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熟地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熟地的副作用,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熟地黃味甘微溫質潤,有補精益髓之功。據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熟地黃中含有穀甾醇、甘露醇、梓醇、地黃素、糖類、甙類及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熟地黃具有抑制脂質過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作用,並能降血壓、降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等。地黃可以明顯促進骨髓造血幹細胞的增殖與分化,有明顯的補血作用。
熟地味甘微溫質潤,既補血滋陰,又能補精益髓。如熟地配以當歸、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療血虛症的“四物湯”。熟地配白芍能養肝,配柏子仁養心,配龍眼能養脾,配麻黃則通血脈。脾胃氣滯,痰濕內阻的脘腹脹滿,食少便溏者忌服。藥用時可煎服,10~30g。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髮早白。
【熟地的功效】熟地始見於《神農本草經》,臨床使用有鮮、生、熟三種。均有養陰生津之功,而治陰虛津虧諸證。鮮地黃甘苦大寒,滋陰之力雖弱,但長於清熱涼血,瀉火除煩,多用於血熱邪盛,陰虛津虧證;生(幹)地黃甘寒質潤涼血之力稍遜但長於養心腎之陰,故血熱陰傷及陰虛發熱者宜之;熟地黃性味甘溫,入肝腎而功專養血滋陰,填精益髓,凡真陰不足,精髓虧虛者,皆可用之。
【熟地的作用】本品性質粘膩,較生地黃更甚,有礙消化,凡氣滯痰多、脘腹脹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與陳皮、炒仁等同用,防止粘膩礙胃。
【熟地的禁忌】熟地所含的地黃多糖b參與維持機體穩定和具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並能誘導體內的免疫細胞增殖,增強其對腫瘤細胞的殺傷能力。熟地黃還有調節激素代謝、降血糖、抗衰老及鎮靜、利尿等作用。雖然熟地黃營養豐富,但因熟地黃性質粘膩,有礙消化,凡脾胃虛弱、氣滯痰多,脘腹脹滿及食少便溏者忌服。而且在服用時蘿蔔、蔥白、韭白、薤白均不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