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嬰兒腹瀉家長很煩惱 飲食治療最安全

在對嬰兒進行照看的過程中,許多家長對於嬰兒身上出現的問題也是應當有所瞭解,並且掌握一定的處理措施的,而嬰兒腹瀉的飲食需求,自然也應當成為家長需要重點瞭解的事宜,為此,本文接下來就為大家就嬰兒腹瀉的飲食進行介紹。

1、山楂白糖水:

[原料]生山楂6~9 g,熟山楂3~6 g,白糖適量。

[制法]先用清水洗淨生、熟山楂,然後一起放入鍋內煮水,煮好後加入適量白糖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消除油膩,並能消炎、斂腸,去除食積、肉積。適宜傷食瀉。

[服法]1劑/d,代茶飲用。

2、胡椒砂仁燉豬肚:

[原料]胡椒10~15 g,砂仁3~5 g,豬肚1/2~1個,生薑5~10 g,大棗5~6枚,食鹽適量。

[制法]將胡椒、砂仁研為細末;生薑洗淨切絲;大棗去核;豬肚洗淨,將諸藥納入豬肚中,放進沙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燉至豬肚熟後,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溫中健脾。適宜脾胃虛寒腹瀉。

[服法]1~2劑/周。連服10~15劑。

3、白頭翁飲:

[原料]白頭翁5~10 g,薏苡仁15~30 g,糯米50~100 g,冰糖少許。

[制法]先將白頭翁水煎取汁備用。將薏苡仁、糯米一同放進沙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共煮為粥,粥將好時加入已煎好的白頭翁藥汁,煮至粥稠為度,加入少量冰糖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清熱剁濕止瀉。適宜濕熱型小兒腹瀉。

[服法]1劑/d,分3次服,連服3~5日。

4、山藥蓮子粥:

[原料]鮮生山藥15~130 g,蓮子10 g,大棗3~5枚,糯米50~100 g。

[制法]先將鮮生山藥洗淨,放入沙鍋內飛水1次,然後取出切碎片備用。蓮子、糯米分別用清水洗淨。大棗用清水洗淨,並剝去內核。然後將已備好的粥料一同放入沙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武火,後用文火煮粥,煮至山藥、蓮肉軟爛,粥稠糜為度,待溫服食。

[功效]健脾益胃,暖中實便。適宜脾腎陽虛瀉。

[服法]1劑/d,分3次服,待溫食用。

5、芡實百合粥:

[原料]芡實15~30 g,百合15~30 g,酸石榴皮6~9 g,大米50~100 g,食鹽少許。

[制法]先將芡實、百合用清水略浸;大米用清水洗淨,備用。酸石榴皮用清水洗淨,放進沙鍋內,加入清水150 mL,煎取藥汁約50 mL備用。然後將已準備好的芡實、百合,大米一同放進沙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粥,粥將好時加入已煎好的酸石榴皮藥汁,煮至粥稠為度,加入少量食鹽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健脾益肺,收澀止瀉。適宜脾虛瀉。

[服法]1劑/d,分3次服。

6、熟蘋果泥:

[原料]新鮮蘋果1個(約150 g)。

[制法]先用清水洗淨蘋果,用刀削去蘋果外皮及內核,將蘋果肉切成薄片,放入碗內加蓋,置鍋中隔水燉熟,然後用湯匙搗成泥狀即可。

[功效]健脾生津,澀腸止瀉。適宜脾虛瀉。

[服法]早、晚各1次,溫熱服。

7、小麥紅棗粥:

[原料]小麥15~30 g,大棗5~10枚,糯米50~100 g。

[制法]先將小麥洗淨,水煎取汁;糯米、大棗分別用清水洗淨,並將紅棗剝去內核。然後將已備好的粥料一同放入沙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武火,後用文火煮粥,煮至粥稠糜為度,待溫服食

[功效]健脾益胃,暖中實便。適宜脾胃虛寒型小兒腹瀉。

[服法]1劑/d,分2次服。連服3~5日。

以上七種方法便是教給大家的嬰兒在出現腹瀉後的飲食安排事宜,對於家長來說,嬰兒出現腹瀉後是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的,而採用上文所述的七種食療方法,則可以幫助嬰兒儘早的擺脫腹瀉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