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素問、六征旨大論》:「亢則害、承乃制。 制則生化…‥。 」亢, 即亢盛。 承, 作抵禦解。 制, 即壓抑或節制。 五行學說認為, 事物有生化的一面, 也有克制的另一面。 若有生無克, 勢必亢盛之極而為害, 因此必須抵禦這種亢盛之氣, 令其節制, 方能維持事物的正常生髮。 例如實熱內結的病, 因內熱熾盛, 損耗津液而便秘, 又會火氣上沖而諺語, 治療就須用承氣湯苦寒瀉下, 才能抵禦這種亢盛的熱邪。
見《素問、六征旨大論》:「亢則害、承乃制。 制則生化…‥。 」亢, 即亢盛。 承, 作抵禦解。 制, 即壓抑或節制。 五行學說認為, 事物有生化的一面, 也有克制的另一面。 若有生無克, 勢必亢盛之極而為害, 因此必須抵禦這種亢盛之氣, 令其節制, 方能維持事物的正常生髮。 例如實熱內結的病, 因內熱熾盛, 損耗津液而便秘, 又會火氣上沖而諺語, 治療就須用承氣湯苦寒瀉下, 才能抵禦這種亢盛的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