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肺尖癌的中醫和西醫療法

常見療法

肺上溝癌的治療方法和肺癌的常規治療方法相同有手術、放化療、中醫藥治療。 雖然手術為肺癌早期的治療最為有效的治療手段, 往往在肺癌發現的時候患者已屬於中晚期, 基本失去手術治療的意義, 一般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 比如化療結合中醫藥治療等。 或者通過中西醫綜合治療, 創造手術條件。

中醫療法

肺癌是腫瘤科常見病, 早期治療首選手術切除。 但由於種種原因, 就醫時大部分患者已至中晚期, 喪失了手術治療機會。 近年來, 中醫中藥治療肺癌已獲得值得關注的療效, 在緩解症狀,

延長生存期方面發揮了特色。 現將中醫治療肺癌的病因病機、辨證治療的有關文獻記載及臨床體會總結如下。

痰結是中醫中藥治療肺癌的病理基礎。

《難經》雲:“肺之積, 名曰息賁……令人灑息寒熱、咳嗽、發肺壅”。 《素問·奇病論》雲:“病脅下滿氣逆, 二三歲不已……病名曰息積”。 《素問·玉機真藏論篇》詳細記載了晚期肺癌發熱、胸痛引肩背、惡液質的症狀, 指出“大骨枯槁, 大肉陷下, 胸中氣滿, 喘息不便, 內痛引肩項, 身熱脫肉破?”。 可見, “息賁”、“肺壅”、“息積”、“肺積”均可歸為支氣管肺癌的中醫病名範疇。

肺癌的病因病機, 《雜病源流犀燭》論述得較為中肯, 認為:“邪積胸中, 阻塞氣逆, 氣不得通, 為痰……為血, 皆邪正相搏, 邪既勝, 正不得制之, 遂結成形而有塊”。

該文深入認識到痰結而致胸中有形結塊的病機。 而無論是正氣內虛、臟腑失調, 還是外邪侵肺、寒熱太過, 均經過肺氣賁郁, 積聚成痰的病理過程。 無痰, 則無以生肺積, 故痰結於肺是肺癌的病理基礎。 脾為生痰之源, 肺為貯痰之器, 肺脾氣虛, 陰陽失和, 受於風寒或風熱之邪, 初未能成積聚, 正虛祛邪不力, 日久留滯成痰, 痰氣膠結, 乃成肺積。 痰瘀化熱, 灼傷血脈, 則咳唾痰血。 痰凝著于皮下, 則見缺盆結核, 流著於骨, 則成骨痹, 流於腦, 則頭痛目瞑。 肺癌的臟腑病機與肺、脾二髒密切相關, 痰結貫穿于肺癌由原發到轉移的整個病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