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僵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退熱,止咳,化痰,鎮靜鎮驚,消腫,以及調節神經,多與脂肪代謝。治癲癇,高熱驚厥,流行性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氣管炎,遺尿,蕁麻疹,高血清膽甾醇等。一般作為白僵蠶的代用品。 【用法用量】製成片劑,每片0.3克,成人每日20
2017-03-12 2 -
紅黑二丸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止血。治跌打損傷,紅崩白帶,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浸酒或燉肉服。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跌打損傷:扛黑二丸一兩。泡酒服。 ②治婦女紅崩白帶:紅黑二丸五錢。燉肉服。 ③接骨拔彈:紅黑二丸、推屎蟲、桐子樹
2017-03-12 5 -
李樹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壯熱驚癇,腫毒潰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浴;或搗敷;或搗汁塗。 【各家論述】 1.《日華子本草》:治小兒壯熱,占疾,驚癎,作浴湯。 2.《滇南本草》:治金瘡水腫。 3.《中藥形
2017-03-12 11 -
南嶺黃檀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解毒消腫。主跌打瘀痛,外傷疼痛,癰疽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末撒敷;或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木材有行氣、止痛的功能。用於跌打瘀痛。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5 -
米團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接骨止血。主高熱無汗無名腫毒;黃水瘡;附骨疽;跌打骨折;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幹品研末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7 -
紅花寄生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濕;強筋骨;活血解毒。主風濕痹痛;腰膝酸痛;胃痛;乳少;跌打損傷;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外用:嫩枝葉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8 -
大九節鈴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解毒斂瘡。主骨折;刀槍傷;燒傷;癰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研末,3-6g。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 孕婦忌服。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3 -
大百解薯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理氣止痛;清熱解毒;止血。主痙攣性胃痛;腹痛;急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痢疾;跌打損傷;瘡癰腫毒;外傷出血;蛇咬傷;骨結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研末,1.5-3g。外用:適量,幹品研末撒患處;或鮮品搗敷。 摘
2017-03-12 7 -
胡麻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治禿髮,凍瘡。 ①《千金·食治》:生禿髮。 ②蘇軾《物類相感志》:身上生肉丁,擦之。 ③《綱目》:潤大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或研末。外用:研末調敷或酒浸塗擦。 附方 ①生眉毛:七月(采)烏麻花陰乾,末之,以生烏麻油漬之,二
2017-03-12 9 -
山檨葉泡花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消腫止痛。主風濕骨痛;跌打勞傷;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6 -
花酸苔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肺目咳;解毒散瘀消腫。主肺熱咳嗽;乳蛾;百日咳,癰瘡腫毒;燒燙傷;跌打瘀腫。 用法用量 外用:煎湯,6-9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搗汁塗;或幹品研末撒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4 -
豬鬃鳳尾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和胃止痛;利水消腫;止咳祛痰。主咳嗽痰多;胃脘疼痛;痢疾;水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止咳祛痰的功能。用於痰咳、痢疾。胃炎、腹痛等症。 【摘錄
2017-03-12 8 -
小粘藥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祛風除濕。主氣滯腹脹;風濕骨痛;跌打損傷;乳癰;瘡癤腫毒;刀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8 -
虎肚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治反胃吐食。 用法用量 內服:煨存性研末入丸、散。 附方 ①治反胃吐食:虎肚生者勿洗,存滓穢,新瓦固煆存性,入平胃散末一兩和勻,每白湯服三錢。(《保壽堂經驗方》) ②治翻胃,危篤之極:虎肚一具(泥裹煆過),母丁香三錢,沉香八錢
2017-03-12 22 -
星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主淋症;小便不利;跌打損傷;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用於尿道炎、跌打損傷、痢疾。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8 -
肋柱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主黃肝型肝炎;外感頭痛發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熱利濕功能,用於黃疸型肝炎,頭痛發熱等症。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5 -
鰻鱺魚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健脾補肺;益腎固沖;祛風除濕;解毒殺蟲。主五臟虛損;消化不良;小兒疳積;肺癆咳嗽;陽痿;崩漏帶下;腳氣水腫;風濕骨痛;腸風痢疾;瘡瘍痔瘺;瘧疾;腸道寄生蟲。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100-250g;或燒灰研末。外用:適量,燒存
2017-03-12 2 -
箭刀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健脾消食;除濕;止痛。主消化不良風;風濕關節痛;偏頭痛;瘡癤。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g;研粉,每次3-6g,每日2-3次。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6 -
鐵絲靈仙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解毒散結。主風濕痹痛;關節不利;瘡癤;腫毒;瘰鬁。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大劑量可用15-30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或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7 -
小紫含笑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行氣活血;清熱解毒。主肺熱咳嗽;氣滯胸痛;吐瀉;睾丸腫痛;風濕腰痛;跌打損傷;瘡癰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