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2天后一些新生兒會出現生理性黃疸, 表現為皮膚、白眼球發黃, 如果寶寶的精神很好, 吃奶也正常, 那麼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一般8-10天會自行消退。
在胎兒期, 氧氣比較缺乏, 血液中產生大量的紅細胞來補償每個紅細胞含氧的不足。 新生兒出生後自己可以供氧, 紅細胞的需求量減少, 於是大量的紅血球被破壞, 產生過量的膽紅質。 這時新生兒的肝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 不能把所有的膽紅質變成肝膽紅質, 導致過多的血膽紅質堆積在血液中, 隨著血液的流動把皮膚和粘膜染成黃色, 出現新生兒黃疸。
如果新生兒的黃疸出現的時間早, 在生理性黃疸減退後又重新出現而且顏色加深, 同時伴有其它症狀, 就可能是病理性黃疸。 它的症狀為皮膚發黃, 血眼球、淚水和尿液有時也呈黃色, 如果新生兒精神倦怠、哭聲無力、不吃奶時, 應儘快去醫院檢查。
操作步驟:需兩人協同, 一人將嬰兒抱好, 如沖洗左眼則將嬰兒頭偏向左側, 頭下方地上放置臉盆, 右手將嬰兒左眼上下眼瞼分開, 另一人將細頸小壺壺嘴離嬰兒頭部約1~2釐米時, 將小壺略傾斜, 使水緩緩沖向嬰兒眼睛。
注意沖時勿將水流入耳道, 水溫不可過高, 沖洗時水壓不可過大, 以免損傷嬰兒眼部組織。 沖洗完畢用消毒棉棒吸淨眼周水漬。 需要時如法沖洗對側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