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治療新生兒肺透明膜病有妙招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HMD)又稱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系指出生後不久即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青紫、呼氣性呻吟、吸氣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 主要見於早產兒, 為早產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病情嚴重者, 3天內會死亡, 因此不管是醫院或者家屬, 對於患有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嬰兒均應積極處理治療, 力爭度過3天就存活有望, 有恢復的可能。

應採取綜合急救措施使患兒度過極期, 帶新生兒能產生足量的肺表面活性物質時, 病情可望恢復。 治療的重點是:①糾正缺氧;②表面活性物質療法;③其他對症和支持治療。

1、注意保暖, 保證體溫在36~37℃, 暖箱相對濕度50%左右。 用監護儀監測體溫、呼吸、心率, 經皮測PO2、PCO2和pH。

2、應進行血氧和生命體征監測, 使PaO2維持在6.7~9.8kPa(50~70mmHg)、SaO2維持在87%~95%之間, 過高可導致早產兒氧中毒, 引起視網膜病和支氣管肺發育不良。

3、儘早使用鼻塞維持氣道正壓呼吸(CPAP), 壓力以5~10cmH2O(0.49~0.98kPa)為宜, 如壓力過高可影響排出, 發生肺氣壓傷和心博儲量降低。

4、儘早應用表面活性物質製劑, 天然製劑療效優於人工合成製劑, 常用PS製劑。 每次劑量為60~200mg/kg, 經氣管內給藥, 可用 2-4次。

5、嚴重缺氧出現抽搐時, 用20%甘露醇5ml/(kg?次), 靜脈注射。

6、呼吸衰竭時, 及時用山梗菜鹼或可拉明。

7、在使用呼吸機時或治療後恢復期, 由於肺小動脈痙攣解除, 肺動脈壓力降低至低於主動脈壓力, 可出現由左向右分流, 分流量大時可導致心衰及肺水腫,

尤其是在體重7天者則0.2mg/kg, 12及36小時後再各用1次;本藥口服效果差, 如經心導管直接滴入動脈導管口, 則療效更佳。 用藥無效時應考慮手術結紮。

8、經常清除咽部粘液, 保持呼吸道通暢。

9、每日靜脈補液40-80ml/kg。 熱量應充足, 危重期應由靜脈補充熱量;病情好轉後由消化道餵養。

注意:防治併發症

1、氣漏:

氣漏多由於機械通氣時吸氣峰壓或平均氣道壓(MAP)過高所致。 由於肺泡壁受損, 氣體溢至肺間質, 引起間質性肺氣腫, 可進而發展為縱隔氣腫或氣胸。 氣漏發生後呼吸困難明顯加重, 且不能以肺透本身或其他原因如肺部感染等來解釋, 胸部X線攝片可明確診斷。 自從加強呼吸管理, 注意調控呼吸機參數以及使用PS替代療法後,

本病已明顯減少。

2、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PD):

屬慢性肺部疾病, 與正壓人工通氣所致氣壓傷、高濃度持續給氧、肺發育不成熟等因素密切相關。 早產兒胎齡越小, 吸氧時間越長, 發病率越高。 一般認為生後1周內接受機械通氣, 其後需給氧28天以上, 胸片持續見肺部廣泛陰影, 即已發生本病。 臨床表現為慢性持續性或進行性呼吸功能不全, 低氧、二氧化碳瀦留及對氧和呼吸機的依賴。 肺部X線征主要為密度增高、支氣管充氣影, 隨病情發展出現肺過度擴張、透亮區伴條索狀肺不張。 本病無特殊治療, 應強調綜合療法, 包括加強呼吸和迴圈管理, 適當使用β2受體興奮劑如沙丁胺醇。 皮質激素可改善肺功能, 減輕呼吸道水腫並延緩肺實質病變,

有助於撤離呼吸機。 防治感染、適當利尿及控制入液總量亦很重要, 後期可輔以物理治療。

3、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

又稱晶狀體後纖維增生症, 是一種增生性眼底病, 多發生於接受機械通氣和氧療的早產兒。 肺透患者接受氧療時間長, 罹患此症者甚多, 是早產兒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 過去對此症無特殊療法, 僅強調控制病情發展、使用擴瞳藥和局部應用激素等, 療效均不能肯定。 近年來國外及國內一些設備先進的醫院已開展用冷凍或雷射技術治療ROP, 早產兒在生後2-3周開始定期檢查眼底, 如發現毛細血管增生並達到一定範圍, 即採用冷凍或鐳射手術, 封閉網膜邊緣的新生血管或切割玻璃體, 可有效阻止病情進展,

效果良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