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吃什麼可以化淤血

淤血指器官或局部組織由於靜脈回流受阻使血液淤積於小靜脈和毛細血管內而發生的淤血。淤血多是在外力作用下,使皮下毛細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因血液從毛細血管破裂處外滲致皮下。所以我們在完整的皮膚上可以看到皮膚一片淤青。此時外滲致皮下的血液已屬異物,又因皮下神經豐富。所以疼痛感明顯。發生淤血24小時後,可以用溫水熱敷患處。以促進局部血液迴圈,促進淤血消散。一般皮下淤血機體會慢慢吸收,時間大約需要兩周左右。

原因、病理變化及對機體的影響

(一)淤血的原因

1.靜脈受壓靜脈受壓使管腔發生狹窄或閉塞、血液回流受阻導致相應部位的器官和組織發生淤血。如妊娠子宮壓迫髂靜脈引起的下肢靜脈淤血。

2.靜脈管腔阻塞 常見於靜脈血栓形成,由於靜脈分支多,只有當靜脈腔阻塞而血流又不能通過側支回流時,才發生靜脈性充血。

3.心力衰竭 二尖瓣瓣膜病和原發性高血壓引起左心功能不全時,可導致肺淤血,肺源性心臟病導致右心功能不全可造成肝、腎和下肢等器官淤血,引起體循環淤血。

編輯推薦

血瘀體質的人如何活血化瘀? 中醫妙方效果最好

身體容易腫脹 日常生活中如何消腫化瘀

哪些中藥活血化瘀有奇效

(二)淤血的病理變化

肉眼:由於靜脈回流受阻,血液淤積在擴張的小靜脈和毛細血管內,故淤血的器官和組織體積增大;由於淤血區血液流動緩慢、缺氧,氧合血紅蛋白減少,還原血紅蛋白增多,故淤血臟器呈暗紅色。

代謝:靜脈淤血時,器官和組織得不到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使組織代謝率降低,產熱減少,使體表淤血處溫度降低;淤血的組織相對缺氧,代謝機能減弱。

光鏡下:小靜脈和毛細血管擴張充盈,可見出血,間質水腫。

(三)常見器官淤血舉例

1.肺淤血:多為左心衰竭引起,左心腔內壓力升高,阻礙肺靜脈回流,造成肺淤血。肉眼表現為肺臟腫脹、重量增加、色暗紅或呈棕褐色,質地變硬。切面流出泡沫狀紅色血性液體,光鏡下急性肺淤血見肺泡壁毛細血管擴張充血,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內充滿水腫液及出血。慢性肺淤血時,可見肺泡壁變厚及纖維化,肺水腫、肺出血,並見大量吞噬含鐵血黃素的巨噬細胞,稱為心力衰竭細胞。長期慢性肺淤血可致肺臟褐色硬化(肺質地變硬,肉眼呈棕褐色)。肺淤血患者臨床上有明顯氣促、發紺及咳出大量粉紅色泡沫痰等。

2.肝淤血 主要見於右心衰竭,肝靜脈回流受阻,致使肝小葉中央靜脈及肝竇擴張淤血。急性肝淤血時肝臟體積增大,暗紅色。鏡下中央靜脈及肝竇擴張,小葉中央可見肝細胞萎縮、壞死。周圍肝細胞發生脂肪變性。慢性肝淤血時,肝小葉中央嚴重淤血呈暗紅色,多個肝小葉中央淤血區相連,而肝小葉周邊肝細胞因脂肪變性為黃色,致使肝臟呈紅(淤血區)黃(肝脂肪變區)相間的花紋狀,如同檳榔的切面,稱為檳榔肝。光鏡下可見肝靜脈、中央靜脈和肝竇擴張淤血,肝小葉中央部肝細胞因缺氧和受壓發生萎縮和壞死,肝小葉周邊部肝細胞發生脂肪變性。長期慢性肝淤血可致肝臟淤血性硬化。及閘脈性肝硬化不同,淤血性肝硬化的病變較輕,肝小葉改建不明顯,不形成門脈高壓和不產生肝功能衰竭。

淤血的後果取決於器官或組織的性質、淤血的程度和時間長短等因素。短時間的淤血後果輕微,而長時間的淤血後果較為嚴重。長時間的淤血又稱慢性淤血(chronic congestion),由於局部組織缺氧,營養物質供應不足和代謝中間產物堆積和刺激,導致實質細胞發生萎縮、變性,甚至死亡。間質纖維組織增生,加上組織內網狀纖維膠原化,器官逐漸變硬,出現淤血性硬化(congestive sclerosis)。

活血化瘀,用具有消散作用的、或能攻逐體內瘀血的藥物治療瘀血病證的方法。

有通暢血脈、消散瘀滯、調經止痛的作用。適用範圍很廣,如瘀阻於心所致的胸悶心痛、口唇青紫。瘀阻於肺所致的胸痛咳血、瘀阻於肝所致的脅痛痞塊、瘀阻于胞宮所致的小腹疼、,月經不調、痛經等;瘀阻於肢體所致的局部腫痛青紫;瘀阻於脈絡所致的半身不遂等。常用川芎、桃仁、紅花、赤芍、丹參、蒲黃、乳香、沒藥等藥物組成方劑,代表方劑有桃仁承氣湯、血府逐瘀湯、複元活血湯、溫經湯等。活血化瘀常同補氣、養血、溫經散寒、清熱、行氣、攻下等治法配合使用。

食物

一般食物

黑木耳:具有益氣強身、滋腎養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栓、降血脂、抗脂質過氧化,從而降低血液黏稠度、軟化血管,使血液流動通暢,減少血淤的發生。

黑木耳還有較強的吸附作用,有利於將體內的代謝廢物及時排出體外。

山楂: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食鑒本草》裡說,它能“化血塊,氣塊,活血”。

山楂有消食健胃、行氣活血散淤的功效,所含的黃酮類物質能舒張外周血管,具有緩慢而持久的降壓作用,並能擴張冠狀動脈、降脂、強心。

番茄:番茄含有多種活血化淤的成分。

果膠,可降低膽固醇;黃酮素,有抗凝作用;籽粒周圍的黃色膠狀物質含番茄因數,能防止血小板聚集,維持血管壁的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改善血液迴圈。

生薑:性溫,味辛。薑有促進血液迴圈、健脾和胃、殺菌解毒的作用。

研究表明,生薑能降低膽固醇、血糖、血液黏稠度,減少血小板凝集,加速血液迴圈。

黃酒:甘、苦、辛,溫,入心、肝、肺、胃經,有通血脈、禦寒氣、行藥勢的功效。《醫林纂要》裡說它“散水,和血,行氣,助腎興陽,發汗”。《本草綱目》說:“老酒,和血養氣,暖胃辟寒;燒酒,消冷寒氣,燥濕痰,開鬱結”。不過,陰虛、失血及濕熱重的人忌飲。

醋:味酸苦、性溫,歸肝、胃經,有活血散淤、消食化積、消腫軟堅、解毒療瘡的功效。《本草求真》裡說:“醋主斂,故書多載散淤解毒,下氣消食。”

用於淤血所致胃腹疼痛、食欲不振、吐血、便血。但外感者忌食,且不宜與茯苓同吃。

洋蔥:辛溫,歸肺、肝經。洋蔥有溫陽活血的作用,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洋蔥含有的前列腺素A,是較強的血管擴張劑。它含有的蔥蒜辣素,能抗血小板聚集,因而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與血液黏稠度,並降低血壓。

玉米油:玉米油內含豐富的亞油酸、亞麻酸等必需脂酸,對於調節血脂有一定的輔助作用。玉米油富含抗氧化劑維生素E,對於清除氧自由基、保護血管內皮細胞也有一定作用。

大蒜:《本草綱目》裡說,大蒜“其氣熏烈,能通五臟、達諸竅……”大蒜素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還能降低“壞膽固醇”,升高“好膽固醇”。

編輯推薦

血瘀體質的人如何活血化瘀? 中醫妙方效果最好

身體容易腫脹 日常生活中如何消腫化瘀

哪些中藥活血化瘀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