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皮湯
【處方】敗鼓皮3分(炙令黃,銼),苦參的功效與作用1兩(銼),蘘荷根1兩。【制法】上為粗散。【功能主治】小兒中蠱毒。腹內如石,面目青黃,小便淋瀝,變易無常。【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3分,去滓溫服,1日3-4次。【摘錄】方出《
2017-03-05 10 -
幹嗽補肺膏
【處方】生地1千克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60克 生薑的功效與作用 白蜜各120克【功能主治】治肺中津液不足,幹嗽。【用法用量】上藥搗為泥,飯上蒸五七度,每於五更挑3匙咽下。【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一
2017-03-05 10 -
桂花散
【處方】香附的功效與作用5兩(炒赤,去毛),蓬術(醋的功效與作用煮,焙乾)3兩,良薑3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3兩,桂花1兩。【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脾積氣痛。【用法用量】每服2錢,鹽1點,食前沸湯熱調服。【摘錄】《直指》卷六
-
崗梅湯
【處方】崗梅40克,金錢風10克,山芝麻15克,土牛膝30克,毛冬青30克。【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風熱邪毒。【用法用量】水煎服,待涼後含服。【摘錄】陳培方
2017-03-05 40 -
槁本湯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槁本湯【別名】槁蒼湯(《醫學入門》卷七)。【處方】槁本150克 蒼術30克【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治大實心痛,大便已利者。【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溫服。【摘錄】《素問病機氣
-
鉤藤丸
《育嬰秘訣》卷二:鉤藤丸【處方】鉤藤5分,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5分,天麻的功效與作用2分半,防風的功效與作用2分半,朱砂(水飛)2分半,蟬退2分半,羌活2分半,獨活2分半,青皮2分半,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2分半。【功能主治】小兒驚風內釣。【用
2017-03-05 40 -
桂紅丸
【處方】官桂1兩,紅花的功效與作用1兩,桃仁的功效與作用1兩,當歸的功效與作用梢1兩,阿魏1兩,廣木香1兩5錢,白豆寇、蓬術、血見愁、穿山甲1兩2錢。【制法】上為末,醋的功效與作用打米糊為丸。【功能主治】血瘕,血痞。【用法用量】方中白豆蔻
2017-03-05 12 -
幹眼藥
【處方】制甘石4兩,荸薺粉4兩,冰片8錢。【制法】各取淨末,共研至極細為度,約成粉8兩6錢。【功能主治】退赤止淚。主目赤昏糊,怕光流淚。【用法用量】每日2次至3次,點於大眼角內。【摘錄】《中藥成方配本》
-
桂苓飲
【處方】豬苓、澤瀉的功效與作用、桂枝、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白術、知母、黃柏、山梔、蕨葉。【功能主治】傷寒初病,無熱譫語,煩躁不安,精彩不與人相當,此因熱結膀胱,名曰如狂。【用法用量】水2鐘,加生薑的功效與作用3片,煎至1鐘,再加滑石末1錢,
2017-03-05 18 -
葛連丸
【別名】葛黃丸、葛花丸【處方】葛花4兩,黃連的功效與作用4兩。【制法】上為末,用大黃末熬膏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飲酒過多,熱蘊胸膈,以致吐、衄。時令酷暑,上焦積熱,忽然吐血垂死者。【用法用量】葛黃丸(《古今醫鑒》卷四)、葛花丸(《
-
疳症仙丹
【處方】雄黃3錢,麝香的功效與作用5分,膽星2錢,全蠍(炙,炒,去足)1錢,僵蠶(炒)1錢,朱砂(水飛,為衣)2錢,巴豆的功效與作用(去油)5錢。【制法】上為末,神曲糊為丸,如菜子大。【功能主治】小兒肚大,黃瘦,腹痛,蟲積。【用法用量】每
-
桂枝防風湯
《幼幼集成》卷二:桂枝防風湯【處方】嫩桂枝4.5克 杭白芍的功效與作用6克 北防風的功效與作用4.5克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克【功能主治】治嬰幼兒傷寒初起,惡寒發熱,體重面黃,或面白喘急,口中氣熱,呵欠煩悶。【用法用量】上作一劑。加老生薑
2017-03-05 15 -
瓜蔞實丸
《重訂嚴氏濟生方》:瓜蔞實丸【處方】瓜蔞實(別研)枳殼(去瓤,麩炒)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湯泡七次)桔梗(炒)各30克【制法】上為細末,薑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胸痞,胸痛徹背,喘急妨悶。【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後用淡姜湯送下
2017-03-05 18 -
穿山甲散
《古今醫統》卷八十三:穿山甲散【處方】穿山甲(灰炒燥)鱉甲(醋的功效與作用炙)赤芍的功效與作用藥 大黃(炒)幹漆(炒令煙盡)桂心各30克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芫花(醋炒)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 麝香的功效與作用0.3克【制法】上藥共為細末
2017-03-05 26 -
炊餅丸
【處方】鱉甲、龜板的功效與作用、側柏葉的功效與作用、半夏的功效與作用、瓜蔞仁、黃連的功效與作用、黃柏。【制法】炊餅為丸。【功能主治】退實熱虛勞濕痰。主積痰。【摘錄】《不居集》下集卷八
2017-03-05 10 -
吹喉藥
《串雅內編》卷一:吹喉藥【處方】白礬3錢,巴豆的功效與作用5粒(去殼)。【制法】用鐵杓將礬化開,投豆在內,俟礬幹,取出巴豆,將礬收貯。【功能主治】急纏喉風,乳蛾,喉痹。【用法用量】遇喉痛者,以蘆管吹之。【摘錄】《串雅內編》卷一《瘍醫大全》
2017-03-05 14 -
菖蒲導赤散
【處方】石菖蒲、黃連的功效與作用、生地、木通、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梢、竹葉、燈心。【功能主治】傷寒傳熱內侵心包,煩渴昏沉,小便不利。【摘錄】《醫級》卷七
-
參歸升麻湯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去蘆)、當歸的功效與作用、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赤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豬苓、澤瀉的功效與作用、山梔、枳殼(去瓤)、牛膝(去蘆,酒洗)、黃柏(酒,炒)、知母(酒炒)各等分,升麻少許,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減半。【制法
-
赤頭散
【處方】南星2兩,赤小豆3兩。【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血邪攻沖,肝臟不足,為風熱相爭,左右來往,左右目互相赤紅。【用法用量】淨水調敷眼眶,並太陽二穴;如幹,以水潤之。服蠶紙丸,芍藥湯。【摘錄】《異授眼科》
-
赤小豆粥
《本草綱目》卷二十五:赤小豆粥【處方】赤小豆、粳米的功效與作用。【功能主治】利小便,消水腫腳氣,辟邪癘。主【用法用量】煮粥服。【摘錄】《本草綱目》卷二十五《朱氏集驗方》卷四:赤小豆粥【處方】赤小豆(炒,倍加)、樟柳頭(細切片)、黃丫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