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窒息可導致不可逆的缺血、缺氧性腦病,
以致造成小兒智力低下,
腦癱、癲癇等後遺症。
做好新生兒窒息復蘇護理,
是減少窒息兒併發症,
降低圍產兒死亡率和傷殘率的關鍵之一。
1 復蘇原則
迅速而有效地實施A、B、C、D、E方案,
要堅決摒棄舊法復蘇中不良做法,
積極採取各種措施達到A (暢通呼吸道),
應用正確方法建立B (有效呼吸)和C (正常迴圈),
D 藥物治療,
E (評價、監護)必不可少。
2 復蘇護理
估計胎兒娩出後可能發生新生兒窒息者,
分娩前應做好復蘇準備。
2.1 保暖
斷臍後將新生兒側臥於輻射臺上,
溫度調至28—30℃,
並立即擦乾體表羊水,
2.2 清理呼吸道
胎頭娩出仰伸時, 右手仍要保護會陰, 不急於娩肩, 用左手自鼻向下頦將羊水、黏液擠出。 胎兒娩出後, 保暖的同時, 立即用吸痰管, 輕輕插入新生兒咽部、鼻腔, 吸出口腔、咽部、鼻腔的黏液和羊水, 若重度窒息, 立即協助醫師, 在喉鏡下進行氣管插管, 吸淨羊水及黏液。
2.3 氧氣吸入和人工呼吸
在呼吸道通暢的基礎上, 給氧氣吸入及進行人工呼吸, 輕度窒息可直接氧氣導管給氧或面罩給氧;重度者, 應立即在喉鏡直視下進行氣管插管, 吸淨黏液後, 復蘇囊加壓供氧, 30次/分, 氧氣壓力不宜過大, 自主呼吸建立後, 即可撥出氣管導管, 改一般給氧, 緊急情況下可採用口對口人工呼吸, 30次/分, 直至呼吸恢復。
2.4 糾正酸中毒
重度窒息兒多有酸中毒, 可用5%碳酸氫鈉3—5ml/Kg, 加10%葡萄糖10ml, 臍靜脈緩慢注入。
2.5 分娩前4小時
孕婦用麻醉劑, 胎兒出生後呼吸抑制者用納洛酮0.1mg/Kg, IV、或ET、或IM, 一次給藥。
2.6 體外心臟按摩
出生時即無心跳或在處理中心跳變慢, 不規則或暫停, 可在加壓給氧同時做體外心臟按摩, 體外按壓30秒無好轉, 則給予1:1 000腎上腺素0.1—0.2mg/Kg, 臍靜脈給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