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肝的原因有哪些
1.通過血液、血製品、性傳播及母嬰垂直感染。 由於與愛滋病有類似傳播模式, 愛滋病患者中常見GBV-C感染, GBV-C病毒攜帶率在14%-43%。
2.免疫系統正常的人感染GBV-C後, 大多在幾年的時間內能清除體內該病毒顆粒(血漿中GBV-C RNA檢測不到)。 有些感染者的體內病毒可以保持幾十年。
3.大約2%的健康美國獻血者檢出了GBV-C顆粒。 最高13%的美國獻血者E2蛋白抗體陽性, 表明早先有過感染。
庚肝的症狀有哪些
型肝炎臨床表現與急性肝炎相似;也可在暴發型肝炎中流行。 其臨床表現缺乏明顯特異性, 有一般病毒性肝炎的症狀和體征,
庚型肝炎主要有三種亞型:
1.GBV-c
可見於非洲、北美、亞洲及歐洲;
2.新組
主要見於亞洲及歐洲;
3.HGV
主要見於歐洲、亞洲及北美。
庚肝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對症、保肝和降酶藥物均有助於輕型庚型病毒性肝炎病情恢復, 促進肝臟修復。 干擾素治療慢性庚肝與乙肝或丙肝病毒合併存在的病例有一定效果。
庚肝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切斷經血傳播途徑、篩選獻血員及血液製品, 是減少和預防庚型病毒性肝炎最關鍵的措施。 不到萬不得已, 千萬不要隨便輸注血製品和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