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芥丸
方出《普濟方》卷一六七,名見《本草綱目》卷二十六:白芥丸【處方】甘遂、朱砂、風化樸消、大戟、白芥子、黑芥子各等分。【制法】上為細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熱痰煩悶,頭暈眼花,四肢不用。【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湯
2017-02-18 40 -
風寒襲肺型小兒乳蛾
治療方法:即針:少商、商陽、少沖(兩手六穴)。治風寒蛾方。 證候表現:腫大如李,頭不能下視,氣塞不通,寸關之脈浮緊。 病因病機:此症因風寒而起。 療法:即針:少商、商陽、少沖(兩手六穴)。 處方:用六味東加蘇葉(二錢)、羌活(二錢),一
2017-02-18 10 -
風熱犯胃型小兒乳蛾
症狀:咽痛,漸加劇,咳嗽、吞咽加重,咽幹灼熱或癢,輕度吞咽困難,伴發熱微惡寒,頭痛鼻塞,咳嗽咯痰,喉核及周圍黏膜紅腫,尚未化膿,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則治法:疏風清熱,利咽消腫。 中成藥:複方瓜子金顆粒:每袋10
2017-02-18 9 -
八生飲子
【別名】八生散(《證治要訣類方》卷三)。【處方】天雄60克(此藥最佳,無則以大附子代之,去皮)大川烏60克(去皮)天南星 白附子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 白術各30克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木香 全蠍(薑汁拌,全用)半夏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同天雄
2017-02-18 9 -
喉痹的病因表現與鑒別診斷
喉痹,中醫耳鼻喉科疾病咽喉病名詞。是指以咽部紅腫疼痛,或乾燥、異物感,或咽癢不適,吞咽不利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 病因 本病的形成,多因起居不慎,肺衛失固,致風熱邪毒乘虛侵犯,由口鼻而入直襲咽喉,以致咽部紅腫疼痛而發為風熱喉痹。若因失
2017-02-18 15 -
白苓湯
【處方】黃耆(炙)1錢,防風的功效與作用1錢,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錢,白術1錢,麻黃根5分,甘草的功效與作用5分,牡蠣的功效與作用5分,小麥5粒。【功能主治】因虛盜汗。【用法用量】水盞半,煎8分,食遠服。【摘錄】《醫統》卷五十一
2017-02-18 84 -
肺胃熱盛型小兒乳蛾
症狀:咽痛明顯,吞咽時加劇,牽引耳痛,張口、吞咽困難,伴發熱面赤,口渴欲冷飲,口臭,咳吐黃痰,小便短黃,大便秘結,喉核紅腫,咽黏膜深紅,喉核表面有黃白色膿點,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洪數。 治則治法:清瀉肺胃,利咽消腫。
2017-02-18 11 -
白牙藥
《普濟方》卷七十:白牙藥【處方】石膏半兩,香附的功效與作用子半兩,甘松半兩,三奈子半兩,藿香半兩,零陵香半兩,沉香半兩,川芎的功效與作用半兩,細辛半兩,防風的功效與作用1兩。【制法】上為細末,和勻。【功能主治】祛風,瑩白,牢牙。主【用法用
2017-02-18 7 -
肺脾氣虛型小兒乳蛾
症狀:咽部不適,微癢或乾燥,或有異物感、梗阻感,伴咯痰色白,面色少華,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或易自汗出,反復外感,喉核肥大,色澤淡白,經久不消,擠壓時可有少許膿液,舌淡紅,舌質淡胖,苔薄白潤,脈細弱無力。 治則治法:補肺健脾,利
2017-02-18 11 -
白虎抱龍丸
【處方】寒水石(生、熟)各4兩,石膏(生、熟)各4兩。【制法】上為細末,生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熬膏為丸,如芡實的功效與作用大,朱砂為衣。【功能主治】小兒驚風發熱,泄瀉夜啼,不乳不食,牙疳口糜。【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湯化下。【摘錄】《串雅補》
2017-02-18 9 -
肺腎陰虛型小兒乳蛾
症狀:咽部乾燥、灼熱,咽癢微痛不適,有異物感,伴乾咳少痰,潮熱盜汗,午後低熱,手足心熱,鼻幹少津,神疲乏力,虛煩失眠,顴紅耳鳴,小便黃少,大便乾燥,喉核暗紅腫大,或有少許膿液附著,舌紅少津,苔少,脈細數。 治則治法:滋陰降火,利咽散結。
2017-02-18 7 -
薄荷煎
《禦藥院方》卷一:薄荷煎【處方】薄荷的功效與作用1斤(取頭末2兩),川芎的功效與作用半兩(取末2錢),腦子半錢(研),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半兩(取末2分半),縮砂仁半兩(取末2分)。【制法】上藥都拌勻,於藥末內稱出半兩為衣,用白沙生蜜5兩半和
2017-02-18 15 -
痰瘀互結型小兒乳蛾
症狀:久病咽痛不適,異物梗阻感,或咽部堵悶,吞咽不暢,或刺痛感,或咽幹欲漱水,伴痰黏難咯,全身症狀不明顯,喉核腫大暗紅,質韌,或硬或軟,表面不平,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舌質暗,或有瘀斑,苔或膩,脈弦或細澀。 治則治法:祛痰化瘀,利咽散結。
2017-02-18 13 -
食竇穴
食竇穴準確位置 定位:在胸外側部,當第5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 解剖:在第五肋間隙,前鋸肌中,深層有肋間內、外肌;布有胸外側動、靜脈,胸腹壁動、靜脈;布有第五肋間神經外側皮支。 查看詳情 按摩食竇穴的作用 主治:胸脅脹痛,噫氣,翻
2017-02-18 38 -
百草煎
【處方】百草(凡田野山間者,無論諸品皆可取用;然尤以山草為勝,辛香者佳;冬月可用幹者,須預為收采之)。【功能主治】百般癰毒,諸瘡損傷疼痛,腐肉腫脹,或風寒濕氣留聚,走注疼痛,水臌腫脹等症。【用法用量】上不論多寡,取以多,煎濃湯乘熱熏洗患處
2017-02-18 24 -
庫房穴
庫房穴名解 庫房,儲物之倉也,地面建築之物也。該穴名意指胃經氣血中的五穀精微物質在此屯庫。本穴物質為氣戶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胃經經水有缺盆穴的潰散、氣戶穴的水液氣化,流至本穴的地部經水較為乾枯,經水中所含的脾土微粒則因無水的承載運化而沉
2017-02-18 15 -
百合消脹湯
【處方】白術1兩,芡實的功效與作用1兩,茯苓的功效與作用5錢,百合的功效與作用5錢,山藥的功效與作用1兩,肉桂的功效與作用2錢,人參的功效與作用3錢。【功能主治】肺、脾、腎三經之虛,導致胃中積水浸淫,遍走於經絡皮膚,氣喘作脹,腹腫,小便不
2017-02-18 10 -
風邪偏勝型鼻淵
治療方法:蒼耳散。 證候表現:瞑頭疼,涕流不止鼻塞熱。(注)故目瞑而頭疼,涕流不止,較之傷風為甚焉。鼻塞,熱,鼻孔中熱也,甚者孔熱而痛及其腦也。 處方:蒼耳散,即蒼耳子炒去刺,研破一兩,加辛夷三錢,白芷、薄荷各一錢,蔥三莖也。 病因病機
2017-02-18 12 -
脾氣虛弱型鼻淵
治療方法:參苓白術散加減。若鼻涕濃稠量多,可酌加陳皮、半夏、枳殼、瓜蔞等;若鼻塞甚者,可酌加蒼耳子、辛夷花;若涕中帶血,可酌加白茅根、仙鶴草等。 證候表現:鼻涕白粘或黃稠,量多,嗅覺減退,鼻塞較重,食少納呆,腹脹便溏,脘腹脹滿,肢困乏力
2017-02-18 20 -
梁門穴
梁門穴的準確位置 定位:位於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解剖: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深層為腹橫肌;有第7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上動、靜脈;當第8肋間神經分支處(右側深部當肝下緣,胃幽門部)。 查看詳情 按摩梁門穴的作用 主治:現代常
2017-02-18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