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五官科>正文

前牙深覆蓋

【概述】

前牙深覆蓋是指自下前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的最大水準距離超過3mm者。 這是臨床上較常見的錯合畸形, 常伴有前牙深覆合。

【診斷】

1.牙型 其上下頜骨之間以及以及與顱面關係一般正常, 即磨牙關係為中性 width="18" height="19">。 前牙深覆蓋主要由於上前牙唇向錯位或下前牙舌向錯位或二者機理複合所致, 沒有明顯的骨骼異常。 這類深覆蓋的預後的良好。

2.功能型 主要由神經肌肉反射引起的下頜功能性後縮或後退所致。 上頜發育一般正常, 後牙為遠中 width="18" height="19">關係, 但讓下頜前伸至中性磨牙關係時, 其上下頜牙弓關係基本是協調的。

此型錯 width="18" height="19">的預後不能肯定。

3.骨型 主要由於上下頜骨發育異常而導致上下頜處於遠中錯 width="18" height="19">關係, 後牙多為遠中 width="18" height="19">關係。 按形成機理, 又可分3種情況, 具體診斷可結合X線頭影測量分析。

(1)上頜發育前突, 下頜發育正常。

(2)上頜發育正常, 下頜發育不足或後縮。

(3)上頜發育前突, 下頜發育不足或後縮。

4.按深覆蓋量的多少可將覆蓋分為3度。

Ⅰ度深覆蓋:上前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的最大水準距為3~5mm。

Ⅱ度深覆蓋:5~7mm。

Ⅲ度深覆蓋:7mm以上。

嚴重者可達10mm以上。

【治療措施】

1.儘早地消除病因, 例如破除各種不良習慣, 治療全身疾病包括鼻呼吸道疾病, 拔除多生牙等。

2.矯治錯>畸形

(1)矯治目標:該畸形的矯治目標主要取決於錯>表現。 大多數病例的前牙深覆蓋是可以完全矯正的,

有些還需要減少深覆>。 後牙>關係的矯正也是重要的, 當然並非所有的病例都需要。 一些因骨骼、肌內因素造成的嚴重畸形要完全進行矯治是較為困難的;這些病例的矯治目標應有所變更, 一些成人的嚴重病例均需要正畸與外科正畸聯合治療。

主要的矯治目標為:①解除牙列擁擠和局部排列不齊;②減少前牙深覆>;③減少前牙深覆蓋;④矯正後牙遠中錯>關係。

(2)治療中的拔牙問題:前牙深覆蓋, 多數伴有上切牙唇向傾斜, 有時還合併擁擠。 因此, 為了減少前牙覆蓋等, 減數常是必要的。

拔牙主要有4個作用:①消除牙弓中的擁擠;②在上牙弓, 為前牙後移提供間隙;③在下牙弓可為頜間牽引、矯正磨牙關係提供間隙;④為緩解深覆>提供間隙。

拔牙後矯治主要涉及到解除擁擠, 減少覆>覆蓋和矯正後牙>關係。 前二者的矯治請參閱有關章節。 在此僅介紹減小覆蓋和後牙關系的矯正。

(3)減小覆蓋:減小覆蓋通常以上牙弓前段內收完成之, 這就必須要有牙弓內收所需要的足夠間隙。 少數病例覆蓋的減小通過下切牙的前移而完成。

採用哪種方法內收上前牙, 主要取決於Ⅱ類骨骼不調程度。 在輕度不調時, 簡單的切牙傾斜移動就能有良好的切牙關系。 當需要減數第一雙尖牙時, 一般先設法拉尖牙向遠中移動, 與第二雙尖牙靠攏, 然後使上切牙舌向移位, 以減小覆蓋。 如果覆蓋不大, 則可用可摘矯治器矯正。 如果覆蓋很大及需要較大程度的傾移, 則用口外牽引增強支抗或固定矯正器的頜間牽引矯正(圖1)。

A.尖牙需充分後移, 為避免後牙前移, 可使用口外支抗等加強支抗

B.不需要增強支抗 虛線表示:拔除的牙

圖1 尖牙後移與支抗

對於伴有嚴重Ⅱ類骨骼不調的前牙深覆蓋, 由於矯正深覆蓋上切牙需要後移較多, 因而通過簡單的牙向傾斜移動來減少覆蓋難以奏效, 而應採用整體移動或在傾斜移動後再行根尖轉矩移動來完成(圖2)。

圖2 減少前牙覆蓋的方式

減少覆蓋可通過切牙整體移動(A), 或先傾斜(B), 再根尖轉矩移植(C)來完成

前牙深覆蓋矯正後的重要特徵是切牙與肌肉力量作用之間的平衡。 覆蓋至少應減少到使下唇的位置在上切牙之前。

(4)後牙>關係的矯正:當前牙深覆蓋伴有磨牙遠中關係時,

是否必須將後牙矯正成中性>關係, 是有爭議的。 一般能接受的觀點是形成後牙的良好功能性>, 有尖窩關係的>。 如果有條件, 應爭取後牙達到中性>關係。 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 寧可形成尖窩相對的遠中關係而不希望成為尖對尖的遠中接觸關係。 達到上述矯治目標有4種基本方法。

1)上後牙遠中移動形成中性>關係:這需要有較大的頜骨能容納全數牙, 並有較多的遠中移位元, 常需要頜間牽引力或口外牽引力, 偶爾可在拔除上第二恒磨牙後而成功(圖3A)。

圖3 矯正後牙遠中尖對尖關係的方法

A.不拔牙的頜間牽引或口外牽引

B.拔除4個第一雙尖牙, 頜間牽引關閉拔牙隙

C.如下牙齊則僅拔除上雙尖牙, 頜間牽引關閉拔牙隙, 矯正前牙關系

2)下後牙近中移動形成中性>關係:常在上下頜拔除4個第一雙尖牙而達到。可用頜間牽引力來移動上前牙向後,下後牙向前(圖3B)。

3)上後牙近中移動形成尖窩相對的遠中>關係:這主要適合於下牙弓完好的磨牙為遠中尖對尖關係的安氏Ⅱ類Ⅰ分類錯>。上頜每側拔除第一雙尖牙,使用頜內牽引使上前牙後移及上後牙向前至拔牙間隙(圖3C)。

4)導下頜向前形成中性>關係:這主要適合於上頜骨基本正常,下牙弓完好但處於遠中後縮位的功能型前牙深覆蓋錯>畸形,可使用功能性矯正器矯正遠中磨牙關係。

3.對於伴有嚴重骨骼畸形的前牙深覆蓋成人患者,則需要外科正畸和正畸的聯合治療方能成功。

【病因學】

1.不良習慣 長期的吮指、吮拇、咬下唇及舔上前牙等不良習慣,都給上前牙長期施以唇向推動的壓力,很易使上前牙唇向傾斜,同時下前牙舌向傾斜、擁擠,從而造成前牙覆蓋過大。長期的吮拇不良習慣,有可能引起頜骨發育異常。

2.替牙或萌牙的局部障礙

(1)先天缺失下前牙:臨床常見缺失1~2個下切牙而使下牙弓前段變小,造成下牙弓後縮及前牙深覆蓋。可能繼發咬下唇或口呼吸習慣而使畸形加重。

(2)乳磨牙早失:下乳磨牙早失可導致下牙弓前段變小,使前牙覆蓋增大。

(3)多生牙:上頜前牙區多生牙可使牙弓變大或引起上切牙唇向錯位,造成前牙深覆蓋過大。

(4)萌牙順序異常:上第二恒磨牙先於下第二恒磨牙萌出,或上第一恒磨牙早於下第一恒磨牙萌出,或上第二恒磨牙先於上尖牙萌出等,均可能造成遠中 width="18" height="19">,而使前牙呈深覆蓋。

3.遠中階梯 上下第二乳磨牙呈遠中 width="18" height="19">關係,造成前牙深覆蓋。

4.口呼吸 因鼻呼吸道疾患常造成鼻道部分阻塞而以口呼吸代之,逐漸形成張口呼吸習慣。時間久之,患者唇肌由於鬆弛使上前牙唇側失去正常的壓力,兩側頰肌由於拉長而壓迫牙弓,使之變窄,形成齶蓋高拱,前牙深覆蓋合併上頜或牙弓前突畸形。

5.佝僂病等全身疾病或鈣磷代謝障礙 肌肉及韌帶張力弱,而引起上頜牙弓縮窄,上牙前突和遠中錯 width="18" height="19">關係。

6.遺傳因素 其前牙深覆蓋多伴有明顯的骨骼畸形,例如上頜過度發育或下頜發育過小等。

矯正前牙關系

2)下後牙近中移動形成中性>關係:常在上下頜拔除4個第一雙尖牙而達到。可用頜間牽引力來移動上前牙向後,下後牙向前(圖3B)。

3)上後牙近中移動形成尖窩相對的遠中>關係:這主要適合於下牙弓完好的磨牙為遠中尖對尖關係的安氏Ⅱ類Ⅰ分類錯>。上頜每側拔除第一雙尖牙,使用頜內牽引使上前牙後移及上後牙向前至拔牙間隙(圖3C)。

4)導下頜向前形成中性>關係:這主要適合於上頜骨基本正常,下牙弓完好但處於遠中後縮位的功能型前牙深覆蓋錯>畸形,可使用功能性矯正器矯正遠中磨牙關係。

3.對於伴有嚴重骨骼畸形的前牙深覆蓋成人患者,則需要外科正畸和正畸的聯合治療方能成功。

【病因學】

1.不良習慣 長期的吮指、吮拇、咬下唇及舔上前牙等不良習慣,都給上前牙長期施以唇向推動的壓力,很易使上前牙唇向傾斜,同時下前牙舌向傾斜、擁擠,從而造成前牙覆蓋過大。長期的吮拇不良習慣,有可能引起頜骨發育異常。

2.替牙或萌牙的局部障礙

(1)先天缺失下前牙:臨床常見缺失1~2個下切牙而使下牙弓前段變小,造成下牙弓後縮及前牙深覆蓋。可能繼發咬下唇或口呼吸習慣而使畸形加重。

(2)乳磨牙早失:下乳磨牙早失可導致下牙弓前段變小,使前牙覆蓋增大。

(3)多生牙:上頜前牙區多生牙可使牙弓變大或引起上切牙唇向錯位,造成前牙深覆蓋過大。

(4)萌牙順序異常:上第二恒磨牙先於下第二恒磨牙萌出,或上第一恒磨牙早於下第一恒磨牙萌出,或上第二恒磨牙先於上尖牙萌出等,均可能造成遠中 width="18" height="19">,而使前牙呈深覆蓋。

3.遠中階梯 上下第二乳磨牙呈遠中 width="18" height="19">關係,造成前牙深覆蓋。

4.口呼吸 因鼻呼吸道疾患常造成鼻道部分阻塞而以口呼吸代之,逐漸形成張口呼吸習慣。時間久之,患者唇肌由於鬆弛使上前牙唇側失去正常的壓力,兩側頰肌由於拉長而壓迫牙弓,使之變窄,形成齶蓋高拱,前牙深覆蓋合併上頜或牙弓前突畸形。

5.佝僂病等全身疾病或鈣磷代謝障礙 肌肉及韌帶張力弱,而引起上頜牙弓縮窄,上牙前突和遠中錯 width="18" height="19">關係。

6.遺傳因素 其前牙深覆蓋多伴有明顯的骨骼畸形,例如上頜過度發育或下頜發育過小等。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