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妙散
【處方】玄參4.5克 丹參9克 沙參12克 茯神6克 柏仁6克 麥冬4.5克(朱砂拌)桔梗3克 貝母6克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9克 夜合花6克 淡竹葉10張 燈心100釐米【功能主治】養陰清心,化痰止咳。治心陰不足,咳嗽痰少,心煩,夜不成寐。
2017-02-18 11 -
消暑圓
【處方】半夏的功效與作用(醋的功效與作用五升煮幹)、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各半斤。【炮製】上細末,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汁作薄糊為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傷暑,發熱頭疼。中暑為患,藥下即蘇,傷暑發熱頭疼,用之尤
2017-02-18 12 -
消瘤二反膏
【處方】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大戟 芫花 甘遂【功能主治】治癭瘤,瘰鬁,結核。【用法用量】先用甘草煎濃膏,筆蘸塗瘤四圍,待幹再塗,凡三次。次以大戟、芫花、甘遂等分為末,以醋的功效與作用調,另用筆蘸藥塗其中,不得近著甘草處。次日則縮小些,又以甘
2017-02-18 43 -
杏仁粥
【處方】杏仁的功效與作用15克 白米50克【制法】將杏仁去皮、尖,水研濾汁,同白米煮粥食用。【功能主治】可供早晚餐,溫熱服。【用法用量】將杏仁去皮、尖,水研濾汁,同白米煮粥食用。【摘錄】《食醫心鏡》
2017-02-18 13 -
芎芷散
《仁齋直指》卷十九:芎芷散【處方】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白芷 荊芥穗 軟石膏各等分【制法】上藥為末。【功能主治】治風邪上壅,頭脹頭痛。【用法用量】每服3克,食後沸湯調下。【摘錄】《仁齋直指》卷十九《仁齋直指》卷二十一:芎芷散【別名】芷芎散(《
2017-02-18 25 -
小降氣湯
【處方】家紫蘇 台烏藥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各6克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5克【功能主治】治痰涎濕濁,壅滯胸中,氣機不暢,胸膈痞悶者。【用法用量】上藥用水300毫升,加生薑的功效與作用3片,棗的功效與作用一枚,煎取210毫升
-
雄鼠散
【處方】活雄鼠1只【制法】上用鐵線縛繞,陰陽瓦煆存性,研為細末。【功能主治】治破傷風,邪在表,寒熱拘急,口噤咬牙。【用法用量】用熱黃酒的功效與作用送下。【摘錄】《醫宗金鑒》卷七十五
2017-02-18 11 -
小兒縮尿糖漿
【處方】桑螵蛸10個 山萸肉 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 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覆盆子各15克 紅糖的功效與作用100克【制法】將上述各葉加水500克,煎2次,取汁400克,加紅糖溶化裝瓶。【功能主治】補腎澀精縮尿。適用于小兒遺尿;對成人遺精也有效。
2017-02-18 13 -
香樸飲子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去蘆)、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紫蘇、澤瀉的功效與作用、香薷、半夏的功效與作用麹、白扁豆、烏梅的功效與作用肉、木瓜的功效與作用、厚樸的功效與作用(薑制),各二錢。【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兒伏熱吐
2017-02-18 10 -
新定拯陽理勞湯
【別名】拯陽湯(《證治匯補》卷二)、救陽理癆湯(《馮氏綿囊)卷一)。【處方】黃耆(酒炒)6克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去聲)6克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2.1克(去皮)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酒炒)4.5克 白術3克(土炒)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5克(酒炒)
2017-02-18 23 -
消風百解散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消風百解散【處方】荊芥、白芷、陳皮的功效與作用、麻黃(去根節)、蒼術,各二錢。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一錢。【功能主治】治四時傷寒,頭疼發熱及寒壅咳嗽,鼻塞聲重。【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生薑的功效與作用三片,
2017-02-18 17 -
熊膽膏
《聖濟總錄》卷一三二:熊膽膏【處方】熊膽(研)3克 膩粉3.5克 雄黃(研)麝香的功效與作用(研)各1.5克 檳榔末0.3克【制法】上五味,研勻,於臘日用豶豬膽1個取汁和藥,再將藥裝入膽囊內,用綿繩系定,揉勻,以松明黑煙熏令遍黑,掛于陰處
2017-02-18 29 -
消暑丸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消暑丸【處方】半夏的功效與作用(醋的功效與作用煮.一斤)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生用.半斤)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半斤)【炮製】上為細末,用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伏暑引飲,脾胃不和
2017-02-18 22 -
尋痛丸
【處方】草烏(去皮、尖,生用)乳香(火熨)沒藥(火熨)五靈脂各90克 生麝香的功效與作用少許【制法】上藥為末,酒糊丸,如指頭大,朱砂15克,研末為衣。【功能主治】行氣止痛,活血散瘀。治跌打損傷,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的功效與
2017-02-18 12 -
雄黃解毒丸
【處方】雞冠雄黃(飛)真郁金 壯大黃各6克 巴豆的功效與作用霜3克【制法】上藥共研勻,水糊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治小兒瘡毒入腹,腹脹,大小便不通,或喘,或作搐者。【用法用量】每服1~2丸,用茶的功效與作用清送下。【摘錄】《幼科發揮》卷二
2017-02-18 18 -
薤白湯
【處方】豉250克(綿裹)薤白30克 梔子10克(大者,擘破)【制法】上藥銼如麻豆大。【功能主治】治傷寒,熱毒內蘊,下利色赤,狀如爛肉汁,腹痛。【用法用量】以水1.25升,先煎梔子十沸,下薤白,煎至1升,再下豉,煎取700毫升,去滓,每服
2017-02-18 12 -
小分清飲
【處方】茯苓的功效與作用6~9克 澤瀉的功效與作用6~9克 薏仁6克 豬苓6~9克 枳殼3克 厚樸的功效與作用3克【功能主治】治小便不利,濕滯腫脹,不能受補者。【用法用量】上藥用水230毫升,煮取180毫升,空腹時服。【摘錄】《景嶽全書》
-
芎辛導痰湯
【處方】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細辛 南星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去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各4.5克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6克 枳實(麩炒)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各3克【功能主治】治痰厥頭痛。【用法用量】上藥用水400毫升,加生薑的功效與作用7片,煎至200毫
2017-02-18 36 -
消風玉容散
【處方】綠豆的功效與作用面90克 白菊花的功效與作用 白附子 白芷各30克 熬白食鹽15克【制法】共研細末,加冰片105克,再研勻收貯。【功能主治】疏風清熱。治肺胃風熱上升,面上生風癬,初如痞喑,或漸成細瘡,時作痛癢。【用法用量】每日洗面
2017-02-18 25 -
香葛湯
《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張渙:香葛湯【處方】藿香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各15克 丁香 幹葛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各30克【功能主治】治嘔吐後,津液耗傷,口渴甚者。【用法用量】上為湯劑。另以麝香的功效與作用1克,研服0.5~
2017-02-18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