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癲癇的中醫症狀

癲癇的中醫症狀, 癲癇包括一組疾病和綜合征。 病因有所不同, 但在發病過程中反復發生的大腦神經元過度放電所致的暫時性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是其共同的特徵, 也可以作為癲癇的中醫證候學特徵。

症狀學觀察為中醫辨證之基礎, 根據癇病複雜的臨床表現及不同的臨床表現所反應的病類病機的不同, 在臨床上一定要注意對其症狀的觀察與總結, 這是臨床辨證的基礎。

癇病發作前期先兆症狀

中醫學很早以前就認識到某些癇證在發作前多表現有先兆症狀, 如《靈樞·癲狂》曰"癲疾始生,

先不樂, 頭重痛", 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欲發癇候》更明確提出"夫數齧齒, 如此, 是欲發癇之候也"。 以後諸多醫家對癲癇發作先兆症狀多有描述, 特別是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驚癇》中搜列了欲發癇之症狀20條, 其曰"鼻口青, 時小驚是癇候"、"身候目時直視是癇候"、"目瞳子卒大, 黑如常青是癇候"、"臥惕惕而驚, 手足振搖是癇候"、"咽乳不利是癇候"、"身熱小便難是癇候"等等, 其對癇病先兆表現論述頗為詳細, 同時還在篇中示人癇證"必先有候", 要注意早期發現和防治。

癲癇類型不同, 有的發作前有先兆, 如癲癇局限發性, 異常放電發生在大腦的一個部位, 電活動傳播的很慢, 病人發作前有某些症狀體驗, 發作後能敘述這些症狀感受,

而全身性發作多沒有先兆。 有先兆者主要表現在精神異常、胃腸功能紊亂、睡眠不安或皮膚感覺、肌肉運動的異常。 這些先兆症狀往往與病位有一定關係, 所以先兆症狀的觀察不但對於中醫辨證有意義, 對西醫診斷也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1、精神異常:煩躁, 或欣快、精神恍惚、多動不安, 甚至打人、咬人、毀物, 完全不聽勸說。 大一點的兒童能夠說心中煩熱, 總想吵架。 有的患兒發作前有驚恐感, 投向親人懷抱或抓住實物;有的感到有一股氣猛地上沖, 頭發昏脹, 隨即癲癇發作。

2、胃腸功能紊亂:噁心嘔吐, 腹痛腸鳴, 胃脘脹滿, 口渴欲飲, 小便短赤, 大便秘結。 能夠訴說的孩子言其腹中在翻騰, 好象有一股氣向上沖。 有的可見唇如塗丹,

口舌生瘡, 舌苔黃厚。

3、睡眠不安:睡覺少, 入睡難, 睡後輾轉不安, 或突然驚叫、坐起, 或四肢小抖動。

4、感覺、運動功能異常:常能訴說肢體發麻、疼痛, 有蟻行感, 面部或四肢肌肉有時發生閏動, 頭或身體轉向一側, 或向一側轉圈, 或局限於一側肢體或口角抽動。 或聽覺異常, 如兩耳蜂鳴聲或伴有眩暈。 或視覺異常, 眼前發黑等。 或嗅覺異常, 聞及異常氣味等。

癇病發作期臨床表現

不同類型的癲癇發作時表現不同, 歸納起來不外神志喪失和精神異常、肌肉抽搐、運動障礙、經氣受阻、胃腸功能紊亂等幾個方面。

1、神志異常或喪失:除少數病人外, 大多數有神志喪失, 突然昏僕。 其它表現有單見失神, 不跌倒, 不抽搐。 或只一瞬間發愣,

活動停止、語言中斷。 多數與抽搐並見, 往往是突然發生, 引起摔倒。 精神異常者, 有的出現恐怖感, 有的無意識重複動作或盲目行走, 或踢打;有的喃喃自言或胡言亂語或失語;有的無原因微笑或狂笑, 或啼噘;有的幻視、幻聽, 如入夢境;有的則盲目咀嚼、吞咽、吮吸。

2、抽搐:也是癲癇發作時最主要表現。 可分全身性強直-陣攣性抽搐, 伴隨呼吸暫停, 面色青紫, 一側身體抽搐;有的從口角開始, 再波及到手臂、下肢;有的從手臂開始, 波及到面部和下肢, 嚴重者可引起全身抽搐;還有局部肌肉抽搐, 表現為頭、臉、頸、軀幹或者肢體的突然抽動;有的點頭痙攣形成全身抽動。

抽搐是癇病最為常見的症狀之一。 在《內經》多以外邪立論如《素問·至真要大論》雲"諸痙頑強,

皆屬於濕", "諸暴強直, 皆屬於風", 《靈樞·經筋》則論"經筋之病, 寒則反折筋急"。 至清代, 溫熱病學說的發展完善, 對痙證、抽搐提出熱盛津傷, 肝風內動的論述。 《臨證指南醫案·痙厥》說"五液劫盡, 陽氣與內風鴟張, 遂變為痙"。 《溫熱經緯·薛生白濕熱病篇》王孟英按說"木旺由於水虧, 故得引火生風, 反焚其本, 以致痙厥"。 反映了中醫對抽搐病機認識的不同理解, 豐富了癇病抽搐的辨證內容。

3、運動障礙和經氣受阻:多突然發生肌肉無力而跌倒或突然頭低下。 經氣受阻多表現為肢體麻木、腹脹或其它不適, 也有表現為劇烈疼痛的症狀, 如頭痛、腹痛、肢體疼痛等。

4、胃腸功能紊亂:最常見的有噁心、嘔吐、流涎、脘腹脹滿以及腹痛。

5、反復發作性:許多醫家在臨床實踐中認識到癇證發作的時間不等,並且間隔也不一,但發作後的間歇期間,起居飲食皆若平人。如明·方賢《奇效良·五癇》雲"或半年一作,或一年或一月作,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清·陳複正《幼幼集成·癇疾證治》也說"昏暈一時即醒如常矣,其發也,或以旬日計,或以月計,或以歲計"。

中醫學對癲癇病症狀的觀察,有一個逐步豐富完善的過程,除了認為昏迷和抽搐是主要的發作症狀外,對於不同類型的發作症狀也有一定的認識。在隋唐日期,不少醫家就認識到,有些癇證甚至不易被人們所察覺,如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風癇候》雲"其狀目睛不轉,而不能呼。"明清日期,有些醫家認識到有些癇證不僅是症狀輕微,發作的持續時間也短暫,常常是一忽即過,如明·樓英《醫學綱目·癲癇》中指出"癲癇即頭眩也,痰在膈間則眩微,不僕。"明·方賢《奇效良方·五癇》有"風癲為病,廢手足,或一手一足,或兩手兩足,如癱不隨,或口喝牽引","痰癇為病,此患似狂張,作之不常……不廢手足",不廢頭目,其人張狂,如夢中,如半醉,燈下不知人……如狂"類似於精神運動性發作。

休止期表現

《靈樞·癲狂》曰"癲癇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又曰"癲疾……已而煩心"已發現癇病發作後常有脊背疼痛、心煩等不適症狀。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發癇後六七歲時不能語候》又指出癲癇發作後出現"其聲不發,故不能言",並認為是"癇雖止,風冷之氣猶滯心之絡脈,使心氣不和"所致。明《東醫寶鑒·雜病》又雲"癇者,過後惺惺"是描述癇病作後所見的朦朧狀態。

對休止期臨床症狀的觀察總結很關鍵。休止期的治療對減少發作次數,延緩發作間期時間至為重要。事實上中醫對癲癇治療,在時間分佈上絕大部分是在休止期進行治療。此時期多數病人沒有明顯的症狀,只有少數重型患者可以出現智力低下,表情淡漠,對外界刺激無反應,走路不穩,也有的出現煩躁多動,不能自控,不聽管教等,所以舌、脈象的觀察和總結往往是休止期症狀的重點。

5、反復發作性:許多醫家在臨床實踐中認識到癇證發作的時間不等,並且間隔也不一,但發作後的間歇期間,起居飲食皆若平人。如明·方賢《奇效良·五癇》雲"或半年一作,或一年或一月作,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清·陳複正《幼幼集成·癇疾證治》也說"昏暈一時即醒如常矣,其發也,或以旬日計,或以月計,或以歲計"。

中醫學對癲癇病症狀的觀察,有一個逐步豐富完善的過程,除了認為昏迷和抽搐是主要的發作症狀外,對於不同類型的發作症狀也有一定的認識。在隋唐日期,不少醫家就認識到,有些癇證甚至不易被人們所察覺,如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風癇候》雲"其狀目睛不轉,而不能呼。"明清日期,有些醫家認識到有些癇證不僅是症狀輕微,發作的持續時間也短暫,常常是一忽即過,如明·樓英《醫學綱目·癲癇》中指出"癲癇即頭眩也,痰在膈間則眩微,不僕。"明·方賢《奇效良方·五癇》有"風癲為病,廢手足,或一手一足,或兩手兩足,如癱不隨,或口喝牽引","痰癇為病,此患似狂張,作之不常……不廢手足",不廢頭目,其人張狂,如夢中,如半醉,燈下不知人……如狂"類似於精神運動性發作。

休止期表現

《靈樞·癲狂》曰"癲癇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又曰"癲疾……已而煩心"已發現癇病發作後常有脊背疼痛、心煩等不適症狀。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發癇後六七歲時不能語候》又指出癲癇發作後出現"其聲不發,故不能言",並認為是"癇雖止,風冷之氣猶滯心之絡脈,使心氣不和"所致。明《東醫寶鑒·雜病》又雲"癇者,過後惺惺"是描述癇病作後所見的朦朧狀態。

對休止期臨床症狀的觀察總結很關鍵。休止期的治療對減少發作次數,延緩發作間期時間至為重要。事實上中醫對癲癇治療,在時間分佈上絕大部分是在休止期進行治療。此時期多數病人沒有明顯的症狀,只有少數重型患者可以出現智力低下,表情淡漠,對外界刺激無反應,走路不穩,也有的出現煩躁多動,不能自控,不聽管教等,所以舌、脈象的觀察和總結往往是休止期症狀的重點。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