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茴香子(微炒)木香 桂(去粗皮)檳榔(銼)桃仁的功效與作用(湯浸, 去皮、尖、雙仁, 研)各30克 萊菔子 京三棱(煨, 銼)青橘皮(湯, 去白, 焙)各25克 厚樸的功效與作用(去粗皮, 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汁炙香熟)30克
【制法】上藥丸味, 搗羅為末, 拌勻, 酒煮麵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行滯氣, 消脹滿。 治腹脅氣滯, 脹滿疼痛。
【用法用量】每次20~30丸, 空腹時用溫酒或生薑湯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六十七
《聖濟總錄》卷四十七:降氣丸【處方】牽牛子20兩(炒熟, 取面10兩), 補骨脂的功效與作用10兩, 蓽澄茄10兩, 檳榔(銼)2兩,
【制法】上為末, 水煮麵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降陽氣於下, 使陰氣上升, 升降無礙, 陰陽調攝, 飲食運化, 諸疾不生。 主噦逆噁心, 氣不下降。
【用法用量】每服50丸, 溫熟水送下, 不拘時候。
【摘錄】《聖濟總錄》卷四十七
《普濟方》卷三二○:降氣丸【處方】枳殼(去瓤, 炮)2兩, 橘皮(去瓤)2兩, 木香3錢半。
【制法】上為細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心腹脹悶, 不下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50丸, 食後用姜、卜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二○
《普濟方》卷三六二:降氣丸【處方】牛蒡子半兩, 梔子仁半兩,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微赤, 銼)半兩, 川消半兩, 郁金半兩, 枳殼1分(麩炒微黃, 去瓤), 龍腦半兩(研)。
【制法】上為末, 麵糊為丸, 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清膈。
【用法用量】每服2-3丸, 用薄荷的功效與作用水化下, 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三六二
《麻症集成》卷三:降氣丸【處方】陳皮的功效與作用(鹽水煮, 焙乾)、黃連的功效與作用(酒炒)、黃芩的功效與作用(酒炒)、蘇子(炒)、杏仁的功效與作用、蔞仁、甘草。
【制法】上為細末, 麵糊為丸。
【功能主治】麻疹沒後肺熱, 氣熱喘息。
【用法用量】食後熱湯送下。
【摘錄】《麻症集成》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