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有哪些治療方法
心臟病包括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種心臟病。一般情況下,在體格檢查中,要注意體重、全身情況及有無面色蒼白、多汗和嗜睡等情況。心臟病可以影響患者的情緒和自身對健康的感覺。蒼白或發紺可能預示存在貧血或血流灌注不足(可由於肺部疾病、心衰或各種迴圈疾病所致),因此,觀察皮膚色澤有重要意義。
症狀體征
症狀1、耳鳴
研究人員發現,心臟病人,特別是高血壓心臟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出現耳鳴,這是因為內耳的微細血管變化比較敏感,心血管動力學上出現異常尚未引起全身反應時,耳內可以得到先兆資訊。因此,45歲以上的中年人如果一周內頻繁出現耳鳴,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症狀2、打鼾
胖人打鼾多。自然,他們當中不乏有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人。長期持續打鼾者患心臟病、中風的人數遠比其他兩類的多,比例高。從事這項研究的專家庫姆·柯斯肯夫教授認為:睡眠打鼾是心臟仍處於工作狀態的表示,是心臟病的警報信號,應作為診斷心臟病的依據之一。因此,如果一個人長期持續打鼾,就要留心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編輯推薦
孕婦兩次感冒演變成心臟病 心臟停跳84分鐘
心臟病吃什麼好 利於心臟病的養生食譜
心臟病老人能運動嗎 必須要掌握的運動方法
症狀3、肩痛
肩膀疼痛,嚴重時連穿衣都困難者,如果是中老年人,多為肩周炎。然而,有不少心臟病人也常有肩痛的現象,特別是左肩、左手臂酸痛,為陣發性,並與氣候無關。據有關資料表明,冠心病人肩痛者約占病人總數的65%左右,這是與血液流動動力學及神經走向有關。故中老年人發生肩痛,特別是左肩疼痛尤烈者,切莫簡單地貼上塊風濕膏就算了事,應經常注意自己的心臟情況。
症狀4、胸痛
心臟病患者表現的胸痛,多在勞動或者運動之後,多發於胸骨後,常放射至左肩、左臂。疼痛時有一種胸部緊縮樣感覺,持續2—3分鐘,一般停止活動或舌下含硝酸甘油可終止。有些心臟神經官能症者也有胸痛,多數位於左前胸乳部或乳下,部位可經常變化,刺痛較短暫,隱痛可持續數小時或數天,與活動無關,心前區多有壓痛點。必須區別於心臟病人。
症狀5、呼吸困難
心臟病人胸悶,呼吸困難多與肺鬱血有關,故常發生在夜間、臥位時,坐位時減輕,為陣發性。活動與上樓也可發生。
症狀6、水腫
心臟負荷過重致靜脈回流受阻,遠端血管充血發生水腫,也是心臟病人常見症狀。除心衰外,輕微水腫往往是先兆症狀。凡中年人有浮腫,都應及早求醫。
飲食保健
心臟病患者的食療禁忌
1.戒刺激性食飲和興奮性藥物:辣椒、生薑、胡椒、煙、酒和大量飲濃茶,服咖啡因、苯丙胺等興奮藥對心臟也會帶來負擔,在風心病患者心功能不佳時,尤當注意。
2.適量的限制食鹽的攝入:與限制食鹽道理相同,風心病患者應少吃含鈉豐富的食品如香蕉等,以免引發水腫。
3.緩進飲料:一次喝大量的水、茶、湯、果子汁、汽水或其他飲料時,會迅速增加血容量,進而增加心臟負擔。因此進食飲料不要太多,最好一次不超過500毫升。需要多喝水時,分成幾次喝,每次少一點,相隔時間長一些。
4.少量多餐:心臟病病人不宜吃得過多,每日總熱能分4~5次攝入,以減少餐後胃腸過度充盈及橫膈抬高,避免心臟工作量增加。晚飯應早些吃,宜清淡,晚飯後不進或少進任何食品和水分。
5.適當限制蛋白質和熱能的攝入:心力衰竭時,每日蛋白質可控制在25~30克,熱能600千卡;2~3日後,蛋白質可加至40~50克,熱能1000~1500千卡。病情好轉後漸增蛋白質和熱能,但不宜太高,以免增加心臟的負荷。
6.應吃易於消化的食物:心臟病病人由於血液迴圈功能減退,胃腸道瘀血、水腫,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所進食物應易於消化。開始可用流質、半流質飲食,然後改用軟飯。
7.應供給充足的維生素和適量的無機鹽:如維生素B1及維生素C,以保護心肌,供給適量的鈣,以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鉀對心臟有保護作用,不足時引起心律失常。用利尿藥時,除補鉀外,還應注意鎂、鋅的供給。
藥物治療
這是基礎,很多病用藥物好好治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介入治療
最常見的就是冠心病放支架 先心病也可以做介入治療。
中醫治療
治療則相應有補氣、溫陽、滋陰、養血的差別;實證具體還有氣滯、血瘀、痰濁、寒凝等的不同,治療則相應有理氣、活血、化痰、散寒等的差別。總而言之,不同的病症下藥就不同。
手術治療
最常見的,像先心病過去都要開刀, 現在很多先心病不用開刀了,介入治療也行 。另外就是比較嚴重的冠心病可能需要開刀,做搭橋手術,還有一些更嚴重的心臟病。比如晚期的,有手術治療,換心臟 心臟移植 換一個好的心臟進來。
心臟病的急救措施
1、心肌梗塞急性發作時應臥床休息,儘量少搬動病人。
2、室內保持安靜,切不可啼哭喊叫,以免刺激病人加重病情,與此同時,立即與急救中心取得聯繫。
3、在等待救護車期間,如果發生心力衰竭、憋喘、口吐大量粉紅色泡沫痰以及過於肥胖的病人,頭低足高位會加重胸悶,只能扶病人取半臥位或端坐位。
4、若發現病人脈搏細弱、四肢冰冷,提示可能發生休克,應輕輕地將病人平放在床上,去枕,以增加血流量。讓病人含服硝酸甘油、消心痛或蘇合香丸等藥物。
5、煩躁不安者可服安定等鎮靜藥,但不宜多喝水,應禁食。解松領扣、褲帶,有條件的吸氧,注意保暖。若病人脈搏突然消失,應立即做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且不能中途停頓,須持續到送醫院搶救之後。
6、最近國外有一個新的突發心臟病急救方法——咳嗽,也可以一試。據研究顯示,如果人在突發心臟病時能很好地控制咳嗽的時間和強度,人的心臟就會像泵一樣地起作用,把血液壓送到大腦和全身其他器官,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從而為病人爭取寶貴的時間,有助於使病人保持清醒意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恢復有效的心搏。人在突發時應每隔1至2秒鐘咳嗽1聲,咳嗽5聲後可以停一下。不過血壓高或者醫師懷疑有腦血管疾病者則不宜這樣做。
編輯推薦
孕婦兩次感冒演變成心臟病 心臟停跳84分鐘
心臟病吃什麼好 利於心臟病的養生食譜
心臟病老人能運動嗎 必須要掌握的運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