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不養肺,如何過冬天?
五臟中肺和腎的關係非常密切,雖然一個在最上面,一個在最下面,但是二者卻是母子關係。肺為腎之母,中醫稱之為“金水相生”,金能生水,水能潤金。所以遇到上呼吸道疾病的時候,要在清肺熱、養肺陰的同時滋腎陰。
肺為腎之母,中醫稱之為“金水相生”,金能生水,水能潤金。秋季滋陰潤肺,養肺陰,將有利於冬季養腎。因為肺陰充足能夠下輸於腎,使腎陰充盈;腎為肺之子,腎陰為一身陰液之本,腎陰充足能夠上滋於肺,使肺陰充足。肺主行水,為水之源;腎主水液代謝,為主水之髒。肺氣宣發肅降而行水的功能,有賴於腎氣及腎陰腎陽的促進;腎氣所蒸化的水液,有賴於肺氣的肅降作用使之下歸於腎或者膀胱。
要想腎好,就要在秋季養好肺
《黃帝內經》有載: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中醫講求“秋冬養陰”,秋季萬物成熟,陽氣漸收,陰氣漸長,人體也應該順應自然陰長的氣化趨勢來養陰,效果就會比其他時候要好,另外秋季氣候乾燥,多燥火,故秋季養生重在
養陰生津,潤肺防燥。
養陰生津,潤肺防燥。
肺主秋季,肺屬金,主皮毛,所以“好皮膚,肺做主。
肺主秋季,肺屬金,主皮毛,所以“好皮膚,肺做主。”從季節養生角度看,秋季最宜養肺。另外秋季主收,燥為秋季之主氣,而肺為“嬌髒”,不耐寒熱。中醫經過幾千年的臨床實踐認為肺和皮膚粘膜的關係非常密切,也就是說在秋季,乾燥是傷害肺臟的一個主要原因。
秋季乾燥,氣燥傷肺,容易產生疾病,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而此時,肝臟、心臟及脾胃還處於衰弱階段,因此,立秋過後肺功能開始處於旺盛時期,因此要加強調養,使肺氣不要過偏,影響機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