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飄拂草

【出處】出自《植物名實圖考》

【拼音名】Piāo Fú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Dichotomous Fimbristylis

【來源】

藥材基源:為莎草科植物兩岐飄拂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imbristylis dichotoma (L) Vahl[Scirpus dichotomus L.;S.annuus All.;Fimbristylis annua(All.)Roem.et Schult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 洗淨, 曬乾。

【原形態】兩歧飄拂草, 草本。 稈叢生, 高20-50cm。 全株無毛或有疏柔毛。 葉線形, 短於稈, 寬1-2.5mm, 先端急尖或鈍;鞘基部革質。 花序下的葉狀苞片3-4, 常1-2片, 長於花序。 聚傘花序複出或簡單;小穗卵形或長圓狀卵形, 長5-12mm, 寬2-3mm, 有多數花;鱗片卵形或長圓形, 長2-2.5mm, 棕褐色, 有光澤, 有3-5脈, 先端有短尖;雄蕊2-3;花柱扁平, 上部有緣毛;柱頭2。 小堅果寬倒卵形, 雙凸狀, 長1-1.2mm, 白色至至淡褐色, 表面有橫長圓形網紋,

縱肋7-9條, 顯著隆起, 有褐色短柄。 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河邊、湖旁、稻田中及路邊潮濕處。

資源分佈:除西北外, 各地均有分佈。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氣假, 耐澇。 對土壤要求不嚴, 但以肥沃、疏鬆的壤土栽培為好。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法:直播。 3-4月撒播, 播後覆一層細土。

田間管理, 苗出齊後, 及時拔除雜草, 並適當間苗。 一般可不施肥。 旱季注意灌水。

【化學成份】含雙氫莎草醌(dihydrooyperaqnone)、四氫莎草醌。 (tetrahydrocyperaquinone), 莎草醌(cyperapuinone), 羥基莎草醌(hydroxycyperapuinone), 去甲莎草醌(demethylcyperapuinone)。

【性味】味淡;性寒

【歸經】腎;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解毒。 主小便不利;濕熱浮腫;淋病;小兒胎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9g。 外用:適量, 煎水洗。

【各家論述】《植物名實圖考》:煎水飲能利小便。

【摘錄】《中華本草》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