蜂白蜜大半鐘,人乳1鐘,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2錢至4-5錢(隨症輕重,煎汁1鐘)。【功能主治】一切燥熱咳嗽,吐血,幹癆。【用法用量】4汁並作一處,重湯煉濃,溫和,日服。【摘錄】《馮氏錦囊·雜症》
-
雚蘆散
《聖濟總錄》卷五十六:雚蘆散【處方】雚蘆1兩,幹漆(炒煙出)1分,萹蓄(炒)1分。【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蛔蟲心痛,懊憹。【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粥飲調下,空心、日午、臨臥各一。若心腹脹滿不能食飲,即以羊子肝、蒜齏作羹食之,能取幹疳蟲
-
固腎丸
《嵩崖尊生》卷十三:固腎丸【處方】牛膝 萆薢 杜仲的功效與作用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蒺藜 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 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 葫蘆巴 破故紙各等分 官桂減半【制法】上藥研末,用熟腰子搗爛,入蜜為丸。【功能主治】治腰痛。【用法用量】每服6
-
瓜蔞大麥餅
【處方】瓜蔞1斤(絞汁),大麥面6兩。【制法】合作餅。【功能主治】中風?斜。【用法用量】炙熟熨之。病癒即止,勿令太過。【各家論述】本方以瓜蔞為主。瓜蔞甘苦寒,用其潤燥開結,蕩熱滌痰,舒肝鬱,緩肝急之性,以為外治。【摘錄】《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2017-03-05 30 -
歸葵湯
【別名】連翹飲子、連翹飲【處方】柴胡的功效與作用2分,生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分,蔓荊子3分,連翹3分,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3分,當歸的功效與作用身3分,紅葵花3分,人參的功效與作用3分,黃耆5分,酒黃芩的功效與作用5分,防風的功效與作用5分,
-
革六
【別名】五十四號夬象方【處方】桑寄生、紅花的功效與作用、香附的功效與作用、益母草的功效與作用、荊芥、細辛、蔔子、神曲。【功能主治】胎前痧。【用法用量】水煎,沖砂仁末,微冷服。【臨床應用】胎前痧:逍方亭內室,懷娠6月,寒熱交作,煩悶不安,左
2017-03-05 11 -
固胎飲
《醫林繩墨大全》卷九:固胎飲【處方】白術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 熟地各6克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條芩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砂仁 紫蘇各0.6克 生薑的功效與作用2片【功能主治】治胎氣不
-
肝膽兩益湯
【處方】白芍的功效與作用1兩,遠志的功效與作用5錢,炒棗的功效與作用仁1兩。【功能主治】膽氣怯,夜不能寐,睡臥反側,輾轉不安,或少睡而即驚醒,或再睡而恍如捉拿。【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論述】此方白芍入膽,佐以遠志、棗仁者,似乎入心而不入
-
骨汁煮索餅方
【別名】骨汁煮餅【處方】大羊尾骨1條(水5大盞,煮取汁2盞5分),蔥白7莖(去須,切),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荊芥1握,面3兩,羊肉4兩(細切)。【功能主治】虛損羸瘦,下焦久冷,眼昏耳聾。【用法用量】骨汁煮餅(《醫統》卷八十七)
-
鬼臼漿
【處方】鬼臼葉1把。【制法】上細銼,以苦酒漬之,搗絞取汁1升。【功能主治】射工中人,寒熱。【用法用量】頓服,每日3次。【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四九
-
膈氣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膈氣散【處方】肉豆蔻仁、木香、乾薑、厚樸的功效與作用(去粗皮.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汁制.炒)、青皮(去白)、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各五兩。三棱(炮)、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莪術(炮)、肉桂的功效與作用(去粗皮)、陳皮的功效
2017-03-05 10 -
桂香湯
《醫鈔類編》卷十七:桂香湯【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川芎的功效與作用、桂心。【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產後腹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4-5錢,水、酒同煎服。【摘錄】《醫鈔類編》卷十七《聖濟總錄》卷一○○:桂香湯【處方】桂(去粗皮)1兩
2017-03-05 11 -
幹葛黃芩黃連湯
【處方】幹葛、黃芩的功效與作用、黃連的功效與作用。【功能主治】桂枝湯症,僅用承氣誤下,表未解,喘而汗出,協熱下利不止,病在陽明、下焦,脈促。【摘錄】《傷寒大白》卷二
2017-03-05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