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金狗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止血生肌。主瘡毒;乳癰;泄瀉;痢疾;風濕痹痛;淋證;水腫;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51 -
鯊魚肝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健脾補氣;養肝明目;解毒斂瘡。主眼結膜乾燥症;夜盲症;軟骨病;燙火傷;皮膚潰瘍;外傷創面久不愈。 用法用量 內服:鮮品煎湯,30-60g;魚肝油,10-30ml。外用:魚肝油適量,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4 -
七葉薯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辛、微甘、苦,涼。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消腫止痛。 產後腹痛,通經,肺結核,咳血。塊根2~3錢,水煎服或燉豬骨服。 跌打損傷:塊根3~5錢,水煎服,並用鮮塊根搗爛外敷。
2017-03-12 14 -
柘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主虛損;婦女崩中血結;瘧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60g。外用:適量,煎水洗。 【各家論述】《日華子本草》:治婦人崩中血結,瘧疾。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4 -
榆白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祛痰;消腫解毒。主小便不利;淋濁;帶下;咳喘痰多;失眠;內外出血,難產胎死不下;癰鬁;禿瘡;疥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研末調敷。
2017-03-12 6 -
金鐘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結。主感冒發熱;目赤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克;鮮品加倍。外用:適量,煎水洗。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葉、果殼:味苦、性溫。有清熱解毒、祛濕瀉火的作用。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7 -
西南文殊蘭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通絡止痛;清熱解毒。主跌打損傷;骨折;關節痛;牙痛;惡瘡腫毒;痔瘡;帶狀皰疹;牛皮癬。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絞汁塗;或炒熱敷。內服:煎湯服,3-9g。 注意 內服宜慎。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有行血散
2017-03-12 28 -
榆仁醬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溫中行氣;殺蟲。主心腹冷痛;蟲積腹痛;瘡癬。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水沖。外用:適量,塗敷。 注意 姚呆成《食物本草》:不宜多食。 各家論述 《食療本草》:能助肺氣,殺諸蟲,下氣,令人能食。又心腹間惡氣, 內消之, 陳者尤良。
2017-03-12 10 -
鐵牛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解毒。主風濕痹痛;勞傷腰痛;跌打損傷;咽喉腫痛;牙痛;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研末,0.6-0..9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8 -
菘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解熱除煩;生津止渴;清肺消痰;通利腸胃。主肺熱咳嗽;便秘;消渴;食積;丹毒;漆瘡。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煮食或搗汁飲。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 脾胃虛寒,大便溏薄者慎服。1.《綱目》:氣虛胃冷人多食,噁心吐沫。 2.《隨息居
2017-03-12 8 -
山蒼子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理氣散結;解毒消腫;止血。主癰疽腫痛;乳癰;蛇蟲咬傷;外傷出血;腳腫;慢性氣管炎。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葉搗敷;或水煎溫洗全身。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9 -
馬桑寄生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化痰開竅;活血止痛。主風濕痹痛;腰膝酸痛;精神分裂症;偏頭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g。或製成注射劑用。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5 -
梧桐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調經止血;解毒療瘡。主風濕關節疼痛;吐血;腸風下血;有經不調;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搗汁。外用:搗敷。
2017-03-12 28 -
象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解毒生肌。主胃熱嘔吐;泄瀉膿血;臁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適量;或燒灰酒沖,3-6g。外用:適量,燒灰塗敷。 【各家論述】《綱目》:解毒。
2017-03-12 9 -
落霜紅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肺;解毒;斂瘡。主肺癰;燙傷;瘡瘍潰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絞汁塗。 附方 ①治肺癰:落霜紅鮮根一至二兩。水煎服。②治燙傷:落霜紅鮮根皮搗爛絞汁塗。③治瘡瘍潰爛:落霜紅鮮根一至二兩。水煎服
2017-03-12 10 -
沉香溫胃丸的功效與作用
沉香,歸脾、胃、腎、肺經。溫中散寒,善於行氣止痛,降逆止嘔,溫胃之良藥。治療中焦氣弱,脾胃受寒,飲食不美,氣不調和,臟腑積冷,心腹疼痛,大便滑泄,腹中雷鳴,霍亂吐瀉,手足厥逆,便利無度,及下焦陽虛,臍腹冷痛,或傷寒陰濕,形氣沉困,自汗等
2017-03-12 14 -
五味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散瘀止痛。主跌打損傷;風濕骨痛;急性腸胃炎;過敏性皮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研末,1.5-3g。外用:適量,浸酒搽;或研末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7 -
野山螞蟥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利水;解瘡毒。主水腫聚起;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外用:煎水洗。 附方 ①治遍身暴腫:野山螞蟥三錢,土大黃二錢,蕎子蓮二錢。水煎,內服少許;其餘藥汁洗擦全身。②治瘡毒:野山螞蟥,煎水洗患處。 摘錄 《中華
2017-03-12 8 -
尼泊爾鳶尾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殺蟲。主腸癰;食物中毒引起的瀉痢;蟲牙;蛔蟲和蟯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泡酒;或入丸、散。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6 -
絲瓜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金瘡;癰腫;疔瘡;坐板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搗敷。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曬乾為末,治金瘡疼。 2.《分類草藥性》:塗疔瘡,退火毒,消腫。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