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56456

癲癇作為一種生活中常見的疾病, 對患者本身與家屬產生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癲癇病與腦腫瘤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 對於癲癇病人, 我們不能, 盲目的治療疾病本身, 還要時刻注意患者的腦腫瘤問題, 避免對患者產生更大的影響。

隨著神經影像學的進步, 腦腫瘤定位診斷並不單純依據臨床症狀了, 更多是依據影像學資料來準確定位腫瘤位置, 而癲癇的定位診斷則更依靠腦電的記錄, 但是二者在具體的病例診斷和治療中又是相互結合的。

例如最常見的腦海綿狀血管瘤, 主要臨床表現有二種形式,

一種是出血、另一種是癲癇發作。 目前的傾向是由癲癇外科醫生來主治。 理由是單純切除海綿狀血管瘤並不能控制癲癇發作, 癲癇形成的病灶多數情況下位置海綿竇血管瘤的周邊, 黃色染色區, 並不在海綿狀血管瘤病灶本身, 到底術中應該切除多少周邊硬化的腦組織是需要醫生術前和術中檢查腦電來決定的, 所以功能神經外科在處理海綿狀血管瘤方面更有優勢。

另一常見病例是腦膜瘤, 腦膜瘤是中樞神經系統第二位元常見腫瘤, 在手術前後均可有癲癇發作, 多數情況下腦膜瘤是一邊界清楚, 有包膜的腫瘤, 並不侵襲周邊的腦組織, 但是其中有5%-10%的病例, 尤其腦膜瘤直徑大於5CM以上的腫瘤, 腫瘤內有不同程度的囊性變,

周圍的瘤床有水腫, 腫瘤內的質地也有不均一性, 這些均提示腦膜瘤有不同程度惡性化, 易復發, 手術完全切除的可能性減少, 這些因素均可能會在術前或者術後出現癲癇發作。 這部分腫瘤應該由功能神經外科醫生來治療, 在切除腦腫瘤的同時也切除癲癇起源灶。

第三種情況是腦膠質瘤, 腦膠質瘤引起癲癇發作的, 更多是生長緩慢的趨向良性的腦膠質瘤或者神經節細胞瘤。 單純切除腦膠質瘤並不能控制癲癇發作, 建議功能神經外科醫生來治療這部分腦腫瘤。 理由是功能神經外科醫生對腦區的功能理解要優於普通的神經外科醫生, 結合腦電記錄容易理解腦腫瘤影像外的癲癇起起源區的位置,

擴大切除腦腫瘤的範圍, 也包括腫瘤周邊的癲癇起源區。

腦腫瘤術後放療引起的癲癇發作, 尤其是以前的X-刀。 我們建議腦腫瘤的放療應該更精准, 更有明確的放療指征, 尤其是選擇伽瑪刀更有優勢, 盡可能減少對腦周邊正常腦組織的影像。 放療後導致腦組織中神經元數量的減少的, 腦纖維化是放療後癲癇的主要原因, 而且這部分癲癇藥物治療更難控制, 而且癲癇外科手術同樣困難。

腦腫瘤後如何選擇抗癲癇藥物, 主要是結合病人的情況來選擇。 丙戊酸鈉早期應用有肝臟功能不全的風險、也有增加手術出血的風險, 也可能增加體重, 影響女性月經和生育。 曲萊也可能出現圍手術期低鈉血症,

開浦蘭也有術後情緒波動大的風險。 但這些藥物也均是臨床抗癲癇的一線藥物, 如果術前沒有癲癇發作, 腦電檢查沒有影像癇樣放電, 並不主張用抗癲癇藥物預防。 只有出現二次以上的癲癇發作才能應用抗癲癇藥物。

要與既往已經存在的癲癇區別, 癲癇是神經系統第二大類疾病, 任何疾病均可能同時存在有癲癇, 如果出現抽搐, 就應該及時到功能神經外科行腦電檢查。 如果確實存在有癲癇樣放電, 也應該慎重下癲癇的診斷, 更多的圍手術期的水電解質波動, 也有會癲癇樣放電波, 應該結合臨床, 可以過一段時間再次複查腦電, 由專科醫生來下是否為癲癇的診斷。

癲癇由於其發病突然, 發病時患者失去意識,

四肢抽搐, 口吐白沫, 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影響十分巨大, 早日康復是每個癲癇患者心裡最大的願望。 我們必須採取正確有效的治療方式, 堅持進行服藥, 爭取早日康復, 擺脫疾病的困擾。

相關用戶問答
相關文章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