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 常常發生在人們勞累和情緒激動時。 當冠狀動脈的血流量不能滿足心肌代謝的需要, 引起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時, 便會發生心絞痛。
心絞痛的幾種常見類型
1、初髮型
是指患者過去未發生過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初發後不到一個月。 少數患者可能發展為惡化型心絞痛, 甚至心肌梗死。
2、惡化型
亦稱進行型, 是指原有穩定型的患者, 在3個月內疼痛的頻度、程度、誘因經常變動, 並進行性惡化, 疼痛加劇, 時間延長, 可超過10分鐘, 用硝酸甘油後也不能立即完全消除, 表明冠狀動脈病變有所發展,
3、臥位型
屬於不穩定心絞痛中發病急、危險性較大、預後較差的一種, 它是在休息時或熟睡時發生的心絞痛, 發作時間較長, 症狀也較重, 疼痛劇烈難忍, 患者煩躁不安, 服硝酸甘油療效不明顯, 可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及嚴重心律失常。
4、變異型
經常在夜間發作, 但發作時與臥位型心電圖表現不同, 預後不佳, 多會發生心肌梗死。
5、中間型
亦稱為冠狀動脈功能不全, 發作時間長達30分鐘到1小時以上, 常在休息時或睡眠中發生, 病情嚴重, 常是心肌梗死的前奏。
6、梗死後心絞痛
是指在急性心肌梗死後不久發生的心絞痛, 很有可能再次發生心肌梗死。
心絞痛有何中醫急救方法
如果心絞痛突然發作, 身邊又沒有醫生藥物的情況下,
1、中沖穴位在中指指端末處, 可用大拇指按壓。
2、極泉穴位在腋窩動脈應手處, 按穴時用大拇指往腋窩上直接按壓。
3、至陽穴在背部兩肩胛的下緣連線中點, 按壓時應在第七胸椎棘實下陷中。 心絞痛有甚者可配經處奇穴“痛靈”(位於手背3、4掌指關節下一寸處)。 急救時按壓穴位應連續用力刺激, 頻率約為每分鐘100次。 按壓穴位;力度準確時, 一般在40秒後即可見效。 平時還應注意多食一些有降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的天然食物, 如蒜、蔥、菌菇類以及蔬果等。 膽固醇量高的食物以及熱量過高的食品應限制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