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如何用中醫治療腸炎 治慢性結腸炎的藥方

我們在生活中時常總會出現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症狀,這就就表示腸胃功能已經受到威脅,會導致腸炎,慢性腸炎,慢性結腸炎各種疾病產生,嚴重損害了我們的身體健康。

為了預防腸炎等疾病侵蝕我們的腸胃,除了在飲食,日常保健方面注意外,也可從中醫角度出發,可以服用一些適合自己體質的中醫藥方。

①淮山藥方

配方:淮山藥30克,穀芽15克,炮乾薑10克,黃連6克,白芍12克,地榆炭18克,合歡皮20克,烏藥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腹痛,腹瀉,腸鳴,裡急後重,大便挾有粘液,便後腹痛消失等症。

②赤石脂湯

藥材:附子9克,黃芪9克,當歸9克,桔梗9克,石榴皮9克,川楝子9克,肉桂3克,黃連3克,炮薑6克,訶子6克,赤石脂30克,肉豆蔻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有溫陽益氣,澀腸止瀉之功效。主治于肝腎陽氣虛弱,運化失職。

③烏梅藥方

藥材:烏梅12~15克,敗醬草12克,黃連4.5~6克,木香(後下)9克,當歸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實10克,太子參12克,炒白術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功效:清熱化濕,調氣行血,健脾抑肝。

主治: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長期腹瀉,大便粘滯或帶膿血,腹痛墜脹,或裡急後重,脘腹痞悶,納少乏力,面色黃白,舌質暗滯,苔膩,脈弦緩滑。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二次服。

烏梅用50%醋浸一宿,去枝打爛,和余藥按原方比例配勻,烘乾研未裝入膠囊。每服生藥1.5克,每日2~3次,空腹溫開水送下。

④白芨粥配方

配方:白芨10克,大米100克。

將白芨洗淨,切成2釐米見方的小塊;大米淘洗乾淨。

將大米,白芨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30分鐘即成。每日1次,每回吃粥100克。

此方養胃,止血,消腫,對大腸潰瘍便血病人尤佳。

⑤仙鶴草桔梗

藥方:仙鶴草30克,桔梗6克,烏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術9克,廣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檳榔10.2克,甘草4克。

功能主治:補脾斂陰,清化濕熱。主治久瀉,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結腸炎,經常泄瀉,時輕時劇,時作時休,作則腹痛,腹脹,大便溏薄,夾有粘液,間見少許膿血,反復發作,久治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以上就是一些治療慢性結腸炎的中醫藥方。為了自己的健康,必須謹慎注意生活中的不良習慣;或採取一些有效的中醫治療方法;如果出現特別嚴重的情況需要送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