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方劑>正文

龍齒散

龍齒散 《聖惠》卷二十七:龍齒散

【處方】龍齒1兩,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半兩(炙微赤, 銼), 黃耆1兩(銼), 麥門冬1兩(去心), 熟幹地黃1兩,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乾薑半兩(炮裂, 銼),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1兩(搗碎, 炒令黃燥)。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虛勞, 不汗出而悶, 心悸虛煩, 脈結。

【用法用量】每服4錢, 以水1中盞, 加大棗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3枚, 煎至6分, 去滓, 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二十七

《聖惠》卷十七:龍齒散

【處方】龍齒1兩, 人參1兩(去蘆頭), 白鮮皮3分, 川升麻3分, 葳蕤3分, 秦艽3分(去苗), 川大黃1兩(銼碎, 微炒), 石膏1兩半, 川芒消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熱病, 心肺熱壅, 狂言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5錢, 以水1中盞, 煎至6分, 去滓, 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十七

《聖惠》卷七十八:龍齒散

【處方】龍齒3兩, 遠志的功效與作用(去心)1兩, 人參(去蘆頭)1兩, 茯神1兩, 熟幹地黃1兩, 甘草(炙微赤, 銼)1兩,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銼, 微炒)1兩,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藥1兩, 麥門冬(去心, 焙)1兩, 牡蠣的功效與作用(燒為粉)1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產後髒氣虛, 心神驚悸, 不自覺知, 言語錯誤, 志意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3錢, 以水1中盞, 加竹葉2-7片, 生薑的功效與作用半分, 大棗3枚, 煎至6分, 去滓, 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七十八

《聖惠》卷八十二:龍齒散

【別名】龍齒湯

【處方】龍齒1分, 川大黃半兩(銼碎, 微炒), 梔子仁1分, 樸消3分,

枳殼1分(麩炒微黃, 去瓤), 甘草1分(炙微赤, 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小兒百日以來, 結實壯熱兼驚。

【用法用量】龍齒湯(《聖濟總錄》卷一六八)。

【摘錄】《聖惠》卷八十二

《聖惠》卷八十五:龍齒散

【處方】龍齒1分(細研), 蘆薈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1分(細研), 朱砂1分(細研),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1分(去須), 赤石脂1分, 鐵粉1分, 牡蠣1分(燒為粉)。

【制法】上為細散, 都研令勻。

【功能主治】小兒驚熱, 下瀉不定, 兼渴;下痢煩滿。

【用法用量】每服1字、不拘時候, 以溫水調下。

【摘錄】《聖惠》卷八十五

《聖惠》卷八十五:龍齒散

【別名】龍齒飲

【處方】龍齒半兩(細研), 鉤藤半兩,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半兩, 蟬殼2-7枚(微炒), 黃丹1分, 甘草1分(炙微赤, 銼), 鐵粉1分(細研), 朱砂1分(細研), 川大黃1分(銼碎, 微炒)。

【制法】上為末,

入研了藥令勻。

【功能主治】小兒天釣, 手腳掣動, 眼目不定, 有時笑啼或嗔怒, 爪甲皆青。

【用法用量】龍齒飲(《聖濟總錄》卷一七二)。

【摘錄】《聖惠》卷八十五

《聖濟總錄》卷一一四:龍齒散

【處方】龍齒半兩, 人參半兩, 遠志(去心)半兩, 白茯苓(去黑皮)半兩, 麥門冬(去心, 焙)半兩, 丹砂(研)1分, 鐵粉(研末, 飛)1分, 龍腦(研)1分, 牛黃(研)1分, 麝香的功效與作用(研)1分。

【制法】上為散, 再同研勻細。

【功能主治】腎虛, 熱毒乘虛攻耳, 致耳內常鳴如蟬聲。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匕, 食後、夜臥溫熟水調下, 日3次。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一四

《聖惠》卷十:龍齒散

【處方】龍齒3分, 前胡2分(去蘆頭), 犀角屑半兩, 木通半兩(銼), 子芩半兩, 甘草1分(炙微赤, 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傷寒陽痙, 通身大熱。

【用法用量】每服5錢,

以水1大盞, 煎至5分, 去滓, 加牛黃末1字, 攪令勻, 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十

《聖濟總錄》卷一七二:龍齒散

【處方】龍齒(燒, 研)1分, 龍腦(銼)1分, 桔梗(炒)1分, 白茯苓(去黑皮)1分, 桂(去粗皮)1分, 麝香(研)1分, 蜣螂3枚(去翅足, 炙焦)。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退熱。 主小兒幹疳, 腹脹氣急。

【用法用量】1-2歲兒每服半錢匕, 用溫水調下;3-4歲兒1錢匕, 空心、午後服。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七二

《聖濟總錄》卷一七三:龍齒散

【處方】龍齒半兩, 丁香1分, 黃連(去須)半兩, 胡粉(炒)半兩, 赤茯苓(去黑皮)半兩, 枳殼(去瓤, 麩炒)1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疳痢, 或口內生瘡。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匕, 食前粥飲調下, 或加牛黃1錢亦得。

有鮮血, 加蕪荑1分。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七三

《本事》卷十:龍齒散

【處方】羌活(去蘆)、龍齒、蟬殼(去頭足)、鉤藤(有鉤子者)、茯苓(去皮)、人參(去蘆)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拗哭, 肚痛驚熱。

【用法用量】《嬰童百問》本方用法:加薑、棗, 煎服。

【各家論述】《本事方釋義》:龍齒氣味涼澀, 入足厥陰, 蟬殼氣味甘鹹寒, 入足少陽厥陰, 鉤藤氣味甘微寒, 入足厥陰;羌活氣味辛甘平, 入足太陽;茯苓氣味甘平淡滲, 入足陽明, 人參氣味甘溫, 入足陽明。 小兒無故拗哭, 亦因肝風內動, 脾胃不和所致, 故以風藥泄其風而鎮補之藥護其中也。

【摘錄】《本事》卷十

《聖惠》卷八十二:龍齒散

【處方】龍齒半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 焙), 赤芍的功效與作用藥1分, 川升麻1分, 川大黃1分(銼碎, 微炒), 甘草1分(炙微赤, 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小兒驚啼煩熱, 眠臥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錢, 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頻服。

【摘錄】《聖惠》卷八十二

《聖濟總錄》卷二十八:龍齒散

【處方】龍齒(研)半兩,丹砂(研)半兩,牛黃1分,馬牙消1兩,地龍(炒)1兩,麝香1錢(研)。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傷寒心熱,狂妄,精神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以生薑、蜜水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聖濟總錄》卷二十八

《赤水玄珠》卷二十五:龍齒散

【處方】龍齒、蟬蛻、鉤藤、羌活、茯苓、人參、天麻的功效與作用、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全蠍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拗哭、肚疼、驚熱。

【用法用量】燈心湯調下。

【摘錄】《赤水玄珠》卷二十五

《醫統》卷六十四引《經驗方》:龍齒散

【處方】龍齒(煆存性)3錢,人齒(煆存性)3錢,人參1兩,枸杞的功效與作用子的功效與作用1兩,破故紙1兩,牛膝1兩,沉香1兩,石燕1升(煆),旱蓮草2兩,青鹽2兩,小茴香半兩,升麻半兩,麝香(研)半兩,花椒3錢,當歸7錢半,桂枝2錢半。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長牙固齒。主

【用法用量】日擦3次,良久漱之。有津咽下亦不妨。

【摘錄】《醫統》卷六十四引《經驗方》

《普濟方》三七八:龍齒散

【處方】茯苓2分,龍齒2分,鉤藤1分,芍藥1分,黃芩的功效與作用1分,甘草半分,蚱蟬2枚(去翅足,炙),牛黃2大豆大(新)。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癇極。

【用法用量】加竹瀝1合研,候湯欲成下;以東流水2鬥,銀器煮金10兩,銀器煮銀10兩,取3升,入藥,煎取1升半,間乳細細與服。此療未出月小兒,大即加藥。

【摘錄】《普濟方》三七的功效與作用八

《普濟方》卷三七七:龍齒散

【處方】麻黃(去節)4兩,大黃4兩,牡蠣(熬)4兩,黃芩4兩,寒水石8兩,白石脂8兩,石膏(研)8兩,赤石脂8兩,紫石英8兩,滑石(研)8兩,人參3兩,桂心3兩,蛇蛻皮1兩(炙),龍齒6兩(研),甘草3兩(炙),(一方無麻黃、龍齒、蛇蛻皮)。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大人小兒風癇卒倒,嘔沫不省。

【用法用量】以藥8兩,用一薄絹袋盛散藥,用水1升5合,煮取7合,絞去滓,頓服之。1日2次。少小百日服1合,熱多者1日2次,3-5日1服亦得。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蔥、熱面、蕎麥、豬肉、蒜、粘食。

【摘錄】《普濟方》卷三七七

《普濟方》卷四○一引《傅氏活嬰方》:龍齒散

【處方】石膏、人參、龍齒、朱砂、麝香、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客杵,夜啼、驚悸。

【用法用量】每服1字,金銀薄荷的功效與作用湯點服。

【摘錄】《普濟方》卷四○一引《傅氏活嬰方》

《永樂大典》卷一○三三引《方便集》:龍齒散

【處方】龍齒半兩,赤茯苓3兩,遠志(去心取皮)半兩,茯神(去木)半兩,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曲半兩,甘草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和勻。

【功能主治】鎮心。主尿血澀痛因驚則甚。

【用法用量】每服1大錢,水1小盞,加生薑3片,蔥1莖,與熟水同煎,食後,臨臥溫涼服。

【摘錄】《永樂大典》卷一○三三引《方便集》

《袖珍》卷四引《澹寮》:龍齒散

【處方】蟬殼(去翅足,洗泥上)、鉤藤(有鉤子者)、龍齒、茯苓(去皮)、人參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夜哭不住。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半盞,煎服。

【摘錄】《袖珍》卷四引《澹寮》

《聖惠》卷四:龍齒散

【處方】龍齒1兩,遠志半兩(去心),茯神1兩,防風半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人參3分(去蘆頭),麥門冬3分(去心),羚羊角屑3分。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心臟風虛,驚悸失常,或喜或怒,神思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四

《聖惠》卷三十四:龍齒散

【處方】龍齒2兩,黃礬2兩,白石脂2兩,桂心1分,芎藭半兩,皂莢刺1兩(銼,微炒)。

【制法】上為末,不津器中盛之。

【功能主治】牙齒根宣露挺出,爛肉,黑血不止,疼痛搖動,臭氣,欲脫落。

【用法用量】每食後,用少許貼之。有津勿咽。

【摘錄】《聖惠》卷三十四

《衛生總微》卷三:龍齒散

【處方】龍齒。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驚熱如火;溫壯。

【用法用量】調服;或以爛龍角研濃汁,每服1-2合。

【摘錄】《衛生總微》卷三

《聖濟總錄》卷一六九:龍齒散

【處方】龍齒2錢,丹砂半分,鉛白霜3錢,天南星(水浸7日,逐日換水,薄切曬乾為末)5錢,龍腦少許。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急驚風,及四時傷寒,渾身壯熱,唇口焦幹,兩目翻露,搐搦昏迷。

【用法用量】每服1字匕,蔥白、金銀湯調下。3服後汗出立愈。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六九

《聖惠》卷十四:龍齒散

【處方】龍齒1兩,子芩3分,防風3分(去蘆頭),茯神3分,川升麻半兩,大青半兩,人參3分(去蘆頭),石膏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傷寒後心虛驚悸,煩熱口幹,頭項時疼。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加竹瀝半合,攪勻,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十四

《聖惠》卷四:龍齒散

【處方】龍齒3分(細研如粉),漢防己3分,麥門冬3分(去心),黃耆3分(銼),人參1兩(去蘆頭),獨活1兩,羚羊角屑1兩,甘草3分(炙微赤,銼),細辛3分,桂心3分,生幹地黃1兩,遠志3分(去心),白茯苓1兩,杏仁的功效與作用49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心風,恍惚驚恐,心氣不安。

【用法用量】先以水1大盞,加銀1兩,煎至6分,去銀;次加藥末4錢,又煎至4分,去滓;加竹瀝半合,更煎1-2沸,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四

《聖惠》卷十一:龍齒散

【處方】龍齒2兩,犀角屑1兩,川升麻1兩,茯神1兩半,玄參1兩,麥門冬1兩(去心,焙),甜竹根3分(銼),赤芍藥1兩半,馬牙消1兩,生幹地黃2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傷寒心熱,狂言恍惚,臥不安席。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十一

《聖惠》卷十:龍齒散

【處方】龍齒1兩,前胡1兩(去蘆頭),犀角屑半兩,牛黃半分(別研),麥門冬2兩(去心,焙)。

【制法】上為細散,入牛黃同研令勻。

【功能主治】傷寒陽痙,通體大熱,心神煩悸。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竹瀝調下,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十

《聖惠》卷八十五:龍齒散

【處方】龍齒1兩,鉤藤3分,川升麻3分,子芩3分,防風3分(去蘆頭),犀角屑3分,麥門冬1兩(去心,焙),川芒消1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小兒壯熱發癇,心神驚悸,多啼,或吐白沫。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加竹葉7片,煎至5分,去滓,分作2服,日4次。

【摘錄】《聖惠》卷八十五

《聖惠》卷四:龍齒散

【處方】龍齒半兩(細研),朱砂1兩(細研如粉),牛黃1分(研入),細辛1兩,龍腦1分(細研),犀角屑1兩,防風1兩(去蘆頭),羌活1兩,荊芥1兩,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天竺黃1兩(細研),茯神1兩,沙參1兩(去蘆頭),天麻1兩,川升麻1兩,子芩1兩,麥門冬1兩(去心,焙),羚羊角屑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甘菊花的功效與作用半兩。

【制法】上為細散,入研了藥令勻。

【功能主治】心臟風熱,心神恍惚,煩躁多驚,不得眠臥。

【用法用量】每服1錢,食後煎竹時湯調下。

【摘錄】《聖惠》卷四

《朱氏集驗方》卷十一:龍齒散

【處方】龍齒、茯苓、白附子(炮)、蟬蛻、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驚悸夜啼。

【用法用量】每服1小錢,臨臥薄荷湯下。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十一

《聖惠》卷八十五:龍齒散

【處方】龍齒1兩(細研),犀角屑1兩,茯神1兩,人參1兩(去蘆頭),牛黃1分(細研),蟬殼1分(微炒),赤石脂1兩,黃芩3分,牡蠣粉3分,川升麻3分。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小兒驚熱,心神煩亂,手足縮掣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不拘時候。以荊芥、薄荷湯調下。

【摘錄】《聖惠》卷八十五

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頻服。

【摘錄】《聖惠》卷八十二

《聖濟總錄》卷二十八:龍齒散

【處方】龍齒(研)半兩,丹砂(研)半兩,牛黃1分,馬牙消1兩,地龍(炒)1兩,麝香1錢(研)。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傷寒心熱,狂妄,精神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以生薑、蜜水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聖濟總錄》卷二十八

《赤水玄珠》卷二十五:龍齒散

【處方】龍齒、蟬蛻、鉤藤、羌活、茯苓、人參、天麻的功效與作用、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全蠍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拗哭、肚疼、驚熱。

【用法用量】燈心湯調下。

【摘錄】《赤水玄珠》卷二十五

《醫統》卷六十四引《經驗方》:龍齒散

【處方】龍齒(煆存性)3錢,人齒(煆存性)3錢,人參1兩,枸杞的功效與作用子的功效與作用1兩,破故紙1兩,牛膝1兩,沉香1兩,石燕1升(煆),旱蓮草2兩,青鹽2兩,小茴香半兩,升麻半兩,麝香(研)半兩,花椒3錢,當歸7錢半,桂枝2錢半。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長牙固齒。主

【用法用量】日擦3次,良久漱之。有津咽下亦不妨。

【摘錄】《醫統》卷六十四引《經驗方》

《普濟方》三七八:龍齒散

【處方】茯苓2分,龍齒2分,鉤藤1分,芍藥1分,黃芩的功效與作用1分,甘草半分,蚱蟬2枚(去翅足,炙),牛黃2大豆大(新)。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癇極。

【用法用量】加竹瀝1合研,候湯欲成下;以東流水2鬥,銀器煮金10兩,銀器煮銀10兩,取3升,入藥,煎取1升半,間乳細細與服。此療未出月小兒,大即加藥。

【摘錄】《普濟方》三七的功效與作用八

《普濟方》卷三七七:龍齒散

【處方】麻黃(去節)4兩,大黃4兩,牡蠣(熬)4兩,黃芩4兩,寒水石8兩,白石脂8兩,石膏(研)8兩,赤石脂8兩,紫石英8兩,滑石(研)8兩,人參3兩,桂心3兩,蛇蛻皮1兩(炙),龍齒6兩(研),甘草3兩(炙),(一方無麻黃、龍齒、蛇蛻皮)。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大人小兒風癇卒倒,嘔沫不省。

【用法用量】以藥8兩,用一薄絹袋盛散藥,用水1升5合,煮取7合,絞去滓,頓服之。1日2次。少小百日服1合,熱多者1日2次,3-5日1服亦得。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蔥、熱面、蕎麥、豬肉、蒜、粘食。

【摘錄】《普濟方》卷三七七

《普濟方》卷四○一引《傅氏活嬰方》:龍齒散

【處方】石膏、人參、龍齒、朱砂、麝香、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客杵,夜啼、驚悸。

【用法用量】每服1字,金銀薄荷的功效與作用湯點服。

【摘錄】《普濟方》卷四○一引《傅氏活嬰方》

《永樂大典》卷一○三三引《方便集》:龍齒散

【處方】龍齒半兩,赤茯苓3兩,遠志(去心取皮)半兩,茯神(去木)半兩,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曲半兩,甘草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和勻。

【功能主治】鎮心。主尿血澀痛因驚則甚。

【用法用量】每服1大錢,水1小盞,加生薑3片,蔥1莖,與熟水同煎,食後,臨臥溫涼服。

【摘錄】《永樂大典》卷一○三三引《方便集》

《袖珍》卷四引《澹寮》:龍齒散

【處方】蟬殼(去翅足,洗泥上)、鉤藤(有鉤子者)、龍齒、茯苓(去皮)、人參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夜哭不住。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半盞,煎服。

【摘錄】《袖珍》卷四引《澹寮》

《聖惠》卷四:龍齒散

【處方】龍齒1兩,遠志半兩(去心),茯神1兩,防風半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人參3分(去蘆頭),麥門冬3分(去心),羚羊角屑3分。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心臟風虛,驚悸失常,或喜或怒,神思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四

《聖惠》卷三十四:龍齒散

【處方】龍齒2兩,黃礬2兩,白石脂2兩,桂心1分,芎藭半兩,皂莢刺1兩(銼,微炒)。

【制法】上為末,不津器中盛之。

【功能主治】牙齒根宣露挺出,爛肉,黑血不止,疼痛搖動,臭氣,欲脫落。

【用法用量】每食後,用少許貼之。有津勿咽。

【摘錄】《聖惠》卷三十四

《衛生總微》卷三:龍齒散

【處方】龍齒。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驚熱如火;溫壯。

【用法用量】調服;或以爛龍角研濃汁,每服1-2合。

【摘錄】《衛生總微》卷三

《聖濟總錄》卷一六九:龍齒散

【處方】龍齒2錢,丹砂半分,鉛白霜3錢,天南星(水浸7日,逐日換水,薄切曬乾為末)5錢,龍腦少許。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急驚風,及四時傷寒,渾身壯熱,唇口焦幹,兩目翻露,搐搦昏迷。

【用法用量】每服1字匕,蔥白、金銀湯調下。3服後汗出立愈。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六九

《聖惠》卷十四:龍齒散

【處方】龍齒1兩,子芩3分,防風3分(去蘆頭),茯神3分,川升麻半兩,大青半兩,人參3分(去蘆頭),石膏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傷寒後心虛驚悸,煩熱口幹,頭項時疼。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加竹瀝半合,攪勻,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十四

《聖惠》卷四:龍齒散

【處方】龍齒3分(細研如粉),漢防己3分,麥門冬3分(去心),黃耆3分(銼),人參1兩(去蘆頭),獨活1兩,羚羊角屑1兩,甘草3分(炙微赤,銼),細辛3分,桂心3分,生幹地黃1兩,遠志3分(去心),白茯苓1兩,杏仁的功效與作用49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心風,恍惚驚恐,心氣不安。

【用法用量】先以水1大盞,加銀1兩,煎至6分,去銀;次加藥末4錢,又煎至4分,去滓;加竹瀝半合,更煎1-2沸,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四

《聖惠》卷十一:龍齒散

【處方】龍齒2兩,犀角屑1兩,川升麻1兩,茯神1兩半,玄參1兩,麥門冬1兩(去心,焙),甜竹根3分(銼),赤芍藥1兩半,馬牙消1兩,生幹地黃2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傷寒心熱,狂言恍惚,臥不安席。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十一

《聖惠》卷十:龍齒散

【處方】龍齒1兩,前胡1兩(去蘆頭),犀角屑半兩,牛黃半分(別研),麥門冬2兩(去心,焙)。

【制法】上為細散,入牛黃同研令勻。

【功能主治】傷寒陽痙,通體大熱,心神煩悸。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竹瀝調下,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聖惠》卷十

《聖惠》卷八十五:龍齒散

【處方】龍齒1兩,鉤藤3分,川升麻3分,子芩3分,防風3分(去蘆頭),犀角屑3分,麥門冬1兩(去心,焙),川芒消1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小兒壯熱發癇,心神驚悸,多啼,或吐白沫。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加竹葉7片,煎至5分,去滓,分作2服,日4次。

【摘錄】《聖惠》卷八十五

《聖惠》卷四:龍齒散

【處方】龍齒半兩(細研),朱砂1兩(細研如粉),牛黃1分(研入),細辛1兩,龍腦1分(細研),犀角屑1兩,防風1兩(去蘆頭),羌活1兩,荊芥1兩,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天竺黃1兩(細研),茯神1兩,沙參1兩(去蘆頭),天麻1兩,川升麻1兩,子芩1兩,麥門冬1兩(去心,焙),羚羊角屑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甘菊花的功效與作用半兩。

【制法】上為細散,入研了藥令勻。

【功能主治】心臟風熱,心神恍惚,煩躁多驚,不得眠臥。

【用法用量】每服1錢,食後煎竹時湯調下。

【摘錄】《聖惠》卷四

《朱氏集驗方》卷十一:龍齒散

【處方】龍齒、茯苓、白附子(炮)、蟬蛻、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驚悸夜啼。

【用法用量】每服1小錢,臨臥薄荷湯下。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十一

《聖惠》卷八十五:龍齒散

【處方】龍齒1兩(細研),犀角屑1兩,茯神1兩,人參1兩(去蘆頭),牛黃1分(細研),蟬殼1分(微炒),赤石脂1兩,黃芩3分,牡蠣粉3分,川升麻3分。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小兒驚熱,心神煩亂,手足縮掣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不拘時候。以荊芥、薄荷湯調下。

【摘錄】《聖惠》卷八十五

相關文章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