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片時春夢中

洞庭昨夜春風起, 遙憶美人湘江水。

枕上片時春夢中, 行盡江南數千里。

——唐?岑參

詩詞賞析

岑參的詩是說夢的, 但也說出了夢——枕頭——睡眠——健康的關係。 因為夢與人的心理狀態、與睡眠環境密不可分, 而睡眠環境中就包含著枕頭的品質、高度和使用枕頭的方法等問題。 這裡, 夢是包括睡眠活動在內的廣義概念。 也可以說, 枕頭關係著人的睡眠。 科學家們認為, “沒有睡眠就沒有生命, 不會睡眠就不會工作”。 睡眠對人來說又如此要緊, 枕頭也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枕頭, 是睡眠的伴侶, 能枕出健康, 也能枕出疾病。

健康話題

枕頭的種類很多, 有原始的石頭枕、木頭枕、麥草枕、穀殼枕, 也有現代的絲棉枕、海綿枕、羽絨枕、沖氣枕等, 不一而論。 近幾年出現的各種新型枕頭, 常常與“高科技”聯繫在一起, 什麼能促進睡眠的電極導入枕頭、具有醒腦開竅功能的香味枕頭、可以保持頭部溫暖的電子枕頭、有利於頭部通風的通風枕頭、會提醒人們及時起床的定時枕頭等, 五花八門。 有廠家研究生產出一種磁枕, 據說有比較理想的安眠效果。 其實, 中醫早把枕頭與健康聯繫在一起了, 他們把具有不同功能的藥物如蠶矢、綠豆皮、玉石等作為枕料或枕蕊, 以用於對多種疾病的輔助治療和對身體的保健。

枕頭高低有度

有人以為, 枕頭好壞皆行, 有無皆可,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殊不知, 許多疾病正是不合適的枕頭枕出來的。 就枕頭的高低而論, 保持枕頭的一定高度對保證睡眠品質、保證人的身體健康都是具有直接作用的。 民諺有“長壽三寸, 無憂四寸”之說, 意思是說, 要想長壽, 經常枕三寸(9釐米)高的枕頭;要想睡得舒服, 經常枕四寸(12釐米)高的枕頭。 實驗證明, 枕6~9釐米高的枕頭睡眠時, 腦電圖最早出現平穩的休息波形, 表示大腦順利進入平穩的睡眠狀態, 獲得的睡眠品質也最高。 也就是說, 6~9釐米高的枕頭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當然, 不同體格的人也有一定差別, 有專家總結出這樣的公式, 以供人們參考:枕高(釐米)=兩肩之寬÷3-2。 大體上說, 仰臥時枕頭約高1拳, 側臥時1拳加2指,
形狀呈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 看來, 民間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枕三寸高的枕頭, 確與睡眠——長壽, 有密切關係;枕四寸高的枕頭以獲得舒服感的說法, 可能與古人“高枕無憂”的認識有關。

高枕豈能無憂

高枕真的無憂嗎?這只能說是一種局限的說法, 或者說是一種對人使用枕頭過程中產生的暫時感覺的形容。 如果長期使用比較高的枕頭, 頸部的骨骼就會出現形態上的改變。 把頸部固定在前屈位, 一方面可能造成肩酸、頭痛等不適症狀, 一方面還會造成頸部動脈血液受阻, 引起腦缺氧, 最終導致腦細胞的損傷。 那麼是不是說, 枕頭枕得越低越好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有研究證實, 枕頭過高、過低都會引起頸椎的病理性改變,

最終導致頸椎病的發生。 枕頭過高, 會造成頸椎中段的損傷;過低, 會造成頸椎下段的損傷。 人在年輕時, 頸椎間的韌帶、關節囊和筋膜代償能力較強, 就是使用了高度不適宜的枕頭, 一般也沒有特別突出的感覺。 隨著年齡的增長, 頸椎間有關組織的代償功能逐漸減弱, 枕頭高度不適造成的慢性損傷就慢慢表現出來了, 輕則睡起之後沒有輕鬆感, 或時感頭昏、頭痛、頸肩背痛、上肢酸困;重則還會出現眩暈、心悸、胸悶等症狀。 經常發生“落枕”現象, 是頸椎病的一個信號, 是頸椎周圍韌帶鬆弛、關節穩定性失衡出現的惡果。 如不及時糾正, 這種小範圍的關節錯位會不斷順著頸椎向下擴展, 使腰背部骶棘肌、腰生理前凸、椎間關節、髓核、背部軟組織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
乃至累及整個脊椎, 出現椎間盤突出或椎體骨質增生, 導致腰腿痛、彎腰困難、下肢麻木, 甚至肢體活動受限等病態。 最常見的是腰腿痛, 它長期治療不愈, 甚至會折磨人的一生。 人的骨骼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相對的穩定性, 前者主要表現在人的年輕時期, 後者主要表現在人的年老時期。 當其可塑性占主導地位時, 因枕頭高度不適造成了錯誤的定位, 當其穩定性占主導地位時想糾正它, 相對就比較困難了。 一旦戴上了頸椎病甚或腰椎病的帽子, 再想摘掉它是十分不易的。

定期給枕頭消毒

“輾轉難眠床板翻, 竊竊私語枕頭風”。 枕頭與人的健康狀況不可分割。 長期使用的枕頭是個藏汙納垢的地方。 定期對枕頭進行認真清洗和曬太陽是非常必要的,它除了能夠消除掉那些有害於人體的因素外,還有使枕頭疏鬆、柔軟的功能,使人睡得更舒服。患有皮膚病和一些傳染病的患者使用過的枕頭,更要注意及時消毒,以免它作為媒界把一些疾病傳染給健康人。(作者單位為中華中醫藥學會)

定期對枕頭進行認真清洗和曬太陽是非常必要的,它除了能夠消除掉那些有害於人體的因素外,還有使枕頭疏鬆、柔軟的功能,使人睡得更舒服。患有皮膚病和一些傳染病的患者使用過的枕頭,更要注意及時消毒,以免它作為媒界把一些疾病傳染給健康人。(作者單位為中華中醫藥學會)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