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脅肋疽
【脅肋疽】疽生於脅肋部的,叫“脅肋疽”,生於脅部腋下的,叫“淵疽”,統稱“脅肋疽”。因正氣虛弱,肝氣鬱滯,痰火壅阻於肝膽二經所致。多見於有結核病變的青年患者,以男性為多。初發於肌肉深部,脅肋間漫腫隱痛,皮色不變,不紅不熱,約經三、四個月後
-
鏽球風
【鏽球風】陰囊皮膚搔癢潰爛的一類病症。多由肝經濕熱下注所致。陰囊皮膚上發生紅斑,丘疹,水庖,糜爛,結痂,皮膚增厚或脫屑等,常伴有搔癢或灼痛。重證可使陰囊皮屑大部剝脫,稱為“脫囊”。類於濕疹,皮炎或核黃素缺乏症等病。
2017-03-08 37 -
懸癰
【懸癰】指生於會陰部位的癰,又名“海底癰”。多因情志鬱結,三陰虧損,濕熱壅滯而發。此處組織疏鬆,又容易污染,所以不易癒合而形成瘡漏。指生於上顎部位的癰,如紫色葡萄,舌難伸縮,口難開合,鼻內出血,時發寒熱。多因風熱內結,胃火上升所致。
-
血瘤
【血瘤】瘤的一種。呈半球形或扁平狀隆起。邊緣明顯,質軟如綿,或軟硬間雜,表面色紅或紫紅色,也有膚色如常者,壓之可暫時縮小或退色,擦破則出血難止。《外科正宗》:「心主血,暴急太甚,火旺逼血沸騰,複被外邪所搏而腫曰血瘤」;又「血瘤者,微紫微紅
-
血痣
【血痣】因膚表或粘膜局部毛細血管持續擴張而致的皮膚病變,呈紅色或棕色、青色,壓之不退,大小不一,多數高出皮面,表面光滑,觸破即流血。本病多為先天性,也可發生任何年齡。一般不變,也可略為增大,無自覺不適。
-
牙疔(穿牙疔)
【牙疔(穿牙疔)】疔瘡疾患之一。以疔生在牙齦處,故名。因其入牙齦,故又稱“穿牙汀”。是由胃腎二經郁火成毒所致。病變可及腮頰部,甚則伴有寒熱等全身症狀。參見“疔瘡”條。
2017-03-08 36 -
岩
【岩】與“癌”通。本症初起狀如結核,以後堅硬如石而不痛,一般於幾年後才潰爛,流血水而無膿,疼痛徹心,患處翻花,較久則有少量膿液蔓延瘡面,發生惡臭。因瘡面高低不平如岩石,故名。
-
沿肛痔
【沿肛痔】沿肛門外皮膚上突出小肉,由梅毒傳染兼因濕熱下注而成。肛周皮膚隆起扁平疙瘩,呈乳白色或灰白色,滲出臭穢粘液,時有搔癢或刺痛,嚴重的可延及會陰,或發現同樣症狀於口腔咽喉等處。
-
夭疽、銳毒
【夭疽、銳毒】癰疽生於頸項耳後乳突後的部位,左名“夭疽”,右名“銳毒”。均屬足少陽膽經的病,是由膽經鬱火凝結所致。因該處肌肉甚少,又近於頭部,火毒容易擴散,若治療延誤,可發生多種兇險的症狀。初起時狀如黍粒,漸腫如瓜,堅硬平塌,皮色紫暗,疼
2017-03-08 15 -
腋癰
【腋癰】指癰之發於腋窩內者,又稱“夾肢癰”,屬陽證。多因肝脾血熱或心與心包兩經風熱所致。其症初起突然紅腫疼痛,腫處堅硬難消,伴有寒熱,如已變軟則已成膿。如初起皮色不變,漫腫堅硬,腫勢緩慢,疼痛較輕,僅有微紅,很久才化膿潰破的,稱為“腋疽”
-
疫疔
【疫疔】疔瘡疾患之一。感染疫死的畜毒,阻於肌膚,以致血凝毒滯而成,多見於畜牧業,屠宰或皮毛制革業及其它接觸者。有傳染性,接觸後約一至三天發病,好發於頭、頸、手臂等暴露部位。局部變化似牛痘。先現疤疹,繼即出血壞死,形成黑色焦痂、不痛、不化膿
-
癭
【癭】又叫“癭氣”,俗稱大脖子,屬甲狀腺腫大的一類疾病,多因為鬱怒憂思過度,肝失調達,痰氣凝結於頸部,或與生活地區及飲水有關。根據其形狀和性質的不同,分為“肉癭”,“筋癭”,“血癭”,“氣癭”,“屬癭”等五種,參見各條。
-
疣
【疣】生長於體表的一種贅生物。又稱“贅疣”,俗稱“千日瘡”,“瘊子”,“飯蕊”等。本病多發生於手背,手指或頭面部,患部贅生物初起小如黍米,大如黃豆,突出表面,其表面粗糙,狀如花蕊,灰白或汙黃色。疣的數目多少無定,一般無自覺症狀,用力壓按時
-
遊風
【遊風】又名“赤遊風”或“赤遊丹”。是一種急性的以皮膚表現為主的風證。多見於小兒,多發於口唇,眼瞼,耳垂或胸腹,背部,手背等處,常急驟發作,消退亦快,遊走無定。患處皮膚起紅暈,並浮腫形如雲片,灼熱搔癢。狀若風疹塊,但更為腫大。可伴有發熱或
2017-03-08 62 -
瘀血流注
【瘀血流注】“流注”病症之一。由跌僕損傷,或產後瘀血停滯,與濕毒相搏而成。好發於四肢內側。患部四周腫脹,按之堅硬疼痛,蔓延範圍甚廣,腿窩,腹股溝或腋部常起核。全身可有惡寒,發熱,周身骨痛等症。約一周後成膿,膿淨收口而愈。也可因氣血不足,經
-
圓癬
【圓癬】又名“金錢癬”。以其形圓,狀如錢幣,故名。多由濕熱襲於肌膚或因接觸傳染而致。多發於軀幹,腹部及股內側,亦有生於頸面等部位。病損如錢幣狀(其形小者,又名“筆管癬”)紅斑,其中央常自愈消退,周圍邊緣清楚而可見丘疹、水庖,膿庖、結痂,鱗
-
脂瘤
【脂瘤】瘤的一種。又名“渣瘤”或“粉瘤”。多因痰凝氣結而生。常發於頭面,項背,臀部等處,小的似豆,大的如難蛋,生長緩慢,軟而不硬,皮色淡紅,推之可移動,頂瑞常有稍帶黑色的小口,可擠壓出有臭味的豆腐渣狀物質。現在稱為粉瘤。
2017-03-08 11 -
指疔
【指疔】疔瘡疾患之一。是生在手指上的疔瘡的總稱。以其部位不同,名稱亦異。如生在手指頭的叫“蛇頭疔”;生於指甲兩旁,形如蛇眼的,叫“蛇眼疔”;長在指甲根後面的,叫“蛇背疔”;長在手指中節的,叫“蛀節疔”;生而指中節掌面,腫脹如魚腹,色赤疼痛
-
紫白瘢風
【紫白瘢風】本症俗名“汗斑”。多由臟腑積熱,複感風濕,侵入毛孔,使氣血凝滯,毛竅閉塞而發。多生於胸,背,面,項等部位,為紫色或白色的斑點,斑點可以很快擴展,甚至蔓延成片,遍及全身。初病不痛不癢,病程稍久,斑點部位有癢感。
2017-03-08 13 -
足踝疽
【足踝疽】疽發於踝關節部,故名。多因三陰虧損,脾經寒濕下注,血濇氣阻;或因踝部先有瘡毒或外傷,餘毒留於關節,局部經絡氣血凝滯而發,以先起於內踝者為多見,常初病即有寒熱往來,踝部紅腫熱痛,疼痛程度逐漸加重,關節線上有明顯壓痛(如為陰證,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