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熊膽

名稱:熊膽

類別:清熱藥

拼音:XIONG DAN

拉丁:Fel Ursi

別名:黃熊膽、黑熊膽

藥用部位:膽

藥材性狀:膽囊呈長扁圓形, 上部狹細, 下部膨大成囊狀, 長10~20cm, 寬5~10cm。 表面黑色、棕黑色或黃棕色, 顯光澤, 微有皺褶。 囊內有乾燥的膽汁, 習稱“膽仁”, 呈塊狀、顆粒狀或粉末, 金黃色, 透明如琥珀, 有光澤, 質鬆脆者習稱“金膽”或“銅膽”;黑色、質堅脆或呈膏狀者習稱“墨膽”或“鐵膽”;黃綠色、光澤較差、質脆者稱“菜花膽”。 氣清香, 味極苦, 有粘舌感。

栽培要點:

產地:東北

採收加工:飼養者, 可根據需要隨時捕殺, 取出膽囊。 取出膽囊後, 將膽囊管口紮緊, 剝去膽囊外附著的油脂,

用木版夾扁, 置通風處陰乾, 或置石灰缸中乾燥。

地道沿革:

性味歸經:寒;苦;歸肝、膽、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 息風止痙, 清肝明目。 用於治熱黃, 暑瀉;小兒驚?, 疳疾, 蛔蟲痛;目翳, 喉痹, 鼻瘡。

用法用量:內服:或入丸、散, 0.2~0.5g。 外用:適量, 研末調敷或點眼。

禁忌:虛寒證禁服。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