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風溫

【病人基本資料】

邑北境趙××, 年近三旬, 于孟秋得風溫病。

【病因】

孟秋下旬, 農人忙甚, 因勞力出汗過多, 複在樹陰乘涼過度, 遂得風溫病。

【證候】

胃熱氣逆, 服藥多嘔吐。 因此屢次延醫服藥, 旬餘無效。 及愚診視, 見其周身壯熱, 心中亦甚覺熱, 五六日間飲食分毫不進, 大便數日未行。 問何不少進飲食?自言有時亦思飲食, 然一切食物聞之皆臭惡異常, 強食之即嘔吐, 所以不能食也。 診其脈弦長有力, 右部微有洪象, 一息五至。

【診斷】

即此證脈相參, 知其陽明腑熱已實, 又挾沖氣上沖, 所以不能進食, 服藥亦多嘔也。 欲治此證當以清胃之藥為主,

而以降沖之藥輔之。 則沖氣不上沖, 胃氣亦必隨之下降, 而嘔吐能止即可以受藥進食矣。

【處方】

生石膏(三兩搗細)生赭石(一兩軋細)知母(八錢)潞黨參(四錢)粳米(三錢)甘草(二錢)共煎湯一大碗, 分三次溫服下。

【方解】

此方乃白虎加人參湯又加赭石, 為其胃腑熱實故用白虎湯, 為其嘔吐已久故加人參, 為其沖胃上逆故又加赭石也。

【效果】

將藥三次服完, 嘔吐即止, 次日減去赭石, 又服一劑, 大便通下, 熱退強半。 至第三日減去石膏一兩, 加玄參六錢, 服一劑, 脈靜身涼, 而仍分毫不能飲食, 憎其臭味如前。 愚曉其家人曰︰此病已愈, 無須用藥, 所以仍不飲食者, 其胃氣不開也。 胃之食物莫如萊菔, 可用鮮萊菔切絲香油炒半熟, 而以蔥醬作湯勿過熟,

少調以綠豆粉俾服之。 至湯作熟時, 病患仍不肯服, 迫令嘗少許, 始知香美, 須臾服盡兩碗, 從此飲食複常。 病患謂其家人曰︰吾從前服藥十餘劑, 病未見愈, 今因服萊菔湯而霍然全愈, 若早知萊菔湯能如此治病, 則吾之病不早愈乎?其家人不覺失笑。

【附記】

曾記弱冠時, 比鄰有病外感痰喘者, 延邑中老醫皮××, 投以小青龍湯一劑喘即愈, 然覺胸中似有霧氣彌漫不能進食。 皮××曰, 此乃濕氣充盛, 是以胃氣不開也, 此當投以開胃之劑。 為疏方, 用《金匱》苓桂術甘湯, 煎服後未半刻, 陡覺胸中陰霾頓開, 毫無障礙, 遂能進食, 見者皆驚其用藥之神奇。 夫皮君能如此用藥, 誠無愧名醫之目。 而益歎經方之神妙, 誠有不可令人思議者矣。

此因一用萊菔, 一用古方, 均開胃於頃刻之間, 故附志之。

【來源】鹽山·張錫純著《醫學衷中參西錄》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