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霍亂的發病機理

人體存在非特異性免疫, 以抵擋霍亂弧菌的侵入。 胃酸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胃大部切除後、大量飲水、大量進食使胃酸稀釋均降低對霍亂弧菌的抵抗。 但正常入食入霍亂弧菌量超過108-9, 均可發病。

人體的其他屏障如腸道動力、腸腔粘液、酶及膽鹽等, 霍亂弧菌卻可以適應。 霍亂弧菌通過鞭毛活動、粘蛋白溶解酶、粘附素以及細菌的化學趨化作用等, 使弧菌能成功地粘附於腸粘膜上皮細胞, 但不侵入細胞, 繼續繁殖, 繼而腸毒素起重要作用。

霍亂腸毒素有A、B兩個亞單位, 具有毒素活性的亞單位A又可分為由二硫化物聯結的A1和A2兩個多肽,

分子量分別為23~24kD和5~6kD。 亞單位B有5個部分, 每個分子量為11.6kD, 可各自與腸粘膜上皮細胞刷緣細胞膜的受體(Gm1神經節苷脂)結合。 亞單位B與腸粘膜細胞結合後, 亞單位A與毒素整個分子脫離, 並移行至細胞膜內側, 其A1部分被釋放至胞液內, 啟動腺苷環酶, 後者使三磷酸腺苷變成環磷酸腺苷。 大量的環磷酸腺苷積聚在粘膜細胞內, 發揮第二信使作用, 刺激隱窩細胞分泌氯離子並可能分泌碳酸氫根離子, 同時抑制絨毛細胞對氯和鈉離子的正常吸收。 由於腸粘膜分泌增強, 回收減少, 因而大量腸液聚集在腸腔內, 形成本病特徵性的劇烈水樣腹瀉。

霍亂弧菌的內毒素來自弧菌細胞壁, 耐熱, 具有弧菌O抗原的特異性,

與霍亂發病關係不大。 弧菌產生的酶(如粘蛋白酶)、代謝產物或其他毒素(如血管滲透因數、溶血素等)對人體有一定損害作用。

劇烈腹瀉和嘔吐, 導致水和電解質大量丟失, 迅速形成嚴重脫水, 因而出現微循環衰竭。 鉀、鈉、鈣及氯化物的喪失, 可發生肌肉痙攣、低鈉、低鉀和低鈣血症等。 由於膽汁分泌減少, 腸液中有大量水、電解質和粘液, 所以吐瀉物呈米泔水樣。 碳酸氯鹽的丟失, 形成代謝性酸中毒。 由於迴圈衰竭造成的腎缺血、低鉀及毒素對腎臟的直接作用, 可引起腎功能減退或衰竭。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