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石散
【處方】黃柏30g,石膏30g,枯礬15g。【制法】研為細末。【功能主治】清除濕熱。主旋耳瘡,風熱濕邪浸漬,黃水淋漓者。【用法用量】外敷。【摘錄】《中醫耳鼻喉科學》
2017-02-18 43 -
邪毒久留血瘀鼻竅型鼻窒
治療方法:通竅活血東加減;鼻塞甚、嗅覺遲鈍者可選加辛夷花、白芷、石菖蒲、絲瓜絡;頭脹痛、耳閉重聽者,加柴胡、蔓荊子、菊花以清利頭目。 證候表現:鼻塞較甚或持續不減,鼻涕粘黃或粘白,語聲重濁或有頭脹頭痛,耳閉重聽,嗅覺減退。檢查見鼻粘膜暗
2017-02-18 33 -
承滿穴
承滿穴名解 承,受也。滿,滿盛也。該穴名意指胃經的地部經水在此滿溢而行。本穴物質為不容傳來的地部經水,因為本穴處為腹部肉之陷,故而地部經水為囤積之狀,又因本穴肉陷也淺,經水一注即滿,故名。 承滿穴的準確位置 定位:在上腹部,當臍中上5
2017-02-18 11 -
百中湯
【處方】樗皮(炙)半兩,黃連的功效與作用(去須)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蕪荑半兩,生薑的功效與作用1分,豉半兩,蔥白3莖。【制法】上各銼細。【功能主治】小兒疳痢。【用法用量】以水5合浸經宿,平旦煎取3合,空腹服之。初服,經日昏沉後漸
2017-02-18 9 -
肺脾氣虛邪滯鼻竅型鼻窒
治療方法:肺氣虛為主者,可選用溫肺止流丹加減。可加五味子、白術、黃芪以補氣益肺脾。若脾氣虛為主者,可用補中益氣東加減。易患感冒或遇風冷則鼻塞加重者,可合用玉屏風散以益氣固表。 證候表現:鼻塞時輕時重,或呈交替性,涕白而粘,遇寒冷時症狀加
2017-02-18 51 -
靈墟穴
靈墟穴的準確位置 定位:在胸部,當第3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間外韌帶及肋間內肌;有第三肋間動、靜脈;布有第三肋間神經前皮支,深層為第三肋間神經。 查看詳情 按摩靈墟穴的作用 主治:咳嗽,氣喘,痰多,胸脅脹
2017-02-18 41 -
白膏藥
《普濟方》卷二八四:白膏藥【處方】蓖麻子(去皮,研為泥)。【功能主治】消腫散毒。主癰疽,惡瘡,發背,附骨癰。【用法用量】旋攤膏藥貼之。【摘錄】《普濟方》卷二八四《回春》卷八:白膏藥【處方】白及1兩,豬脂油6兩,芸香4兩,樟腦4兩,輕粉2錢
2017-02-18 6 -
肺經蘊熱壅塞鼻竅型鼻窒
治療方法:黃芩東加減。 證候表現:鼻塞時輕時重,或交替性鼻塞,鼻涕色黃量少,鼻氣灼熱,常有口幹,咳嗽痰黃,舌尖紅,苔薄黃,脈數。檢查見鼻粘膜充血,下鼻甲腫脹,表面光滑、柔軟有彈性。 病因病機:肺經蘊熱,熏灼鼻竅,故見鼻甲腫脹、鼻塞、涕黃
2017-02-18 31 -
不容穴
不容穴的準確位置 定位:在上腹部,當臍中上6寸,距前正中線2寸。 解剖: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探層為腹橫肌;有第七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上動、靜脈;當第七肋間神經分支處。 查看詳情 按摩不容穴的作用 主治:嘔吐,胃病,食欲不振,腹脹。
2017-02-18 8 -
拔管神方
【處方】白信1兩,鵝管石1兩,生明白礬1兩,飛淨明雄黃1兩,薄荷的功效與作用水3錢。【制法】先將雄黃一半鋪底,次將四味放中,再用雄黃蓋頂,煉如升丹法,煉成後約6-7錢,再加冰片3分,薄荷6分,沒藥3錢(去油),和勻。【功能主治】拔瘡管。主
2017-02-18 12 -
鼻疳的症狀與病理
此症多發生于小兒,常因乳食不調,致上焦有積熱引起,也有因風熱外邪侵肺而患鼻疳的,其症狀為鼻孔赤癢,潰破生瘡,疼痛。 發病症狀 鼻疳是指鼻前孔附近皮膚紅腫、糜爛、結痂、灼癢,有經久不俞,反復發作的特點。為鼻科較常見之病,以小兒為多見。相當
2017-02-18 29 -
腹通穀穴
腹通穀穴的準確位置 定位:在上腹部,當臍中上5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解剖:在腹直肌內緣,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八肋間神經。 查看詳情 按摩腹通穀穴的作用 主治:腹痛,腹脹,嘔吐,心痛,心悸,胸痛,暴喑。 操作:直刺或斜
2017-02-18 18 -
肺氣虛寒型鼻淵
治療方法:溫肺止流丹加減;臨床應用時可加辛夷花、蒼耳子、白芷以芳香通竅。若頭額冷痛,可酌加羌活、白芷、川芎等;若畏寒肢冷、遇寒加重者,可酌加防風、桂枝等;若鼻涕多者,可酌加半夏、陳皮、薏苡仁等;若噴嚏、流清涕者,可酌加黃芪、白術、防風等
2017-02-18 46 -
白芷暖宮丸
【處方】禹餘糧(制)1兩,白薑(炮)3分,芍藥3分,白芷3分,川椒(制)3分,阿膠的功效與作用(粉炒)3分,艾葉的功效與作用(制)3分,川芎的功效與作用3分。【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暖血海,實沖任;常服溫補胞室,
2017-02-18 16 -
脾胃濕熱型鼻淵
治療方法:甘露消毒丹加減。若鼻塞甚者,可酌加蒼耳子、辛夷等;若頭痛者,可酌加白芷、川芎、菊花等;若鼻涕帶血者,可酌加仙鶴草、白茅根、魚腥草、蒲公英等。 證候表現:鼻塞重而持續,鼻涕黃濁而量多,嗅覺減退,頭昏悶,或頭重脹,倦怠乏力,胸院痞
2017-02-18 17 -
斑蝥散
《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斑蝥散【處方】斑蝥10枚(去頭、足、翅,以糯米拌,炒令米黃為度)真珠15克(細研)蝟皮15克(炙令黃)雄黃7.5克(細研)【制法】上藥搗細羅為散。【功能主治】主治瘰鬁瘺,生於項上,結腫有膿。【用法用量】每日空腹時
2017-02-18 17 -
膽腑鬱熱型鼻淵
治療方法:龍膽瀉肝東加減;若鼻塞甚者,可酌加蒼耳子、辛夷、薄荷等;若頭痛甚者,可酌加菊花、蔓荊子。 證候表現:鼻涕濃濁,量多,色黃或黃綠,或有腥臭味,鼻塞,嗅覺減退,頭痛劇烈。可兼有煩躁易怒、口苦、咽幹、耳鳴耳聾、寐少夢多、小便黃赤等全
2017-02-18 19 -
八味理中丸
《活幼口議》卷十九:八味理中丸【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白術 乾薑 枳實(制炒)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去梗)桑白皮(去赤皮)各等分【制法】藥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小指頭大。【功能主治】小兒心肺不和,息
2017-02-18 10 -
肺經風熱型鼻淵
治療方法:銀翹散加減。若鼻涕量多者,可酌加蒲公英、魚腥草、瓜蔞等;若鼻塞甚者,可酌加蒼耳子、辛夷等;若鼻涕帶血者,可酌加白茅根、仙鶴草、茜草等;若頭痛者,可酌加柴胡、槁本、菊花等。 證候表現:鼻塞,鼻涕量多面白粘或黃稠,嗅覺減退,頭痛,
2017-02-18 36 -
保命丹
《活幼口議》卷十四:保命丹【處方】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朱砂(令研)白附子(炮)牛黃 天南星(炮)各30克 全蠍(炒)15克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炒)45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30克 硼砂30克 龍腦 麝香的功效與作用各少許【制法】上為末
2017-02-1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