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米泔水制

米泔水制藥物與米泔水同制的炮製方法。 米泔水為淘米時第二次濾出的灰白色混濁液體, 其中含少量澱粉和維生素等。 因易酸敗發酵, 應臨用時收集。 米泔水對油脂有吸附作用, 常用來浸泡含油質較多的藥物, 以除去部分油質, 降低藥物辛燥之性, 增強補脾和中作用, 如蒼術、白術等。 古代常用米泔水浸制藥物以圖降低毒性, 如大戟、川烏、半夏、白附子、仙茅、遠志等。 《聖濟總錄》:“仙茅……以米泔浸去赤汁去毒後, 無妨損。 ”炮製方法有:①米泔水浸。 如《普濟方》中川烏:“米泔浸五日。 ”②泔浸炒。 如《普濟方》中白術:”米泔浸一宿,

銼碎炒。 ”③泔浸焙。 如《聖濟總錄》中白附子:“米泔浸焙乾。 ”④泔浸煮。 如《得配本草》中大戟:“泔水浸洗, 再用漿水煮幹去骨。 ”⑤泔浸蒸。 如《本草通玄》中石菖蒲:“括去粗皮, 米泔浸之, 飯上蒸之。 ”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