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立冬後如何養生 飲食起居鍛煉情志四不誤

立冬後就意味著秋高氣爽的天氣已漸漸遠去,冬季正在悄悄地來臨。立冬後的養生很重要,這會讓你健康、溫暖的度過寒冷的冬季,那麼立冬後如何養生?飲食、起居、鍛煉、情志四方面都不能誤。

1、飲食:以滋陰潤燥為主

俗語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在冬季調養中尤為重要。入冬後的飲食可以適當厚重,食材以滋陰為主。

中醫四時養生的基本原則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因為秋冬陽氣潛藏,陰精蓄積,順應這個趨勢養陰,效果要比其他時候要好。好比一株乾渴的鮮花,春夏養陰猶如中午澆花,澆下去的水分會被蒸發掉一大半,而秋冬養陰就如同傍晚澆花,同樣多的水分不但不會被蒸發,還可兼得晨露的滋養。

水為陰氣之源。因此,冬季宜多喝溫水,養陰的同時還可以潤燥。此外,還可酌情選擇沙參、玉竹、百合、無花果、銀耳、枸杞、甲魚、羅漢果等養陰的食物煲湯或燉煮。

2、起居:早睡晚起晨練推遲

在生活起居方面,建議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睡個懶覺也是可以的,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年輕人要避免夜生活豐富,睡覺過晚。

冬季晨練時間可以適當推遲,“見太陽才運動”。太陽出來以後氣溫升高,空氣品質也會變好,戶外活動應選擇在上午9時半以後到下午4時之前進行最為適宜。出汗過多既損傷人體之“陰”,又耗心陽,因此,在冬季鍛煉身體,要防止運動過度,避免大汗淋漓,以身體微熱為度。

3、鍛煉:曬著太陽去運動

冬季的日出之前,天氣是非常寒冷的,此時外出鍛煉,極易患傷風感冒,也易引發關節疼痛、胃痛等病症;身體的外露部位,如手部、臉部(尤其是雙耳)也易受凍。一般待太陽出來半個小時後,晨寒就開始緩解。所以,冬季晨練務必“趕遲不趕早”,最好將晨練與曬太陽結合起來。

做做立冬導引功,每日清晨取盤坐式,兩手按膝。吸氣時,頭頸向右後側扭轉,目視右後側,右手順勢挽左肘向上以助勢;稍停後呼氣,同時頭頸回轉,右手回落右膝。再吸氣時,頭頸向左後側扭轉,目視左後側,左手順勢挽右肘向上。左右交替各3~5次。然後深呼吸、叩齒、咽津各2~3次。可防治虛勞邪毒、腰痛不可俯仰、咽幹、面部脫色無澤、胸脅脹滿、嘔吐、寒滯頭痛、頰腫、肝逆面青、目赤腫痛、眩暈、聽力減退等。

4、情志:恬淡安靜暢快心情

從“立冬”開始一直到“立春”都叫“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雖然一些南方地區還不冷,但還是要順應自然的變化,入冬以後起居調養都應該以“養藏”為主。

情志方面,中醫講究入冬後,情志要恬淡安靜、寡欲少求,這樣可以使得神氣內收,利於養藏。冬季萬物凋零,常會使人觸景生情、鬱鬱寡歡,改變這種不良情緒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參加娛樂活動,如跳舞、弈棋、畫畫、練書法、欣賞音樂等,這樣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緒,振奮精神。

注意事項

1、注意科學進補

冬天是一個進補的季節,尤其是要多補一補我們的腎。說到進補,很多朋友會選擇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雞鴨等等。但是,請朋友們注意,這些高熱量的肉類並非適合所有人,這些食物比較適合於年輕力壯的青年和成長中的兒童,對於老年人就不太適合了。

老年人如果過量的食用上述食物,很容易導致上火、燥熱等症狀。因此,冬季進補一定要科學進補。對於不同體質的人,應該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補。比如,氣虛的人進補就需要補氣,可以多吃紅棗和山藥等食物。而陰虛的人進補就需要補陰,可以多吃銀耳、梨等食物。那麼,陽虛的人進補就需要補陽了,可以多吃一些羊肉、狗肉等食物。

2、注意多喝水

多喝水是一個非常好的生活習慣,尤其是在冬季,在這個乾燥的季節中,多喝水尤為重要。我們雖然在冬天出汗比較少,但是每天通過我們的皮膚毛孔也會蒸發掉大量的水分,因此,為了保證我們正常的身體機能,為了保護我們的身體,我們應該注意多喝水。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立冬後的飲食、起居、鍛煉和情志四個方面的養生方法,相信大家在立冬後結合這四個方面好好去調養,一定會度過一個健康溫暖的冬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