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山慈菇

名稱:山慈菇

類別:清熱藥

拼音:SHAN CI GU

拉丁:Pseudobulbus Cremastrae seu Pleiones

別名:金燈、山茨菇、毛慈菇, 泥冰子、白毛菇

藥用部位:假鱗莖

藥材性狀:呈不規則扁球形或圓錐形, 頂端漸突起, 基部有鬚根痕。 長1.8~3cm, 膨大部直徑1~2cm。 表面黃棕色或棕褐色, 有縱皺紋或縱溝, 中部有2~3條微突起的環節, 節上有鱗片葉乾枯腐爛後留下的絲狀纖維。 質堅硬, 難折斷, 斷面灰白色或黃白色, 略呈角質。 氣微, 味淡, 帶黏性。

栽培要點:

產地:分佈黃河流域至西南、華南等地

採收加工:夏、秋二季採挖。 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 分開大小置沸水鍋中蒸煮至透心, 乾燥。

地道沿革:

性味歸經:涼;甘、微辛;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 化痰散結。 用於癰腫疔毒, 瘰鬁痰核, 淋巴結結核, 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6g;或磨汁;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 磨汁塗;或研末調敷。

禁忌:正虛體弱者慎服。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