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虧虛的看過來 吃黃芪可生血補血
黃芪這種“升”的作用不僅對臟器有效,它對整個人體的生理活動都有一定的效果。比如體位性低血壓,其根本就是血壓“不升”,用黃芪的目的就是要把血壓“升”上去。可在平時的食療調補中,可以把黃芪配合其他藥材一起用,比如黃芪配當歸就有很好的生血補血作用,特別適用於那些氣血虧虛的人(月經過多、面色偏白或經常頭暈眼花的女性)。一起來看看黃芪的食療方法吧!
如果有低血壓或臟器下垂,黃芪和黨參合用則更適宜(10-20克)。
黨參黃芪燉雞湯
材料:母雞(柴雞或綠鳥雞)1只,黨參50克,黃芪50克,紅棗10克。
做法:
1、將母雞下沸水鍋中焯去血水、洗淨;將紅棗洗淨、去核;將黨參、黃芪用清水洗淨、切段。
2、將雞放入燉盅內,加適量水,放入黨參,黃芪、紅棗、料酒、精鹽、味精、薑片,放入籠內蒸至雞肉熟爛入味,取出即成。
功效:有健脾胃、補氣益血、提高人體免疫力、強壯身體、延年益壽等作用。
黨參黃芪雞腳湯
主料:當參10g,黃芪10g,雞腳165g
做法:
1、將雞腳洗淨,去腳趾,放入湯鍋中,注入適量的清水。
2、大火煮滾,倒掉水,洗淨,再注入適量的清水。
3、將黃芪、黨參洗淨。
4、將黃芪、黨參放入湯鍋中。
5、大火煮滾。
6、倒入電燉鍋中。
7、蓋鍋蓋,通電。
8、大火煲兩個小時左右,即可斷電。
9、加入適量的雞粉。
10、加入適量的食鹽,拌勻。
小貼士:
由於黃芪性升,那些面紅耳赤、肝火旺的人就不要再碰了。
肝火旺的症狀有哪些呢?
中醫認為,肝火是肝陽的表現形式,肝火旺就是肝的陽氣亢盛表現出來的熱象,多因七情過極、肝陽化火或肝經蘊熱所致。一般情況下,肝火旺的人會有頭暈、面紅、目赤、口苦、易怒等症狀。
坐久了,站起來就會頭暈眼花,這種低血壓狀況多見於身體虛弱的人,中醫認為,這屬於“清陽不升”,最好的調理藥物就是黃芪。黃芪和黨參相似,都是補肺脾的藥物。與黨參不同的是,黃芪補中有升,能治療一切中氣下陷引起的問題。所謂中氣下陷,可以簡單地理解為臟器往下掉(比如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等)。中氣下陷時,還可能表現為慢性腹瀉;女性中氣下陷時,還會表現為月經不止等崩漏的情況。
編輯推薦:
吃什麼補血 3食療方吃出粉嫩臉色
女生如何補血 女生怕冷吃牛肉補血補身體
氣血不足怎麼補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