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指由於大腸傳導失常, 導致大便秘結不通, 排便週期延長;或排便週期不長, 但糞質幹結, 排出困難;或糞質不硬, 雖有便意, 卻便而不暢的病證。 中醫根據臨床證候及病因病機的不同, 把本病分為實秘和虛秘兩類。 本病預後一般良好, 若久延不愈, 可致肛裂、內痔、外痔等, 並加重影響脾胃的納化功能。
便秘是臨床上的常見症狀, 可見於多種急慢性疾病的過程中。 本節僅論述以便秘為主要表現的病證。 西醫學中的功能性便秘, 即屬於本病範疇。 腸道易激惹綜合征、腸炎恢復期、直腸及肛門疾病所致的便秘、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的便秘,
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飲食不節, 嗜食辛辣刺激及醇酒, 或偏食精細、少渣食品;內傷七情, 鬱怒失節, 肝失疏泄;生活習慣不良, 起居無常, 勞逸失度;經常服用瀉下劑及洗腸;老年及產婦精血衰少, 或氣血不足等, 影響脾胃及大腸, 運化傳導失司, 氣機郁滯, 鬱蘊化熱, 陰血虧耗, 燥熱內結而成。 亦有因恣食寒涼生冷, 或過用苦寒藥物, 或老年及病後陽氣衰微, 陰寒凝滯, 傳導無力, 腑氣不行所致者。 病性多屬虛實夾雜。
推拿治療
治療原則:調理腸胃, 潤腸通便。 腸道熱結者, 清瀉腸熱;腸道氣滯者,
基本操作
1、患者仰臥位:一指禪推中脘、大橫、關元約3分鐘;順時針方向摩腹約一分鐘;順時針方向揉小腹約100次(由輕到重, 再由重到輕);按揉中脘、大橫、天樞、大巨、水道、足三裡各5~10分鐘, 以酸脹或有傳導感為度。
2、患者俯臥位:自上而下推腰背部膀胱經循行部位約10遍;一指禪推、撥肝俞、八髎(自上而下, 然後再自下而上), 反復5次;點、按肝俞、腎俞、三焦俞、大腸俞、膀胱俞、八髎、長強各一分鐘;擦八髎、長強, 以透熱為度。
辨證施治
1、腸道熱結:加按、揉支溝、曲池、合穀, 點八謬、長強、胃俞、足三裡各一分鐘;橫擦八髎, 以透熱為度。
2、腸道氣滯:加按、揉中府、雲門、膻中、章門、期門、肺俞、肝俞、膽俞、膈俞各一分鐘,
3、陰血脾氣虧虛:加橫擦胸上部、左側背部, 以透熱為度;輕揉肺俞、心俞、脾俞、腎俞、氣海、內關、足三裡、支溝各一分鐘;推、擦八髎、長強, 以透熱為度;納呆腹脹者, 捏脊3遍。
4、脾胃陽虛:加橫擦脾俞、腎俞、命門、八髎, 以透熱為度;直擦背部督脈, 以透熱為度。
適宜技術
1、自我推拿治療:便秘自我推拿療效亦佳, 而且簡單易行, 方便及時。
操作如下:
腹部運氣:平臥, 全身放鬆, 雙日微閉, 舌抵上齶, 排除雜念, 意守丹田, 平靜地腹式呼吸3分鐘。
繞臍按摩:繼續進行腹式呼吸, 同時以臍為中心繞臍順時針方向按摩5分鐘。 每日3次, 兩周為一療程。
按摩左腹:睡前接上式意守丹田3分鐘, 兩掌交替從左側腹部向肛門方向按摩約15分鐘, 手法由輕到重, 再由重到輕, 由慢到快, 再由快到慢。 每日1~2次, 兩周為一療程, 療程間隔5日。
2、中藥:蜜二兩, 麻油半兩, 沖水飲;蓖麻油一兩, 沖水服。
3、藥膳:香蕉(搗泥), 蜂蜜二兩, 拌均食用;核桃仁、杏仁、麻仁、芝麻研粉, 早晚服用。
注意事項
1、推拿治療便秘療效顯著, 自我推拿療效亦佳, 但必須持之以恆, 才能使大便日趨正常。
2、多食蔬菜及粗糧, 忌食辛辣煎炒食品。 對陰血脾氣虧虛者, 可配以食療, 用黑芝麻、胡桃肉、松子仁等研細加蜜糖沖服。
3、保持心情舒暢, 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
4、不宜濫用瀉下藥;有高血壓病、心臟病及平素體弱者, 避免臨廁努掙, 以防引起虛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