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肥胖易患子宮內膜癌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以及實驗研究證實,與子宮內膜癌發病相關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齡、肥胖、未孕或不育、晚育、絕經延遲等及其受糖尿病、高血壓、肥胖、孕產、月經疾病、雌激素的影響。其中,肥胖是最常見的高危因素,體重超過正常上限15%者,其發病危險因素將
2016-11-30 9 -
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
進行常規檢查對已婚婦女,進行常規防癌檢查,特別應將B超檢查作為常規檢查必要內容。B超中應特別注意子宮內膜情況。治療病變治療內膜增生型病變,特別是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目前已有孕激素治療子宮內膜增生病變的經驗。不少婦女,因內膜增生病變而致
2016-11-30 7 -
女性殺手:子宮內膜癌早期症狀需牢記
子宮內膜癌早期症狀包括:1、絕經後出血這指的是距離最後一次來月經超過一年後,任何形式的出血。這是典型的危險跡象,須由婦科醫生做檢查,以排除罹患子宮內膜癌或子宮頸癌(cervical cancer)的可能性。2、月經不規律或過多任何不規律或
2016-11-30 8 -
子宮內膜癌存活率高嗎?長期月經不調要警惕
據報導,目前仍無證實有效的檢查方法確診早期子宮內膜癌。不過,有許多指標能預示病患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以在初期階段確診是否患癌。常見跡象包括:1)絕經後出血這指的是距離最後一次來月經超過一年後,任何形式的出血。這是典型的危險跡象,須由婦科醫
2016-11-30 4 -
子宮內膜癌的防治方法
1。手術:手術是子宮內膜癌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對於早期患者,手術目的為手術-病理分期,準確判斷病變範圍及預後相關,切除病變的子宮和可能存在的轉移病灶,決定術後輔助治療的選擇。2。放療;放療是治療子宮內膜癌有效的方法之一。單純放療僅適用於年老
2016-11-30 3 -
治療子宮內膜癌手術
子宮內膜癌的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放療及藥物(化學藥物及激素)治療。根據患者全身情況、癌變累及範圍及組織學類型,選用和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案。並非所有的子宮內膜癌患者均需切除子宮。本著人性化關懷,對有強烈生育要求的年輕女性,可以在醫生的充分評估
2016-11-30 8 -
子宮內膜癌和雌激素有關 8種人警惕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是什麼?子宮內膜癌是指原發於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其中多數為起源於內膜腺體的腺癌,稱子宮內膜腺癌。子宮內膜癌為女性生殖道常見三大惡性腫瘤之一。多見於老年女性,多數患者診斷時病變局限於子宮,故預後較好。子宮內膜癌的發病因素
2016-11-30 10 -
子宮內膜癌早期跡象解讀 4種食物可抑制子宮內膜癌
如何發現子宮內膜癌的早期跡象據報導,目前仍無證實有效的檢查方法確診早期子宮內膜癌。不過,有許多指標能預示病患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以在初期階段確診是否患癌。常見跡象包括:1)絕經後出血這指的是距離最後一次來月經超過一年後,任何形式的出血。這
2016-11-30 8 -
子宮內膜癌的幾個危險因素 這些人最易惹上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的幾個危險因素1、無排卵如伴有無排卵型或黃體功能不良的功能性子宮出血者,長期月經紊亂,使子宮內膜持續受雌激素刺激,無孕酮對抗或孕酮不足,子宮內膜缺少週期性改變,而長期處於增生狀態。2、不育不育,尤其是卵巢不排卵引起的不育,患內膜
2016-11-30 9 -
子宮內膜癌的常規療法 子宮內膜癌的飲食護理要點
子宮內膜癌的常規療法1。手術:手術是子宮內膜癌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對於早期患者,手術目的為手術-病理分期,準確判斷病變範圍及預後相關,切除病變的子宮和可能存在的轉移病灶,決定術後輔助治療的選擇。2。放療;放療是治療子宮內膜癌有效的方法之一。
2016-11-30 9 -
子宮內膜癌的檢查方法
子宮內膜癌常見的檢查方法1、診斷性刮宮:刮宮檢查為確診不可缺少的方法。不僅要明確是否為癌,還應明確癌的生長部位。如果為宮頸腺癌誤診為子宮內膜癌,而按一般子宮切除處理,顯然不妥;若為子宮內膜癌而誤作子宮頸腺癌處理,也非所宜。但鏡檢並不能區別
2016-11-30 9 -
如何對子宮內膜癌進行預防
子宮內膜癌的預防措施:一、提倡使用避孕藥:口服避孕藥可降低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尤其是應用12個月以上者。二、合理使用雌激素:長期服用雌激素可誘發子宮內膜癌。建議應用雌激素的時間不要超過5年,應同時加服黃體酮,以有效對抗雌激素的內膜增生作用
2016-11-30 6 -
多做家務可降低子宮內膜癌
做家務是一件令人厭煩的瑣事,但研究人員最近指出,做家務卻能減少患子宮癌的危險。成年人運動能將子宮內膜癌的患病危險降低20%,該研究再次證明,多運動能夠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專家研究發現,步行和做家務能將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降低40%。研究人員對
2016-11-30 7 -
三類女性謹防子宮內膜癌
1、肥胖的女性。人體內的脂肪過多會增加雌激素的儲存量,也會增加雌酮的合成量,而雌酮被認為是子宮內膜癌的致癌因數。2、糖尿病的女性。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不正常者,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要比正常人高2.8倍。3、月經不調的女性。在子宮內膜癌患者中
2016-11-30 7 -
丁克一族易患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相關因素主要包括肥胖、不孕、晚絕經,以及糖尿病、高血壓等相關疾病,還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遺傳。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現在迫於生活壓力或者追逐時尚,很多白領夫妻婚後人為地避孕,“丁克”現象頗為普遍,也就增加了婦女患上子宮內膜癌的
2016-11-30 13 -
維D或可降低患子宮內膜癌風險
研究人員首先對實驗鼠進行基因處理,以增加它們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隨後,研究人員在實驗鼠飲食中添加維生素D。一段時間後,他們發現,補充維生素D的肥胖實驗鼠只有25%患子宮內膜癌,而對照組肥胖實驗鼠患子宮內膜癌的比例為67%。不過,補充維生素
2016-11-30 14 -
日常生活中女性要注意做好預防子宮內膜癌的工作
1。注意飲食,加強營養,少食高脂肪、高糖類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豆腐、大豆等豆類食物、多飲綠茶;2。年輕婦女:月經過多,長期的子宮不規則出血者應做細胞學檢查及子宮內膜檢查;3。對功血及更年期綜合征患者應慎用雌激素;4。步入更年期婦女加強體
2016-11-30 4 -
每日快走半小時可防子宮內膜癌
研究人員發現,每天開展半小時以上快走運動可預防癌症,原因是快走可“燃燒”脂肪、改善情緒、提高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功能,從而有利於降低患癌幾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發佈報告說,如果民眾每天開展快走運動,每年腸癌和乳腺癌患者數量有望下降12%
2016-11-30 3 -
如何正確防治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的真正發病原因迄今不明,但其發病的危險因素卻長期被人們注意。其危險因素有:一、肥胖。脂肪過多將增加雌激素的儲存,以及增加血漿中雄烯二酮轉化為雌酮。這種游離的具有活性雌酮增加,可能是子宮內膜癌的致癌因數,或促癌因數。二、糖尿病。糖
2016-11-30 12 -
子宮內膜癌的患者又該如何面對呢?
首先,正確的面對手術、放療和化療等治療手段,很多子宮內膜癌患者都會困惑,到底選擇哪種方法才會對自己最有利,如何結合這些治療才能最大可能地獲得痊癒的機會?原則上講,只要患者身體情況能夠耐受,就應該在第一時間接受手術治療,除非患者有嚴重的內科
2016-11-3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