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藿香和中丸
【處方】藿香葉1兩,丁香半兩,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兩半,白術2兩,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2兩,半夏的功效與作用(生薑的功效與作用制作曲)2兩,陳皮的功效與作用1兩(不去白),巴豆的功效與作用(去皮)2錢半(與陳皮同炒令巴豆黑色,揀去巴豆
2017-03-04 11 -
熱毒內蘊型發頤
治療方法:柴胡葛根湯。 證候表現:以致項之前後結腫疼痛,初起身熱口渴者, 處方:用柴胡葛根湯清熱解毒。 出處:《外科正宗》·卷之四(卷)·雜瘡毒門(門) 原文:以致項之前後結腫疼痛,初起身熱口渴者,用柴胡葛根湯清熱解毒;
2017-03-04 11 -
漢防已膏
【處方】漢防己1兩,野葛1兩半,犀角屑1兩,莽草2兩半,川烏頭1兩(去皮臍),吳茱萸1兩,川椒1兩(去目),丹參1兩半,躑躅花2兩,川升麻1兩,乾薑1兩,附子1兩(去皮臍),白芷2兩,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兩,桔梗1兩,巴豆的功效與作用1兩(
2017-03-04 7 -
腎衰病證概述
腎功能衰竭簡稱腎衰,它是對腎功能的評定,也有廣義與狹義兩方面概念。廣義的概念,慢性腎功能衰竭是各種慢性腎臟疾患腎功能惡化的結果,引起腎臟排泄分泌及調節機能的減退、水與電解質的紊亂和在普通的飲食下出現氮質血症。狹義的概念,在慢性腎功能不全
2017-03-04 12 -
紅靈酒
【處方】生當歸的功效與作用2兩,紅花的功效與作用1兩,花椒1兩,肉桂的功效與作用2兩,樟腦5錢,細辛5錢,乾薑1兩。【制法】上藥用95%酒精2市斤浸7天。【功能主治】活血,通絡,止痛。主凍瘡未潰,脫疽腐爛者。【用法用量】用時以棉花球蘸藥頻
2017-03-04 29 -
氣陰兩虛型急性腎衰竭(多尿期)
症狀:全身疲乏,腰酸,咽幹思飲,尿多清長,舌紅少津,脈細。 治則治法:益氣養陰,扶正固本。 中成藥:麥味地黃丸,口服,1次5g,1日2次。 方藥:參芪地黃東加減。太子參15g,黃芪30g,大黃15g,麥冬15g,石斛15g,山茱萸9g,
2017-03-04 18 -
黑白散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下:黑白散【處方】烏金石(燒紅,醋的功效與作用淬七遍,研為細末)寒水石(燒存性,研細)各等分【制法】上二味,另頓放。【功能主治】治產後兒枕大痛。【用法用量】臨服時,各取末4.5克,用粥飲湯送下。痛止便不可服,未止再
2017-03-04 11 -
火毒瘀滯型急性腎衰竭(少尿期)
症狀:尿點滴難出,或尿血、尿閉,高熱譫語,吐血、衄血,斑疹紫黑或鮮紅,舌質紫絳,苔黃焦或芒刺遍起,脈細數。 治則治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中成藥:①神犀丹,1日1粒,1日1次;②清開靈注射液,肌注,1次2支,1日3次。 方藥:清瘟敗毒
2017-03-04 13 -
熱毒熾盛型急性腎衰竭(少尿期)
症狀:尿量急劇減少,甚至閉塞不通,發熱不退,口幹欲飲,頭痛身痛,煩躁不安,舌質絳紅,苔黃幹,脈數。 治則治法:瀉火解毒。 中成藥:三黃片,口服,1次5片,1日3次。 方藥:黃連解毒東加減。黃連9g,黃柏9g,黃芩12g,梔子12g,金銀
2017-03-04 23 -
旱蓮丸
《種福堂公選良方》卷二:旱蓮丸【處方】旱蓮草(陰乾為末)【制法】以槐花煎湯,調炒米粉為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益氣清腸,涼血止血。治氣虛血熱,大便下血。【用法用量】每日服15克,以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5克煎湯下。二服即愈。【備註】本
2017-03-04 10 -
濕熱蘊結型急性腎衰竭(少尿期)
症狀:尿少尿閉,噁心嘔吐,口中尿臭,發熱口幹而不欲飲,頭痛煩躁,嚴重者可神昏抽搐,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降逆泄濁。 中成藥:尿毒清,口服,1次10g,1日3次。 方藥:黃連溫膽東加減。黃連6g,姜半夏9g,陳皮6g,枳
2017-03-04 10 -
氣脫津傷型急性腎衰竭(少尿期)
症狀:尿少或無尿,汗出黏冷,氣微欲絕,或喘咳息促,唇黑甲青,脈沉伏或細數。多見於吐瀉失水或失血之後。 治則治法:益氣養陰,回陽固脫。 中成藥:①參麥注射液10~6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1日1次;②參附注射液
2017-03-04 9 -
和血益氣湯
《蘭室秘藏》卷上:和血益氣湯【別名】地黃飲子(《東垣試效方》卷三)。【處方】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炙草 生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麻黃根各0.9克 酒當歸的功效與作用梢1.2克 酒知母 酒漢肪己 羌活各15克 酒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2.1克 升麻3克
2017-03-04 8 -
水氣型慢性腎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
症狀:主證:全身浮腫,尿量少。次證:心悸、氣促,甚則不能平臥。 治則治法:行氣利水。 中成藥:海昆腎喜膠囊、尿毒清顆粒等。 方藥:豬苓、澤瀉、茯苓皮、薏苡仁等。
2017-03-04 7 -
濕熱型慢性腎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
症狀:主證:噁心嘔吐,身重困倦,食少納呆,口幹,口苦。次症:脘腹脹滿,口中粘膩,舌苔黃膩。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 中成藥:黃葵膠囊等。 方藥:黃連、黃芩、大黃、枳實、竹茹等。
2017-03-04 7 -
黃土稻花湯
【處方】黃土(純黃無雜色者)1兩,稻花1合(搗熟入藥),人參的功效與作用5分,烏梅的功效與作用肉5分,廣橘皮4分,半夏的功效與作用(薑汁拌)5分,茯苓的功效與作用7分,甘草的功效與作用2分。【功能主治】暑風吐瀉,將成慢驚。【用法用量】新汲
2017-03-04 7 -
虎目湯
【處方】好樗根。【功能主治】便血及膿毒下血,經年瘦者。【用法用量】樗根即大眼桐,一名虎眼樹,一名山椿。虛極人,加人參的功效與作用等分。【摘錄】《普濟方》卷三十八引《仁存方》
2017-03-04 6 -
濕濁型慢性腎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
症狀:主症:噁心嘔吐,肢體困重,食少納呆。 次症:脘腹脹滿,口中粘膩,舌苔厚膩。 治則治法:祛濕化濁。 中成藥:海昆腎喜膠囊、尿毒清顆粒等。 方藥:法半夏、白術、陳皮、白蔻仁、春砂仁(後下)等。
2017-03-04 13 -
紅桃散
《普濟方》卷三六八:紅桃散【處方】石膏1兩,寒水石1兩,腦半字,麝半字。【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小兒夾驚傷寒,頭疼壯熱,涎潮,驚悸多哭,氣粗心煩;及治氣壅,膈節不通。【用法用量】燈心湯調下,量大小加減服之。【摘錄】《普濟方》卷三六八《
2017-03-04 7 -
槐花丸
《仙拈集》卷二:槐花丸【處方】槐花(炒焦)1兩,元胡(炒)1兩,地榆(焙)1兩,烏梅的功效與作用肉1兩。【制法】上為末,麵糊為丸,如綠豆的功效與作用大。【功能主治】腸風下血,紅白痢疾。【用法用量】每服20丸,黃酒的功效與作用送下;紅痢,蜜
2017-03-0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