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艾灸如何調養脾胃

中醫養生最重視節氣灸,節氣灸主要是順應天時。而艾灸對於脾胃不好的人有很大的幫助。現在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每天食欲不振,精神不好的,總感覺自己身心疲憊。那麼此時艾灸可扶助正氣,激發機體潛在的順應及應變能力,有助於防病和保健。

夏季養生注意調養脾胃

中醫認為養生最主要是講究天人相應和順應自然,所以中醫講究四季養生,五臟對應五時,即“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四季養脾胃”。從夏季的角度來說,不僅要顧及心陰的養護,更要注意調養脾胃,這是因為:

第一,從季節特點來講,大家都知道夏季炎熱,但還有一個被人忽視的點,就是濕。夏天的雨水較多,一下雨,水分就蒸發彌散到空氣中,使人覺得悶熱,出現喘不過氣、吃東西沒食欲等表現,這可能就是濕傷脾胃所致。而另一方面,悶熱、潮濕的天氣,很多食物容易腐敗變質產生毒素;細菌等也容易繁殖生長,所以夏季腹瀉等疾病非常常見。這些就是中醫說的“外邪侵入”。

編輯推薦

脾胃虛拉肚子艾灸灸哪裡 盤點艾灸後出現的各種症狀

左邊半身麻艾灸那些穴位 手臂麻木針灸什麼穴位

艾灸治療腰疼病有效果嗎

第二,夏天暑濕困脾,導致人的脾胃功能相對於其他季節就較弱,如果脾胃功能障礙就不能很好地運化水濕,造成“內濕”停滯,進一步影響脾胃的功能。

第三,“脾胃傷則百病由生”,所以體質較差的人或有其他慢性病的病人尤其需要注意保護脾胃,比如像有心腦血管等疾病的在夏季容易發生意外。

中醫的脾胃其實泛指人體整個消化系統,《黃帝內經》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四肢百骸,五臟六腑,都需要脾胃化生的飲食水穀精微來營養。反過來說,脾胃傷則百病生,很多疾病,比如臉上長痘,或者消化不良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脾胃出了問題。

實際上,如果脾胃運化不好,除了無法吸收食物中的營養,還會產生內濕。中醫認為,濕若不及時祛除就有可能發生變化,寒化變寒濕,熱化變濕熱,以濕熱為例,濕在人體久留不除就會化熱,因此,濕與熱同時存在是很常見的。一般濕熱分為兩類,熱重於濕或濕重於熱。熱重於濕,熱象更明顯,表現出舌苔黃膩、口幹口苦口黏、小便黃,甚至也可出現牙齦腫痛、大便乾燥等症狀,治療上以清熱為主;濕重於熱,濕象更明顯一些,有頭重腳輕、口苦口黏等表現。臨床上,還需要通過中醫望聞問切對脾胃功能進行綜合判斷。

驚蟄時節,百草回芽,百病易發,人體的新陳代謝也變得活躍起來,這時最適合補充人體的陽氣。陽氣充足後,才可將人體邪氣一併帶出體外。

三焦主一身之氣,即元氣、中氣、宗氣三者的結合體,是統管人體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的總和。百病從氣生,所以三焦對於人體尤為重要,保護好三焦首選穴位是陽池、外關、懸樞、三焦俞以及石門穴。

三焦經,全稱為手少陽三焦經,十二經脈之一,主管三焦,可以治療頭、目、耳、頰、咽喉、胸脅病和熱病。《靈樞·經脈》稱其為“三焦手少陽之脈”。

手少陽三焦經起始於無名指的尺側末端的關沖穴,並沿無名指尺側緣,上行過手背,出於第四、五掌骨間,再沿前臂伸側兩骨,即尺骨、橈骨之間,直上穿過肘部,向上臂外側,上行至於肩部,交出足少陽經的後面,進入缺盆穴,在任脈的膻中穴處散絡於心包經,並向下通過橫膈,從胸至腹,屬上、中、下三焦。三焦經的支脈,從胸中向上循行,出缺盆穴,上走項部,並沿耳後直上,抵於額角,再屈而下行至面頰部,到眼眶下麵。另外一條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再至耳前,與前脈交匯於面頰部,到達目外眥,與足少陽膽經相接。

每天的亥時,即晚上9點到ll點,是人體內的三焦經最旺盛的時候。三焦是人體六腑最大的腑,主管體內的諸氣,具有疏通水道的作用。所以,人如果在亥時入眠,百脈可休養生息,對身體十分有益。

如果三焦經的經氣出現異常,通常會導致耳聾,耳後疼痛,咽喉腫痛,目外眥痛,面頰腫痛,肩、臂、肘外側疼痛,小指次指不能用,腹脹,水腫,遺尿,小便不利等疾症。因為手少陽三焦經脈和其支脈,是從膻中穴上行出缺盆穴,上項系耳後,出走耳前,交於頰部,至目外眥。所以,三焦經如果出現異常,則經氣不利。手少陽三焦經起始於小指、次指的指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至腕,出於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脯外,上肩、經脈有病,則肩、臂、肘外側疼痛,小指、次指不用。三焦主持諸氣、疏通水道、輸布水液。三焦氣機不暢,則腹脹,氣化不利水液氾濫則水腫:膀胱氣化失司則遺尿、小便不利。

通過調理三焦經,對於側頭、耳、目、胸脅、咽喉病,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腹脹,水腫,遺尿,小便不利,耳鳴,耳聾,咽喉腫痛,目赤腫痛,頰腫,耳後、肩臂肘部外側疼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手少陽三焦經是調和臟腑的經脈,平時可以順著經脈的走向拍打,以強化三焦經,同時還有理氣、和胃、散寒的功效。還可以用按摩、拔罐、刮痧、艾灸的方法打通經絡,能治療偏頭痛、手臂痛。練習瑜伽中的拜月式和八段錦可以鍛煉手少陽三焦經,預防肩頸僵硬、胸悶。

三焦經異常導致的疾病

耳聾。耳後疼痛。咽喉腫痛,目外眥痛,面頰腫痛。肩、臂、肘外側疼痛,小指次指不能用,腹脹。水腫。遺尿,小便不利。

疏通方法

1、按摩:彎曲大拇指,以指甲尖掐按無名指指甲旁穴位。每天早晚各掐按1次,每次左右各掐按1~3分鐘。先左後右。

2、艾灸:艾條溫和灸,灸1 5~20分鐘,每日1次。

3、氣功:每天堅持練習八段錦。

食療打通經脈:扁豆炒豆千

做法豆腐洗淨切長薄片,放入油鍋炸1分鐘,撈出控油,切小塊薄片:黃豆泡發,放開水中煮熟;百合清洗乾淨,放開水中焯一下;扁豆擇洗乾淨,紅辣椒去籽去蒂並洗淨切片:油鍋置上燒熱,放入花椒爆香,加入扁豆翻炒至五成熟,加入鹽、醬油、黃豆、百合繼續翻炒至熟。最後放入豆腐,翻炒均勻入味即可。

健脾養胃的時候就及時的給自己選擇這樣的針灸來刺激,讓自己的腸胃功能得到調節和改善。小編提醒:由於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膚的燙傷,另一方面,施灸的過程中要耗傷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

編輯推薦

脾胃虛拉肚子艾灸灸哪裡 盤點艾灸後出現的各種症狀

左邊半身麻艾灸那些穴位 手臂麻木針灸什麼穴位

艾灸治療腰疼病有效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