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噤口型痢疾

證候表現:《準繩》雲:痢不納食, 或湯藥入口, 隨即吐出, 俗名噤口。

釋名:《準繩》雲:痢不納食, 或湯藥入口, 隨即吐出, 俗名噤口。

病因病機:多因邪留胃氣, 伏而不宣, 脾氣澀而不布, 故嘔逆而食不得入也。

處方:按:張石頑遵《證治準繩》, 而代為之擬治法, 而歸重于胃氣虛冷, 脾胃虛弱兩條。 曰:丹溪用人參、黃連呷法。 但石蓮子真者絕少, 乃粵中草實偽充, 大苦大寒, 予嘗以藕汁煮熟, 稍加砂糖頻服, 兼進多年陳米稀糜, 調其胃氣, 必效。 即石蓮子之意也。 古治噤口痢, 多有用黃連者, 苦而且降, 不能開提, 非胃虛所宜。 大抵初痢噤口為熱瘀在胃口,

故宜苦燥。 若久痢口噤不食, 此胃氣告匱, 非比初痢噤口尚有濁氣可破、積沫可驅, 惟大劑參、術佐以茯苓、炙甘草、藿木香、煨幹葛之屬, 大補胃氣, 兼行津液乃可耳。 但得胃氣一轉, 飲食稍進, 便宜獨參湯略加陳皮, 或制香附, 緩緩調補, 兼疏滯氣, 方為合劑。 如茯苓之淡滲, 木香之耗氣, 幹葛之行津, 皆當屏除也。 朱丹溪用人參、黃連、粳米、姜汁煎湯, 細細呷之, 神效。 如吐再作服之, 但得一呷下嚥便開。 按:此主治濕熱在胃者也。 楊仁齋用參苓白術散加石菖蒲, 以地道粳米飲乘熱調下, 或用人參、茯苓、石蓮子肉入些菖蒲與之。 按:此主治胃虛者也。 戴複庵用治中東加木香半錢, 或砂仁一錢。 此主治胃寒而氣逆者也。

治則治法:《準繩》雲:在下則纏綿,

在上則嘔食。 當認其寒則溫之, 熱則清之, 虛則補之。

病因病機:凡邪在胸膈, 必然痞滿。 虛亦痞滿, 然總不若實滿之甚也。 周慎齋曰:下痢以胃氣為本。 胃失生長, 故惡物而不欲食。 無分何物與之遂獲愈者, 胃氣勝故也。 有患痢, 晝夜不及數度, 反發熱, 心下痞悶, 不能食而嘔。 其有晝夜不止百度, 反脈靜身涼而能食, 何也?曰:痢之邪客于下焦, 由橫連竟傳大腸, 原無反熱之理, 以中焦無病, 雖下痢無度, 不礙飲食。 惟邪發於中焦, 由橫連入胃, 以胃受病, 自不欲食也。

出處:《痢疾論》·卷之三(卷)·諸證二十八門(篇)

原文:噤口(一)《準繩》雲:痢不納食, 或湯藥入口, 隨即吐出, 俗名噤口。 多因邪留胃氣, 伏而不宣, 脾氣澀而不布, 故嘔逆而食不得入也。 有陽氣不足,

胃中宿食未消, 則噫而食不得下者。 (張石頑主枳實理中加砂仁、廣皮、木香、豆蔻、山楂、曲、柏。 )有肝乘脾胃, 發嘔, 飲食不入, 縱入亦反出者。 (石頑戊己丸加木香、肉桂。 )有水飲所停, 氣急而嘔, 穀不得入者。 (石頑曰:水飲停聚, 心下悸動不寧, 五苓散加薑汁。 )有火炎熾內格, 嘔逆而不得入者。 (石頑主黃連解毒, 去黃柏加枳殼、木香。 )有胃氣虛冷, 食入反出者。 (石頑論治在後。 )有胃中邪熱, 不入食者。 (石頑曰:胃虛挾熱而嘔逆不食者, 連理湯。 )有脾胃虛弱, 不欲食者。 (石頑論治在後。 )有穢積在下, 惡氣薰蒸而嘔逆, 食不得入者。 (石頑主大黃黃連瀉心東加木香。 )脾胃不弱, 頭痛心煩, 手足溫熱, 未多服涼藥者, 此乃毒氣上沖心肺, 所以嘔而不食。 (石頑主甘草瀉心湯,
去大棗易生薑, 此症胃口有熱, 不可用溫藥。 )按:張石頑遵《證治準繩》, 而代為之擬治法, 而歸重于胃氣虛冷, 脾胃虛弱兩條。 曰:丹溪用人參、黃連呷法。 但石蓮子真者絕少, 乃粵中草實偽充, 大苦大寒, 予嘗以藕汁煮熟, 稍加砂糖頻服, 兼進多年陳米稀糜, 調其胃氣, 必效。 即石蓮子之意也。 古治噤口痢, 多有用黃連者, 苦而且降, 不能開提, 非胃虛所宜。 大抵初痢噤口為熱瘀在胃口, 故宜苦燥。 若久痢口噤不食, 此胃氣告匱, 非比初痢噤口尚有濁氣可破、積沫可驅, 惟大劑參、術佐以茯苓、炙甘草、藿木香、煨幹葛之屬, 大補胃氣, 兼行津液乃可耳。 但得胃氣一轉, 飲食稍進, 便宜獨參湯略加陳皮, 或制香附, 緩緩調補, 兼疏滯氣, 方為合劑。 如茯苓之淡滲,
木香之耗氣, 幹葛之行津, 皆當屏除也。 朱丹溪用人參、黃連、粳米、姜汁煎湯, 細細呷之, 神效。 如吐再作服之, 但得一呷下嚥便開。 按:此主治濕熱在胃者也。 楊仁齋用參苓白術散加石菖蒲, 以地道粳米飲乘熱調下, 或用人參、茯苓、石蓮子肉入些菖蒲與之。 按:此主治胃虛者也。 戴複庵用治中東加木香半錢, 或砂仁一錢。 此主治胃寒而氣逆者也。 《準繩》雲:在下則纏綿, 在上則嘔食。 當認其寒則溫之, 熱則清之, 虛則補之。 按:痢疾不食, 當初病時, 右脈渾渾浮大或浮弦, 胸膈痞滿, 乃濁氣上壅也。 宜降逆氣, 枳、樸、陳皮、檳榔之屬。 有火兼連、芩、木香;有食加楂、曲;有表症者, 合香蘇散及對症發散藥。 脈洪大急滑者, 火也, 清降之芩、連、枳、樸之屬。 有痰加半夏、生薑汁。 脈滑嘔者,痰也。二陳東加薑汁;虛加參、術;寒加乾薑;熱加芩、連。右脈浮弱沉細或緩,胃虛也,異功散加木香少佐石菖蒲。若脈遲者,胃寒也,理中東加陳皮。虛而氣逆者,木香異功散。脈沉滑或右關滯澀,噫不能食者,有宿食也,香砂、枳實、曲、柏或大健脾丸。胃虛挾熱不食者,其脈稍急而無力,橘皮竹茹湯。冷熱不調者連理湯。凡邪在胸膈,必然痞滿。虛亦痞滿,然總不若實滿之甚也。周慎齋曰:下痢以胃氣為本。胃失生長,故惡物而不欲食。無分何物與之遂獲愈者,胃氣勝故也。有患痢,晝夜不及數度,反發熱,心下痞悶,不能食而嘔。其有晝夜不止百度,反脈靜身涼而能食,何也?曰:痢之邪客于下焦,由橫連竟傳大腸,原無反熱之理,以中焦無病,雖下痢無度,不礙飲食。惟邪發於中焦,由橫連入胃,以胃受病,自不欲食也。

脈滑嘔者,痰也。二陳東加薑汁;虛加參、術;寒加乾薑;熱加芩、連。右脈浮弱沉細或緩,胃虛也,異功散加木香少佐石菖蒲。若脈遲者,胃寒也,理中東加陳皮。虛而氣逆者,木香異功散。脈沉滑或右關滯澀,噫不能食者,有宿食也,香砂、枳實、曲、柏或大健脾丸。胃虛挾熱不食者,其脈稍急而無力,橘皮竹茹湯。冷熱不調者連理湯。凡邪在胸膈,必然痞滿。虛亦痞滿,然總不若實滿之甚也。周慎齋曰:下痢以胃氣為本。胃失生長,故惡物而不欲食。無分何物與之遂獲愈者,胃氣勝故也。有患痢,晝夜不及數度,反發熱,心下痞悶,不能食而嘔。其有晝夜不止百度,反脈靜身涼而能食,何也?曰:痢之邪客于下焦,由橫連竟傳大腸,原無反熱之理,以中焦無病,雖下痢無度,不礙飲食。惟邪發於中焦,由橫連入胃,以胃受病,自不欲食也。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